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

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朗读

《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是元代张伯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黄花的绚烂盛开,但它的美丽只能持续几天,随后就是重阳节的到来。诗人询问自己眼前的湖山景色,是否是新的一番风光。诗中提到了三台山靠近吴地,映照着奎星和紫微郎(即北斗星)。回顾过去,诗人觉得往昔的豸角(指古代的官帽)已经收敛了秋霜的痕迹。他轻松地笑谈着,然而官府的白天似乎过得很长,忙碌不已。他认为只要宽心一分,一分的轻松就足够流芳百世。山中的人敢于攀登宗衮(指高山),代表他们心怀民命的高洁。诗人进一步借用南阳的菊水,用殷勤满饮瑶觞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中文译文:
对黄花烂漫,能几日,又重阳。
问眼底湖山,新□□□,别是风光。
三台近临吴地,映奎*、明处紫微郎。
人道当年豸角,这回收敛秋霜。
笑谈。幕府昼偏长。
何事最为忙。但宽取一分,一分方便,亦足流芳。
山人敢攀宗衮,为东南、民命秉心香。
更借南阳菊水,殷勤满注瑶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黄花的短暂绽放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黄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它的盛开只能持续几天,然后就会逝去。这与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有着类似的意象。诗人通过对黄花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询问自己眼前的湖山景色,是否是新的一番风光,这表达了他对环境变化的好奇和对新事物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三台山靠近吴地,并映照着奎星和紫微郎,这些天文景象增加了诗词的华丽感和壮丽气势。

诗人回顾过去,提到了当年的豸角(官帽),并表示现在已经收敛了秋霜的痕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过去的功名利禄有所领悟,他认为这些世俗的荣辱已经不再重要,笑谈着表达了他对这些事物的超脱和豁达。

诗人提到了幕府昼偏长,这可能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时间过得慢的感叹。

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认为只要宽心一分,即使只有一点点的轻松,也足以流芳百世。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宣示,他主张以宽怀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繁忙的生活,将一点点的轻松与自在融入其中,从而留下美好的传世价值。

诗人进一步提到山人敢于攀登宗衮,代表他们怀揣民命的高洁和追求。宗衮是高山的代称,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高尚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人。诗人赞美他们敢于攀登宗衮,为东南(指中国南方)的民命(指民众的命运和福祉)秉持着纯真的心灵和高尚的理想。

最后,诗人借用南阳的菊水和瑶觞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南阳是中国的一个地名,菊水代表着美好的流动和生命的欢愉,瑶觞则象征着美酒和宴会。诗人借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体来说,《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这首诗词通过对黄花绽放和生命短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人以宽容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繁忙的生活,将一点点的轻松与自在融入其中,并赞美那些怀揣高尚理想的人。最后,他通过借用南阳的菊水和瑶觞,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伯淳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张伯淳朗读
()

猜你喜欢

马足车尘不暂閒,一年两度太行山。庭闱缥缈孤云下,游子思亲几日还。

()

寒日苦易短,燕鸿暮何之。念尔舍沙漠,为此万里飞。

衔芦不厌高,系书端寄谁。寒声夜相呼,客子涕已垂。

()

野居聊自适,鱼鸟欲相忘。枕转来山翠,帘开得水光。

汀花依鹭出,堤草入秋长。拟约豪吟客,湖头坐晚凉。

()

六代风流地,豪吟兴未涯。层台花宿凤,故堞柳藏鸦。

海日笼丹雾,江天照绮霞。春光何太蚤,先到莫愁家。

()
辛夷如雪照庭柯,老去愁惊日易过。
芳草渐于歌馆密,落花偏向舞筵多。
故人别后皆黄土,南浦春来又绿波。
便欲移家勾曲住,采芝种玉此山阿。
()

金山螺髻碍云飞,云护山尖分外奇。五色稀微迎晓日,半天浓淡送残晖。

银笺忽织红霞绮,苍狗俄成白练衣。物色共看看不了,忽然龙去雨淋漓。

()

龙髯一坠恨身存,万里崎岖哭主恩。邓禹未能追邺下,秀夫终合殉崖门。

词林尚吐文章气,沙碛频招忠义魂。从此千秋沧海上,风涛怒捲血犹浑。

()

小帘灯火屡题诗,回首青山失后期。
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

()
庖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
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富贵天。
稚子玉肤新脱锦,小儿紫臂未开拳。
只嫌岭外无珍馔,一味春蔬不直钱。
()

酌酒临池水,回船拂芰荷。匆匆马上去,留兴与烟波。

()

九溪十八磵,冷见帝青苔。
洗足僧书石,临流客放杯。
案头松叶响,身畔野花开。

()

一声钟磬有无中,楼阁山林本自空。
不向云端呈伎俩,犹来盏里现神通。

()

独居学道坐柘禅,鹿豕交游七十年。
能以幻躯当雨雪,终无虚腹坐神仙。
平生文字知谁爱,老死山林绝可怜。

()
世閒如此花,涉春便憔悴。
不识青黄君,岁年管何事。
()

秦皇与汉武,雄略盖一世。如何求神仙,毕死不能致。

醇秾日濡首,二八更代侍。一念杀机发,九有为腥秽。

()
去岁不作瘧,今年乃病温。
初无一床卧,但有小舟蹲。
未怕黄州鬼,唯忧楚国魂。
明朝强撑拄,摇兀到吴门。
()

瘦筇盘礴越江边,笑我孤灯照夜禅。当日期穿水牯鼻,莫年犹著野狐涎。

忙中弦望惊三易,圣处阶庭让一先。曾约芒鞋践云雨,快来相见已新年。

()
白锦文章乱,丹霄羽翮齐。
云中呼暂下,雪里放还迷。
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
不知寥廓外,何处独依栖。
()

云锦撑舟引兴长,冉香回首惜年芳。碧筒擎雨时倾盖,红旆摇风暂亚枪。

近渚何劳攀太华,真妆应笔弄西凉。夕蟾忽散金千炬,归梦依稀到玉堂。

()

花落啼鹃出远林,洞门松桧郁春阴。绛纱尚忆传经日,白发长悬立雪心。

东郭人亡孤冢寂,西洲泪尽故情深。欲携玉尺占佳气,青紫峰前土似金。

()
柳阴亭院杏梢长。
依约巫阳。
凤箫已远秦楼在,水沈烟暖余香。
临镜舞鸾窥沼,倚筝飞雁辞行。
()

锦帐银灯影,纱窗玉漏声。迢迢永夜梦难成,

愁对小庭秋色,月空明。

()

水云飞尽见空寥,嫩绿池塘两岸萧。却扫未容来俗驾,咏归聊复趁童谣。

山厨午饷馀烧笋,野店春醅胜和椒。笑看波心垂钓者,巨鲇那得上长篙。

()

森森群像,妙归玄同。原始无滞,孰云质通。悟之斯朗,执焉则封。

器乖吹万,理贯一空。

()

莓苔铜井绿,西不菖蒲潭。芳草迷行屐,梅花覆小庵。

白云疑度涧,香气欲浮岚。不遇文殊老,牵门上竹蓝。

()
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

残年掷我去堂堂,颇觉青春日月长。载酒有人过栗里,上书无事讼安昌。

凭阑草木欣欣动,倚棹凫鹥款款翔。别有淡交真味在,万签棐几碧芸香。

()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
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

碧苇萧萧风淅沥,村巷沙光泼残日。隔篱炊黍香浮浮,对门登网银戢戢。

刺舟渐近桃花店,破鼻香来觉醇酽。举篮就侬博一醉,卧看江山红绿眩。

()
扶桑朝暾,和气肸饬。
奉此牲牢,为俎孔硕。
芬声进闻,介我黍稷。
所将以诚,兹用享德。
()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清秋近时节,

争开金蕊向关河。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

()
茅檐无声风不起,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凛然玉立最高寒。
()
春入坤宁殿,夭桃暖更饶。
直缘心不妒,岂有壁涂椒。
()

黄须邺下子,威振北征年。万里能筹国,三秋长在边。

草枯驰马地,霜冷射雕天。燕赵多豪士,论功谁更先。

()

故人往往天禄阁,我尝梦见燃青藜。重帘月落秋燕往,九衢尘动朝鸡啼。

能传米芾书画学,稍忆卢鸿林鹤栖。繇来避世向金马,讽谏得君宁滑稽。

()
()

秋风欲别转流连,回首云山缓著鞭。千里桑麻弥海岱,万家井灶息烽烟。

弩骀未必知前路,樗散空教养大年。叠荷君恩犹未报,虚名敢媲况青天。

()

文采珊瑚钩,淑气含公鼎。
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

()

窗虚月影暗,微雨响疏疏。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

()

我有好诗一万首,携向人家欲换酒。言辞未拙拙叩门,行行无之虚重九。

掀书三径不虚开,一卷陶诗素心友。陶潜篱下采黄花,我不爱花爱五柳。

()
七十一翁心事阑,坐叨祠禄养衰残。
樽中无酒但清坐,架上有书犹纵观。
吏部齿摇心怅望,将军髀满泪丸澜。
客来共饭增羞涩,小摘山蔬不掩盘。
()

四望浮云蔽远山,一身惆怅荻芦间。洪流尚未安徐甸,宛马何由入汉关。

万里风烟人去远,三秋明月鸟飞还。思亲况是兼忧国,知道愁多鬓易斑。

()
纵赏梅园彼一时,枝头往往挂参旗。
可怜铁汉今衰飒,榾柮炉边自锻诗。
()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

招贤事往久凄凉,志气何人为激昂。多少黄金化尘土,荒台千古说昭王。

()

晢晢绘云手,弱冠绘楚云。焚兰媚累灵,糈粲款湘君。

沿湘至章江,菉施犹沾芬。时乃遘多艰,日诵湘累文。

()
建子玉杓直,黄昏月如霜。
除道启柴扃,客来巾履忙。
满炷寒缸油,共此书檠光。
平生卜邻愿,何意登我堂。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

褒余刻石杨淮表,劲瘦无波异汉分。每到东西成别派,还从姑墨證斯文。

()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
屏山斜展。
帐卷红绡半。
泥浅曲池飞海燕。
风度杨花满院。
()

渊明归侣独庞通,坐客何人对孔融。莺燕不惊贤者乐,蕙兰争泛快哉风。

斑衣人在飘香外,彩笔诗成徒步中。和语不工缘窘陋,腐儒家巷草蒙戎。

()

离楚声声送落花,也同闻敌志忘家。官催一鼓乘朝气,农惜三时误岁华。

夜旦有人歌白石,天昏竟日走黄沙。鳞鸿几度传家报,肠断妻孥伏枕哗。

()
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
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
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
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

扁舟渡松江,惨淡天色恶。胜游得禅房,旷望倚虚阁。

轩楹俯巨浸,云水互参错。长风驾惊浪,飞雪相喷薄。

()

细看裂锦又蒸霞,黄师塔前江上花。
折得一枝明老眠,与儿洗面作容华。

()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

冬日荒凉淡夕晖,晨光犹喜报熹微。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

()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
一壑烟寒孰与娱,横斜影对此君癯。
风饕雪虐转强项,惟我与君其是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