清平乐 春去

清平乐 春去朗读

诗词:《清平乐 春去》

宿酲初醒。袅袅吟鞭影。
蜀道秦川行路永。罗袖残香消尽。
清明寒食匆匆。能消几日东风。
蝴蝶不知春去,画桥贪趁流红。

中文译文:
宿酲初醒。渐渐地马车的鞭子响起。
蜀道秦川行路无尽头。罗袖上残留的香味已经消散殆尽。
清明和寒食节匆匆而过。能有几天东风吹拂。
蝴蝶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只追求着画桥上流动的红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渐渐来临的夏季。诗中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春天的短暂和逝去,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与追忆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清明和寒食节的短暂,暗示着春天的离去,东风的渐渐消散,带来了夏季的到来。蝴蝶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贪恋着流动的红色,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

赏析:
《清平乐 春去》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夏季的到来,表达了人们对短暂而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宿酲初醒、袅袅吟鞭影、罗袖残香等,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春天离去的氛围。清明和寒食节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东风的匆匆消散则预示着夏季的到来。蝴蝶不知春去,画桥贪趁流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著,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抒发含蓄而深沉,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它让人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体味到时间流转和生命的无常,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沂

南唐时人,与钟茜交往唱酬。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王沂朗读
()

猜你喜欢

楼前灯火合彤霞,云里箫韶引翠华。散出黄柑齐拜赐,玉皇遥在七香车。

()

城西青岛寺,累夏漱寒泉。今在提纲所,应难扫石眠。

风沙榆塞迥,波浪橘洲偏。重整潇湘棹,心期更几年。

()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桃脸曼长横绿水,

玉肌香腻透红纱。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

()

()

百里尽平壤,兹山忽中蟠。谽谺得宏深,迂徐纳平宽。

僧坊隐其腹,崇搆居桓桓。立神卫觚棱,缘云置阑干。

()
谁把银河彻底倾,倒翻星斗著行明。
又疑笼道红栀子,隐隐鸣鞘出五更。
()

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画成烟景垂杨色,

滴破春愁压酒声。满野红尘谁得路,连天紫阁独关情。

()

曲江南陌乱垂烟,勾引春风入管弦。惆怅几枝憔悴尽,与人长系别离船。

()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

蚤拔南宫隽,归卧樵山云。逢时徵召起,嗣服皆明君。

世美良克济,膴仕安足云。

()

滞雨春惟冷,端忧夜更长。曲肱思已乱,如面世难防。

捷报闻平寇,安书喜到乡。鹿门心未遂,谁与论行藏。

()
圉人唐人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髻凤臆夸权奇。
()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

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十里晋溪新景物,千年唐叔旧山河。

苾刍香满阿兰若,舍利深藏窣堵波。我欲壁閒书岁月,奈何惭愧小东坡。

()

三年潦倒汉江浔,一掬归心两鬓侵。却恋坛中新俎豆,时沾涕下旧衣襟。

旋车日望沧州近,回首云迷郢树深。东海西荆神并王,孤儿随地守遗箴。

()

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闲。几年食息白云闲。

似我乐来真是少,见人忙处不相关。养真高静出尘寰。

()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

暂辞簪笔下鸾坡,郡治频闻五裤歌。直道行藏轻毁誉,劳心抚字拙催科。

甘棠过雨凝苍霭,春水含风动碧波。路口似碑思借寇,九重天远欲如何。

()

相见释褐初,交情何欢洽。论文玉堂夜,联镳试春祫。

参商十载来,馀韵不可押。人生本无期,世路多险狭。

()

问讯湘西笋,政得夜来雨。高标诸枉直,馀味良药苦。

()
石帆山下雨冥冥,闲岸纱巾憩草亭。
单复篝衣时脱著,甜酸园果半黄青。
鳏鱼无队依蒲藻,病鹤长鸣铩翅翎。
自笑若为消永日,异书新录相牛经。
()
路到龙楼处,阴森觉有灵。
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

虎观谈经气自豪,避人三径长蓬蒿。十年坛坫归牛耳,一代词名有凤毛。

病去风尘忘世态,狂来天地失吾曹。东篱花下曾称寿,倘许重过进浊醪。

()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

枕湖列层岑,葱郁聚云族。出郭才三里,方舟渐通麓。

曾邀昔贤赏,名胜皆可录。双峰夹亭榭,崇阜富杉竹。

()
土发而祭,农祥是祈。
笾豆加篚,典礼有兴。
惟兹珪币,用告肃祗。
神灵降鉴,锡我繁釐。
()
误脱农蓑拾汉科,空山奈此月明何。
秋风又跨扬州鹤,行路正难愁思多。
()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
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

柳梢绿小梅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惜花长是为花愁,殢酒却嫌添酒病。

蝇头蜗角都休竞。万古豪华同一尽。东君晓夜促归期,三十六番花递信。

()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

()
经冬不雪苦嗷嗷,快手真成一战鏖。
坐对瓦沟成委积,直疑鬓脚共萧骚。
解除热恼春无瘴,宁恤刍薪价益高。
不见扬州旧诗伯,尚欣湖海独争豪。
()

翠柏参差荫满庭,雪晴青草傍阶生。门无车马昼方永,座有图书心自清。

绛县老人方并岁,青州从事未忘情。故园尚有渔竿在,惟叹归舟计未成。

()

笋舆咿哑来,路转此歇脚,
长内挟秋下,深意满万壑。

()
苍苔半蚀蔡邕碑,今日中郎有女归。
莫怪昏昏暗丘垄,浮云泪湿不能飞。
()

明时廷尉选,佳胜复留都。湖水清官舍,山城入画图。

平反三岁在,幽赏四时俱。不见歌为政,人今满路衢。

()

问君何为来,问余何为返。欲答两不言,青山去人远。

()
郁葱喜气抱天回,飞柱门深拂晓开。
树绿远随驰道出,尘清曾傍属车来。
雾中温洛浮仙牒,云表神崧荐寿杯。
何日东都参第赋,班生犹是令兰台。
()
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
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
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
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
()

四海纷纷战伐馀,隆中宁使久安居。一心政拟扶王室,三顾幡然起草庐。

夔府阵图应不改,锦城祠庙祇如初。至今留得唐碑在,裴子文章柳子书。

()
千里旌旗拥六飞,投簪欲上钓鱼饥。
无端忽被闲云引,回耀峰前掩竹扉。
()

今春自买城东园,暇即郊行不惮烦。不应对客誇林竹,日日柴门有驻轩。

()

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
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

()

张君奉母母奉佛,为母造塔摹金经。敦煌唐拓诚悬笔,笔势与塔双峥嵘。

此经传世寿无量,有若母寿资长生。我闻世间人子意,奚翅佛力无不能。

()

白石藓纹滋,绿竹烟痕净。何似崇冈百尺梧,一碧凝秋影。

认是雅琴材,古调无人省。尽有高枝待凤皇,恻恻天风冷。

()

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
花发日初暖,鸟啼春欲深。
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

()

何处黔中郡,怜君最少时。今犹偕旅食,明复送将离。

夏口经春阔,辰阳到日迟。临岐无以慰,回雁与归期。

()
双手乖如双眼乖,等闲净出顶门埃。
几多铁额铜头汉,驻被渠侬按过来。
()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
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
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
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
双偃松何似,螺文结数遭。
清声虽竞发,寒影不相高。
对客圆分盖,孤禅翠滴袍。
若教图画得,争奈有萧搔。
()
水精方局石桥仙,知是柯山几代孙。
月借繁星作棋子,夜寒睹得一金盆。
()
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
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