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为张右丞寿二首。元代。魏初。梁甫孤吟,已认得、真龙头角。记当日、江山如画,一时英略。立马便谈天下事,凤池十倍扬州鹤。更诗书万卷豁心胸,无邱壑。活国手,千金诺。自不负,麒麟阁。算点鞭余事,不妨清酌。今日文昌虚八座,鬓毛莫遣星星却。要袖中、霖雨洗乾坤,侵寒廓。
《满江红 为张右丞寿二首》是元代诗人魏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 为张右丞寿二首
梁甫孤吟,已认得、真龙头角。
记当日、江山如画,一时英略。
立马便谈天下事,凤池十倍扬州鹤。
更诗书万卷豁心胸,无邱壑。
活国手,千金诺。
自不负,麒麟阁。
算点鞭余事,不妨清酌。
今日文昌虚八座,鬓毛莫遣星星却。
要袖中、霖雨洗乾坤,侵寒廓。
中文译文:
满江红 为张右丞寿二首
梁甫孤吟,已认得真龙头角。
记当日,江山如画,一时英略。
立马便谈天下事,凤池十倍扬州鹤。
更有诗书万卷豁开心胸,无邱壑。
活国手,千金诺。
自然不辜负麒麟阁。
算一算鞭余事,不妨清酌。
今日文昌虚设八座,别让鬓毛失去星光。
要在袖中,雨霖洗净天地,侵寒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庆祝张右丞的寿诞而创作的。诗人以梁甫的身份,自号梁甫孤吟。他回忆起过去,感叹自己已经认识到了真正的英雄才干。他回忆起昔日的景象,江山如画,一时之间充满了英略之辈。他立马就谈论起天下大事,凤池(指皇帝的居所)比扬州的鹤更加崇高。他有着广博的诗书知识,开阔的胸怀,没有任何的狭隘和障碍。他是国家的活力之手,承诺无价值。他从不辜负麒麟阁(指朝廷),继续为国家尽力。他留有一点鞭剩余的事情,不妨清酌一番。今天,文昌神(指文官之神)空无一人,不要让鬓毛失去星光(指头发白了,不要让自己失去朝廷的宠爱)。他希望在袖子中拥有雨霖(指文采)来洗净天地,抵挡严寒的寒廓(指宫廷)。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英略之士的景仰和对自己的自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官职的珍视。他呼吁不要让文官失去职位和荣誉,希望能够继续为国家尽力。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的情感,以及对过去辉煌时期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登吴王郊台作。明代。唐寅。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登万象楼和计次阳韵。宋代。魏了翁。尘缨羁我身,对景慵着语。青山唤倚栏,壮气临颍汝。曾云卷油幕,万岭眇烟缕。酒阑一横笛,楼前叶自雨。
寄王尚书。宋代。陈造。一昨家庭拜帝纶,熊轓催去不逡巡。小迟绣衮升元辅,复向蓬莱作主人。竹马未迎欢意浃,蒲鞭重试教条新。诗赓乐职诸生事,笔力谁今斡万钧。
剪烛。明代。止庵法师。风处摇金涌,烟时闪墨鸦。寸心终不昧,双泪欲横斜。渐过分诗刻,虚开报喜花。剪声初落指,满席散春霞。
白沙谒陈宪副墓。明代。佘翔。佳气纷沙渚,新阡紫翠中。停车悲宿草,投辖想高风。两汉文章色,三吴战伐功。嗟余后死者,流水恨无穷。
战掉丑奴儿 赠莱州平等会首。金朝。马钰。世传斑竹佳人泪。语话皆非。因击三尸。血染斑斑事最奇。马风知。专投正直无私杖,休笑轻微。最好闲携。屏尽妖魔玉性辉。赴瑶池。
予既得乌石冈西望葛坛在云霄中相去虽远山势。宋代。裘万顷。东西知隔几牛鸣,山势绵绵若引绳。待向冈边结茅屋,幅巾遥礼夜坛灯。
至青阳先寄韩子苍。宋代。吴则礼。秃发覉臣百不忧,树头树底鸣栗留。游方便具屈宋眼,出世真成陶谢流。著冠来糴太他米,捩柁故转长淮舟。莫问铜钱恰三百,浇肠一斗与君谋。
李处士山居。唐代。王维。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上巳琼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宋代。晏殊。殿后花枝白间红,楼前当道绿杨风。横飞彩槛波光外,倒写朱阑水影中。
送谢方山郎中告归。宋代。汪灏。孤心霜月迥秋清,三十年来玩世情。真得意时惟啸咏,不如人处是功名。三台后辈多回席,五字偏师尽却兵。舒卷从心难系緤,白云天际任纵横。
十月二日家敬堂总戎邀同安平观水战。唐代。杨浚。我闻在昔昆明池,鱼龙起舞扬旌旗。天子教士习水战,驱使河伯如婴儿。又闻三千水犀甲,钱塘酣斗何爽飒。金牛出没叠雪幢,至今江上谈兵法。吾家威武称楼船,将军横海多象贤。邀我安平同拭目,此事道隔三十年。一朝训练百废举,火光轰烈波心炬。冯夷慑伏支祁愁,桓桓罴虎艨艟旅。夹岸观者如堵墙,都卢妙技登牙樯。盘旋百戏不一足,疾风西下如鸟翔。更入水中列鹅鹳,重开一幅麒麟幔。高台鼙鼓正三挝,喊声直欲干霄汉。归来慰问弓衣寒,持杯劳酒三军欢。书生长揖参末座,纪述大笔回紫澜。军容从此留图画,赤嵌城头明月挂。障川一柱立东溟,知有七鲲中流拜。
神弦歌十一首 其三 圣郎曲。清代。佚名。左亦不佯佯,右亦不翼翼。仙人在郎傍,玉女在郎侧。酒无沙糖味,为他通颜色。
步至近村。宋代。陆游。药物扶持疾渐平,布裘絮帽出柴荆。荒堤经雨多牛迹,村舍无人有碓声。数蝶弄香寒菊晚,万鸦回阵夕枫明。老翁随意闲成句,不似刘侯要取名。
游嵩山十三首 其二 太室。金朝。杨奂。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 其一。宋代。徐俯。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
水友吟。唐代。陈景沂。阶前砌下新凉,嫩姿弱质婆娑小。仙家甚处,凤雏飞下化成窈窕。尖叶参差,柔枝袅娜,体将玉造。自川葵放后,堂萱谢了,是园苑、无花草。自恨西风太早。逞芳容、紫围绯绕。管里低昂,篦头约略,空成懊恼。圆胎结就,小铃垂下,直开临□□凡间谪堕,不如西帝,曾关宸抱。
古步出夏门行。清代。佚名。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咏物二十四首。清代。周凯。一片轻浮水面匀,双睛炯炯朗如银。非同比目难分舍,犹剩鹣鹣一对鳞。
台湾竹枝词 其十四。清代。丘逢甲。铁笛吹来竹外烟,梅花消息素怀牵。瑶台芳讯来何暮,惆怅溪桥欲雪天。
临江仙。宋代。卢祖皋。跨鹤云间犹未久,风流全胜年时。唤回和气上梅枝。酒边春市动,琴外画帘垂。长是细吟攻愧寿,还歌连桂新词。早催凫舄向南飞。一官传鼎鼐,四海看埙篪。
五月旦日与黄仲珍雷景阳酌于维扬抵暮出城晓。明代。陶安。荡舟竹西闻好歌,飘如仙槎泛银河。青楼傍市卷朱箔,舞裾绿皱如春波。香消红药采鸾去,其如青镜寂寞何。金盘露清笋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雪乳泉甘醒午醉,琼花雾散与客过。吹箫玉人杳然逝,桥亭拂柳空峨峨。橹声带晚出城去,初月光吐新镰磨。梅天雨歇黄潦涨,瓜洲渡近青山多。我怀初归有髦士,金姚学富精搜罗。闽南周林师友盛,未见入室操吾戈。赋妙能追司马圣,策高反黜刘蕡科。荆门有约久未至,回望不见玲珑珂。黄君雷君吟啸共,潇然行李余无它。客途分襟心暂苦,词场秉笔肩还摩。江流如黛送孤棹,离觞不辞颜易酡。佳哉璞玉当见遇,肯使抱恨同卞和。
荆门冬夜。宋代。陆游。常饥龟老欲无肠,卧听寒更自短长。香碗得闲聊作伴,酒杯因病颇相忘。有情窗罅恰通月,耐冷橹枝多得霜。历尽风波知险阻,平生错羡捕鱼郎。
外道李浩和景贤霏字韵予再和呈景贤。元代。耶律楚材。尘缘划断已忘机,布鼓徒敲和者稀。中隐强陪人事过,禅心不与世情违。昔年勋业真堪笑,旧日家山懒欲归。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
橘亭。唐代。吕颐浩。翠叶田田粲绿云,黄金苞实露华新。绕亭虽乏千株广,不羡当年万户人。
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怆然有感。明代。杨慎。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含栖经驻节,洒泪读遗文。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草色逐年新,花开又一春。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千里还乡不见君,断肠邻笛山阳赋。
野菊。宋代。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过沙沟店。元代。王恽。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十一月十三日忆三弟公伟。清代。缪公恩。为底天南信,愆期不似潮。离情看素月,清梦度寒宵。时欲三冬暮,书仍万里遥。霞杯将介寿,应是忆东辽。
丁述庵观察督师剿匪至淡,赋呈。清代。林占梅。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
考槃轩 其一。清代。林朝崧。读书花下一青灯,俗客敲门未暇应。昨日落红三径扫,破工夫为迓诗朋。
斗鹌鹑。唐代。无名氏。木马嘶风,我之不然。石人点头,哑子会言。碧眼胡僧,没手指天。画一圈。无所传。任意咆哮,如瓶泻泉。枉费工夫,去磨砌砖。安用机关。夺胜争先。戈甲俱宁,太平四边。不参禅。不问仙。一味醍醐,我知自然。不移一步到西天。木人把住,铁牛便牵。火里生莲。玄之又玄。云雾敛,月正圆。石女停机,金针线穿。谢三郎许我钓鱼船。带甲金鳞,红锦更鲜。不出波澜。浮沉自然。自喜欢。便忘筌。这些消息,谁敢乱传。
西河 中秋前二日红友有爱女之戚词以慰之。清代。陈维崧。西风下。几声冷雁如话。凉云叠叠晕轻罗,凄清难画。左家娇女本盈盈,红珠掌上无价。记学母,将眉画。金瓠兰支其亚。簪花虿尾字偏工,黛痕潇洒。有时莺上绿窗啼,风兰烟柳偷写。月娥小别阆苑夜。最难忘、冰馆琼榭。耿耿彩鸾思跨。趁秋宵海上,冰轮高挂。丛桂香飘人归也。
圉城视囿。宋代。韩维。下马步榛荟,吊古高阳门。鸣蜩乱深樾,蔓草被颓垣。席阴得佳木,解带休我烦。二年官儒馆,始叹吏役喧。学圃蹈孔戒,征利服轲言。黾勉职事间,大惧失所存。秋风熟梨枣,令人思故园。
扈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其二。宋代。沈与求。法驾亲巡海上还,钩陈万骑列江干。潮生风熟楼船过,雨助洪涛失故滩。
失调名。宋代。陈无咎。一年一度春来,何时是了。花落花开浑是梦,只解把人引调。可怜浮世,等闲过日,却不识,绿水青山,四时都好。遇笔题诗,逢人饮酒,世间万事,看尽多多少少。怎得似、羽扇纶巾,云屏烟障,几曾受些儿烦恼。便乘风归去小蓬莱,听门外、猿啼鹤啸。
送锦衣吴瑞卿还乡。明代。苏仲。江门游走是何年,分得罗浮几洞天。清世又开观国眼,春风摇曳上京船。锦衣初试红尘骑,钓艇还寻碧水烟。庾岭秋风南海月,菊花迎笑短篱边。
舟中立秋。清代。施闰章。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明代。程敏政。肩舆五日到星源,握手斯文喜晤言。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 其四。明代。张国维。帝城春动日迟迟,暗室沈阴别泗滋。望眼各天昏似雾,白头两地乱如丝。兵归独子刑还异,孝感遗羹事有垂。惟愿慈颜怡献岁,备尝荼苦悉如饴。
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八。宋代。蔡松年。我得秋风暇,鲈鱼一杯酒。佳人发浩歌,此乐当不朽。
题甄氏访山亭二首。宋代。陈观。水流花落石生云,日静风暄草欲薰。老去风流犹未减,一邱一壑尚勤勤。
寄梁仲登兼订游山之约。明代。梁有誉。作赋声何早,忧时意独迷。君应狗监荐,吾拟鹿门栖。野树连愁暗,江云逐望低。避喧窥鸟过,忆远怯猿啼。溟海一书札,秋山几杖藜。风尘还白社,岁月谩丹梯。玄草心从苦,黄华手阻携。橘洲斜日里,茅屋断鸿西。谷口隐真得,濠梁乐与齐。茹芝能不薄,灵岳共扳跻。
和张可投诗十首。宋代。王洋。廛音解作障耳雾,佳客能开病眼明。一轴收藏比珍贶,不妨掷地亦金声。
乱后思家。元代。尹廷高。熢燧乱山无雁飞,家书动是隔年期。祖茔樵采谁能主,旧宅存亡未可知。园竹想添穿壁笋,庭梅应有亚栏枝。归欤何日安生理,剪烛西窗说乱离。
黄山松歌和黄二。清代。洪亮吉。呜呼哲匠不可逢,拥肿拳曲无舂容。乾坤一气转巽艮,斯石为石松为松。松华不承霜雪余,石妙欲出肤腴中。中臧元气蕴雷电,火土木石皆从同。神祇千年爱护一,介则集古剥则凶。吁嗟灵境与世异,太古本遣丸泥封。地灵药物溢丹井,帝悯黎庶遭鞠讻。中横巨石忽裂一,精液已漏无由缝。卑枝无言入樵斧,合干已破缠交踪。流传世人不解爱,讵有苍翠蟠心胸。裁枝屈盆恣糅矫,辇石㔉骨工磨砻。山川一朝物性失,光怪已去神不从。其余巨者庶免劫,肌理入石无初终。山花分红极窈窕,幽草判绿何蒙茸。含苞不虞神鬼泄,落实分遣猿猱供。我知画笔不得到,只有显晦无春冬。驱除极感造化力,早以魑魅投寒空。阴崖点入势益陡,南北向背皆从峰。根株偏能孕灵药,牙爪谁识非真龙。我行十步即一憩,树亦接引如朋从。理奇终恐化作石,转运始信非人工。
白虎行。唐代。李贺。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蒲华城梦万松老人。元代。耶律楚材。华亭髣髴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赞历代天师·第十代讳子祥字鳞伯。宋代。白玉蟾。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自三泉泛嘉陵至利州。宋代。陆游。日日邅途处处诗,书生活计绝堪悲。江云垂地滩风急,一似前年上硖时。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宋代。岳珂。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雨后。金朝。李俊民。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一 隐山岩。宋代。史浩。夫君活国手,爱此隐仙字。行再出刀圭,可使民久视。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南北朝。王俭。明明储后,冲默其量。徘徊礼乐,优游风尚。微言外融,几神内王。就日齐晖,仪云等望。本茂条荣,源澄流洁。汉称间平,周云鲁卫。咨我藩华,方轶前轨。秋日在房,鸿雁来翔。寥寥清景,霭霭微霜。草木摇落,幽兰独芳。眷言淄苑,尚想濠梁。既畅旨酒,亦饱徽猷。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一。清代。瞿士雅。一生怀抱有谁知,感兴平吟才子诗。海角天涯应共见,宓妃嫫女混妍媸。昔人空在今人口,巧者多为拙者资。采得百花成蜜后,镜中无复少年时。
海上竹枝词(七首)。明代。顾彧。沙田疲瘠快秋登,家计浑如水上冰。今日新佥河泊户,阿侬准备学攀罾。
调笑令 此首与前一首原作一首,兹从律分为。金朝。马钰。山峭。彩霞照。一颗神珠常吐耀。无穷瑞气长笼罩。更有祥烟袅袅。三清专遣青童诏。报道无为功要。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