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暮坐

对客暮坐朗读

《对客暮坐》是元代刘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危坐高斋夕,
东来喜友生。
空庭疏雨后,
四壁乱蛩鸣。
烛至瓶花落,
秋凉架药轻。
西头动刀尺,
淡月上檐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刘诜在黄昏时分独自坐在高楼的斋室里,迎接远道而来的友人。雨后空庭落叶散乱,四壁传来蝉鸣声。当烛光照到瓶花上时,花瓣纷纷落下,秋凉中药架上的药物摇曳轻盈。西头传来刀尺的声音,淡月升上屋檐和门楣。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安静、萧瑟的夜晚场景。作者坐在高楼的斋室里,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沉思的情绪。诗中的空庭、四壁和瓶花等形象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而蛩鸣、秋凉和刀尺声则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诗中的"东来喜友生"表明友人的到来给作者带来了喜悦,也为整个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然而,整首诗并没有过多展现友人的到来和交谈的场景,而是更加注重描绘环境和氛围。这种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深邃而富有意境的美感。

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如烛光照到瓶花上,花瓣纷纷落下,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同时,秋凉中的药架轻盈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西头动刀尺的声音和淡月升上屋檐和门楣,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动感和凄美。

总的来说,《对客暮坐》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夜晚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感悟。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堪称元代诗词的精品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立石泥功状,天然诡怪形。未尝私祸福,终不费丹青。

()

黄陵二妃庙,客过动愁颜。湘水有时尽,帝车何日还。

血斑千亩竹,魂断九疑山。欲问苍梧事,白云生栋间。

()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
霜菊娟娟尚有花,萧条厅树暮啼鸦。
万竿修竹开侯府,十里青山隐相家。
麋鹿并游谙野性,诗书相对是生涯。
冷官自有贫中乐,敢向朱门肉食夸。
()

别君江上舒梅萼。思君旅邸秋萧索。塞雁又南飞。羁人何日归。

愁心题不得。没个量愁尺。消瘦对黄花。应知我怀家。

()
欢喜又欢喜,喜欢更喜欢。
吉士为我友,好景为我观。
美酒为我饮,美食为我餐。
此身生长老,尽在太平间。
()

玉斝絪缊秋露白,彩毫挥洒墨花寒。东君降席西宾上。

诗格森严酒量宽。旭日宠临千福介,绮筵供帐百花团。

()
昔插金莲醉五泉,与君抵掌共谈天。
蜀山历遍数千里,荆渚重逢八九年。
了为丹砂行作吏,我无金鼎可求仙。
更怜不是春风手,雪意垂垂送去船。
()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

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
老境俗缘减,闲居幽事多。
去沙通断涧,插援护新荷。
棋罢看山卧,钓归摇楫歌。
余年端有几,风月且婆娑。
()
一坡烟水绿湾环,竹树楼台缥缈间。
但说一丘藏曲折,谁知更有四明山。
()

久在秋曹熟教刑,故宜持节下传经。孔门化泽春分雨,商序文光夜瞩星。

莲社情多留别句,宪台官重省心铭。西江雅望君无负,腰带横金两鬓青。

()

桃花红映春波水。盈盈只在沅江里。湘水下巴邱。湖西是鼎州。

停桡相借问。咫尺花源近。三户复何人。长歌埽暴秦。

()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

峄阳孤桐节风雨,月中双凤幽修语。一辞爨下登高堂,徽向黄金思何苦。

初弹一曲南风生,端拱垂衣虞舜庭。悄然再鼓神欲往,美人颀而结遐想。

()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

有意林泉自得,忘机鱼鸟相和。八千里外藏迹,一勺堂中啸歌。

()
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萍波上白鸥双。
()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

扶童閒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

狐鸣工作祟,鸦噪每为凶。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
长春景致等长年。
不夜乡中永不眠。
自在从容除我想,逍遥来往有谁权。
唯知物外浑无物,独看天中别有天。
()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
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
山资足后抛名路,莼菜秋来忆故乡。
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
()

长夏懒着冠,经旬闭门睡。偶来深院中,万朵红云碎。

()

遐哉庙略,赫矣台臣。横戈碣石,倚剑浮津。

风丘佛箨,日域清尘。岛夷复祀,龙伯来宾。

()
时迈不停。
日月电流。
神爽登遐。
忽已一周。
()
连作湖山五日游,沙鸥惯识木兰舟。
清风寒日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
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
风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
()

时危信稀。思多梦肥。祝他寿考维祺。比君家叶飞。

闲吟懒题。柔毫懒挥。伊余闭却荆扉。向窝中静栖。

()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
历览碧岩胜,只疑尘境无。
烟峦净流翠,晴瀑白跳珠。
隐约瞻天姥,冥濛见太湖。
丹青谁把笔,相对写新图。
()

越秀山春黛色开,山椒小筑读书台。临池洒翰神为水,绕径看花手自栽。

案上椷多《招隐》赋,门前客是问奇来。清朝麟凤无遗网,莫谓山斋可凿坏。

()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

高秋一鹤驾沧溟,飞傍华筵玉桂庭。不是丹砂来瑞翮,如何紫府醉霞龄。

长生学得神仙药,舞綵犹闻教子经。鸠杖逍遥芝径外,等閒出入步虚亭。

()

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

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

()

淫雨仍无赖,名花亦自残。
林深云久暗,城晚雪犹寒。
问粟瓶长罄,呼尊酒已干。

()

春生秋杀乃天常,来往推迁炎与凉。晚节正当阴气塞,穷冬忽见小桃芳。

岂知卜枣能成实,僭与江梅敢并香。自愧备员调鼎鼐,不知何事谬阴阳。

()

昨夜浓阴泼墨来,比邻折简小奚催。
印窗寒月晓前白,寻壑春舆天际回。
盏面绿浮新展叶,杖头黄碍半肥梅。

()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万八千丈兮,五岳之伯、万山之宗。
上有云官、霞伯、明皇、玉女、金台、石室高重重。
三十六天第一洞,是为蓬玄太空之上穹。

()

冻蕾含香蜡点匀,古来幽谷有佳人。诗家只怨和羹晚,不道红梅别是春。

()

顿辔挥毫墨尚新,碧纱从此碧生尘。
可怜庭下长杨树,犹有清阴待路人。

()

寓目伤怀,逢欢感旧,年来事事疏慵。叹身心业重,赋得情浓。况是离多会少,难忘雨迹云踪。断无锦字,双鳞杳杳,新雁雍雍。
良宵孤枕,人远天涯,除非梦里相逢。相逢处,愁红敛黛,还又匆匆。回首绿窗朱户,可怜明月清风。断肠风月,关河有尽,此恨无穷。

()

斧斲云根木,瓢探石窦泉。旭日千门晓,春花万树明。

穴深留禹迹,松古受秦封。夕嶂兼空净,秋江得月多。

()

邀宾壮观不辞寒,玉立风神气上干。欲识谢公清兴处,千山万岭雪漫漫。

()
城邑久居心自倦,闉闍才出眼先明。
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太室观余红日旭,天坛望罢白云生。
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
()

城郭依稀人物改,桥边感旧一销魂。
小童子已成黧黑,久寓公惟见子孙。
耄矣千丝羞览镜,去之三纪尚攀辕。

()
春风不疗鬓边霜,闲处输君笑我忙。
衮衮悬河烦卒吐,疏疏冷锉赖于湘。
去钻芸帙翻成蠹,飞下芹泥只愿颃。
鉴水旧游零落尽,相逢犹忍话髯郎。
()

刘郎浦上公安渡,我过高吟老杜诗。烟浪几重江几曲,算应风物似当时。

()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
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
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

微凉生袂一登楼,落照归鸦点点愁。
谁似孤云独无事,随风直到海西头。

()

赤壁临烟水,仙人鞭石来。清风来水面,荡漾斗牛洄。

()
学俭诚佳事,悭名岂足居。
写多崇厚论,读废绝交书。
结客饶倾产,破贫累卖车。
前人家训在,孙孔未全疏。
()

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昏愧此身。世俗但知从仕乐,书生只合在家贫。

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预遣儿书报归日,安排鸡黍约比邻。

()

龙德营修已庆成,秘扃斋洁奉三清。馀田增辑成嘉致,千百楼台绀瓦明。

()

欲持鸡絮立坟前,俗了青霞顶上仙。

只合化为溪畔鹭,乘风飞去弄清泉。

()

国步何多艰,戎虏尚传箭。万里眇寰海,澒洞风尘遍。

其间虮虱臣,亦作豺狼变。中兴赖明主,扫除在一旦。

()

海上西风万木哀,开樽相命一登台。寒江朝曳云边练,怪石秋生雨后苔。

片片飞鸿过睥睨,亭亭双树倚崔嵬。天涯此日悲摇落,作赋谁怜宋玉才。

()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