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与八儿思。元代。宋*。两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风蹙冰皮皱。雪净太行青。联镳看画屏。按行多雅志。解起澄清志。回首五云天。东华尘似烟。
《菩萨蛮 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与八儿思》是元代的一首诗词,作者是宋*(不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菩萨蛮 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与八儿思
两个分流的水清澈如同美酒。
风吹动着草根,冰皮因此皱起。
雪使太行山脉清新如玉。
联镳马车上观赏画屏。
按照行程,多有雅致的志向。
解开心中澄清的志向。
回首仰望天空,云彩如织。
东华山上的尘埃仿佛飘散的烟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元代时在卫州道中的一段经历和感慨。诗词的开头描述了两条分流的水,清澈如酒,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接下来,描写了风吹动草根,使冰皮起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自然的生动感。随后,雪使得太行山脉变得清新如玉,给人以洁白和纯净的印象。
接着,诗中提到了联镳马车上的画屏,这表明作者正在马车上观赏画作。这一情景暗示着作者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雅致志向的追求,他希望解开内心的澄清志向,同时回首仰望天空,看到云彩如织,给人以开阔和辽远的感觉。最后,作者提到东华山上的尘埃仿佛飘散的烟雾,这句话可能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变幻,以及物质世界的虚幻与飘忽。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山水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以及对内心追求的呈现。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元代时期的文人风采和审美情趣。
...
宋*。
别亲 其一。清代。慕昌溎。祈招兴咏幸三思,叔世陵夷亦可悲。门户已开闽蜀洛,坡公端不合时宜。
贺新郎 月夜泊舟平望九用前韵。清代。陈维崧。拨剌疏罾罅。正江乡、齑黄斫鲙,萍香抑鲊。风弄樯灯千万点,点点随波漂射。光直透、水晶宫下。寥亮空潭飘水调,客船孤、烛冷听来怕。月又向,前村挂。噌吰鞺鞳银涛洒。恰邻舟、乱旗杂火,军装如画。下濑戈船身手健,使得帆如使马。恶浪里、摊钱白打。归矣吾家阳羡里,学当年、射虎南山者。任乡里,苦无藉。
次毛给事式之秋暮见怀。明代。徐问。大钧无停运,秋色到江渚。天清白露下,城急夜深杵。幽人悯留滞,缄书寄南楚。野鹤非旧林,飒爽意斯举。同心溯千里,岁月复几许。读罢瑶华音,惆怅不得语。
题黄懋中大学士硕宽堂。明代。徐熥。多年簪笔侍螭头,焚却银鱼早乞休。十亩云霞开径日,半楼烟雨捲帘秋。小山桂树丛丛绿,曲涧桃花片片流。不是能耽泉石趣,几人青鬓老菟裘。
赋饮马长城窟。唐代。袁朗。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地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山响传凤吹,霜华藻琼钑。属国拥节归,单于款关入。日落寒风起,惊蓬被原隰。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唯当事笔砚,归去草封禅。
归田三首 其二。唐代。白居易。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处度再和前诗见寄复次韵报之顷有所约今不逮悲怆无已题于褒禅方丈。宋代。李之仪。爱山平生心,殆若鬼所魅。兹游愧不早,危至失吾事。佳辰秋正晴,有物不自秘。晶荧丽初阳,浮动荐微吹。幅巾方袍接,固可称傲吏。跻攀敢惜力,卜筑岂无志。稽首定明老,愿借一席地。何在眼中人,不觉衣上泪。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宋代。苏辙。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满江红 吴越故宫吊钱武肃王,用岳忠武韵。清代。徐釚。电马霜戈,驰江上、怒涛始歇。誇保障、并吞割据,韩彭比烈。寂寞几堆羊虎石,凄凉一片铜驼月。忆白盐、担里是何人,关情切。故宫内,馀残雪。荒庙里,灵旗灭。笑宋家南渡,金瓯也缺。五国未曾生马角,五王莫漫啼鹃血。算原来、天道好循环,悲双阙。
岁月徂迁未有归止寓迹江汉怀抱索然时维杪秋凄其絺绤偶有所述用简同志。明代。李德。杪秋气方肃,寒风动凉户。羁人未授衣,适体宁捐故。云开汉皋路,目送征鸿度。山容欲受寒,园芳已漙露。故交夕零落,新知偶惬素。时资盍簪益,聊以慰迟暮。
耕云寮即事三首 其二。元代。尹廷高。石板桥连白竹扉,云深转觉俗尘稀。静中看尽天机动,木落寒塘水鸟飞。
过张时济少陵山庄。明代。王九思。少陵野老去不返,十亩山田多白云。新筑茅堂尔为主,独栖嵓洞谁与群。夏日来就碧窗卧,午风细洒青簟纹。飘然梦觉坐苔石,笑饮竹泉歌夕曛。
访沈舍人不遇。唐代。赵嘏。溪翁强访紫微郎,晓鼓声中满鬓霜。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