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太常引朗读
临流相唤百东坡。
君试舞,我当歌。
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
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诗词:《太常引·临流相唤百东坡》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临流相唤百东坡。
君试舞,我当歌。
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
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中文译文:
在江边相互招呼着,百人名为东坡。
你试着跳舞,我唱歌。
若不快乐,又能如何。
看着白发,今年渐多了。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全都收入一顶渔夫的蓑衣。
天地就像一个渔民的巢穴。
将万物,都称为太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刘因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江边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诗中以"临流相唤百东坡"开篇,展现了作者与许多朋友们在江边聚会的景象。"君试舞,我当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欢乐的情感,彼此间互相呼应,共同享受快乐。

然而,诗人在表达欢乐之余,透露出一丝忧伤。"不乐欲如何"一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不快,与外表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白发、今年渐多"这句诗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暗示着诗人渐渐感受到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和无奈。

接着,诗人以"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一句,将青天、白日、斜风和细雨等景象融入到一顶渔夫的蓑衣之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一句"天地作行窝,把万物、都名太和",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天地作行窝"意味着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家园,万物互相依存,相互关联。"太和"则是指和谐、统一的意义,将所有的事物都归入太和的范畴中,凸显了作者心中理想的世界。

整首诗词以欢乐的场景开篇,逐渐转化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最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向往。描绘了诗人在欢乐和忧伤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与感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朗读
()

猜你喜欢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

刘老云之楚,孺子赠以诗。红药翻新主,黄鹂语昨枝。

丝丝收细雨,脉脉了残棋。临岐不忍别,斜阳且莫西。

()

倦扶残醉过湖堤,物候催新客思迷。桑柘林疏蚕事促,菰蒲水浅鹭行低。

泉声落涧龙渊近,山势凌空鸟道齐。苦欲相留留不得,晚风斜日杜鹃啼。

()

徵选名歌闲且都,繁声缓节劝提壶。不知病里闻歌懒,却道先生太性迂。

()

梅花一树大桥边,白发老翁来系船。明朝捕鱼愁雪落,半夜推篷起看天。

()
雪意初疑作不成,才飞数片又还晴。
正思润泽沾千里,忽见缤纷满一城。
凋郡共欣消沴气,老农相庆沸欢声。
我将尽把姑溪酿,要与邦人乐太平。
()

合殿春应早,开箱綵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

雨后散流霞,云凝山半遮。幽人无别事,独坐数归鸦。

()

惊喜呼尊酒,长淮此日过。乡园看渐近,风水阅来多。

白发从稀短,青山许啸歌。却思前去事,一任理南柯。

()
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主误身。
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
()

英俊同戈地,隋唐百战秋。晋阳戎马歇,瓜步锦帆收。

风野平沙合,霜林落叶稠。更怜金水碧,咽咽下徐沟。

()

思文祁阳,祁阳克畯。天锡纯嘏,宣兹义问。德音既烈,海外有奋。

既奋斯音,祗敬厥德。昭治其家,覃及邦国。永肇仪刑,俾民惟则。

()
好学元无斁,忘疲晚有加。
明谟宗六艺,妙用合三家。
照映天经纬,流传士齿牙。
奎文尊阁处,更合榜重华。
()

尘劫事,只如今。向这里瓦解冰销,如水入水,似金博金。

未知年穷岁尽在,三年一闰。

()

待到伊川濯尽尘,洛阳城下且留身。文才得似长沙傅,试问如今有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