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元代。王吉昌。乾坤简易定长生。推变化虚盈。默契四时神功用,泄冲和、品物生成。茂养深根固蒂,临金井,吐琼英。芳姿香衬彩霞明。聒万籁声清。造化冥冥无中有,显虚皇、阳体飞行。纵横恣游法界,廓神变,混无名。
这首诗词《风入松·乾坤简易定长生》是元代王吉昌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入松林,乾坤间简易地决定着长生。
推动变化的虚空充盈。
默契地运转着四季的神功,
调和冲突,品味物象的生成。
茂盛滋养着深深根基,稳固不移,
面对金井时,吐出珍贵的花朵。
美丽的姿态衬托着彩霞的明亮。
传达着万籁声的清脆嘈杂。
造化神秘莫测,无中有有中无,
显现出虚皇、阳体飞翔的景象。
纵横自由地游走于法界之间,
显现出神灵的变幻,融于无名之中。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的风与松树为背景,描绘了宇宙间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景象。它通过描述乾坤间的简易运转,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奥妙。诗人以松树为象征,赞美其深深的根基和坚固的生命力,以及在特定时刻吐露出的珍贵之美。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声音的描述,以及对造化无穷的宇宙和神秘力量的讴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王吉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思考。他通过描绘风吹入松林的场景,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生成和运行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推变化、泄冲和、吐琼英等,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意境。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四时神功、深根固蒂、虚皇阳体等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和变幻无穷的一面。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玄妙的哲思,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王吉昌。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林虚白画商山四皓。明代。王恭。几年云卧得清閒,总被留侯误出山。若使汉储非早计,绿萝青壁也何颜。
春燕词。唐代。王建。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西园闲兴(二首)。明代。高启。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如何堂上客,不及燕来频。¤
九日小圃菊花有开者病疡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宋代。曾几。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题屏。宋代。刘季孙。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宋代。黄庭坚。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颂古 其六十一。宋代。释道颜。慺㦬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捋下幞头归去也,莫骑驴子傍人门。
月明如白日。遮径花阴密密。未见黄云衬袜来,空伴花阴立。
疑是碧瑶台,不放彩鸾飞出。隐隐隔花清漏急。一巾红露剩攥黯黯覆庭芜。十二阑干空见月,谁教凉影伴人孤。素被带香铺。
情荏苒,金屋又笙竽。天际有云难载鹤,墙东无树可啼乌。春梦绕西湖。
阳台怨。元代。仇远。月明如白日。遮径花阴密密。未见黄云衬袜来,空伴花阴立。疑是碧瑶台,不放彩鸾飞出。隐隐隔花清漏急。一巾红露剩攥黯黯覆庭芜。十二阑干空见月,谁教凉影伴人孤。素被带香铺。情荏苒,金屋又笙竽。天际有云难载鹤,墙东无树可啼乌。春梦绕西湖。
绍兴祀高禖十首。清代。佚名。瑞鳦至止,祀事孔时。酌以清酒,裸献载祗。神具醉止,介我蕃禧。乃占吉梦,维熊维罢。
七夕登楼有感。明代。王渐逵。七月七夕传奇事,千家万家祈巧针。思秋病客喜携酒,何处征衣闻捣砧。风雨倚楼千里目,江湖回首十年心。帝阍我欲乘槎去,会看明河散积阴。
题东坡化龙竹。明代。冰蘗禅师。渭川千亩未为奇,独羡坡仙扫一枝。后夜风雷头角露,看他行雨过天池。
长安秋暮。明代。胡应麟。万户西风急暮砧,钱塘秋色梦中寻。毫端漫诧相如璧,橐里谁操郭隗金。长信宫寒云漠漠,华阳社远日沈沈。登高且逐黄花醉,遮莫霜华入鬓心。
赠徐钟头。宋代。白玉蟾。楼上疎钟撞月明,五云影里一声声。九天星宿皆朝斗,人世晓鸡浑未鸣。
重游金山四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曳履千盘到上头,苍烟寒梵满清秋。阑干曲抱孤云色,殿阁飞悬大海流。日落鼋鼍时自语,风高鸿鹄晚仍留。蓬莱咫尺堪乘兴,坐倚芙蓉望十洲。
卅载恒依日月光,投簪早向读书堂。人传张傅能先退,世有于公定克昌。
朴学浮溪亲授受,名篇柏枧示周行。曾于侍坐披文籥,恍陟金墀闯玉箱。
周自庵师七十生辰,献诗四首,次陶心云韵 其二。清代。缪祐孙。卅载恒依日月光,投簪早向读书堂。人传张傅能先退,世有于公定克昌。朴学浮溪亲授受,名篇柏枧示周行。曾于侍坐披文籥,恍陟金墀闯玉箱。
亚父墓。明代。阮自华。君自入关将,如何身不王。笑谈秦失鹿,去住楚亡羊。白璧谁先碎,黄河空复长。当时绝甬道,老大畏鹰扬。
答复礼禅师《真妄偈》。唐代。澄观。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双龙洞。清代。章恺。赤松行雨归,手控苍虬双。叱令守洞门,腾攫气未降。蟠拿岁月久,老腹余空腔。但闻风雷声,日夕相舂撞。我来访灵迹,短策缘危矼。岩扉划窙豁,巨窟呀双谾。朗若百间屋,气象开鸿厖。静觉眼界旷,虚传足音跫。晴阳炯穿漏,照耀东南窗。环以万松杉,翠影交旗幢。涓涓雪色乳,出窦成飞淙。散乱走涧谷,清音玉琤瑽。我欲呼仙人,据石倾一缸。泠然发长啸,聚吠惊村厖。天风荡归轩,欲去犹跭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众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宋代。楼钥。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人道是,我却不。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大丈夫,休汩没。一粒爆起冷灰豆,十分钝以辽天鹘。赤脚踏透祖师关,神锥击碎精灵窟。君不见卢能只在碓坊前,解道本来无一物。
次韵和吴侍郎和冲卿寄来诗二首。宋代。宋庠。解郡西归疾有痊,洛台分籍养高贤。逍遥莫道无推重,云外传呼拜表天。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唐代。宋之问。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仙溪龙华寺。明代。柯潜。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明朝长啸拂衣归,閒却溪风与山月。
哭吴卿明辅二首。宋代。刘克庄。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
吊孟协律。唐代。贾岛。才行古人齐,生前品位低。葬时贫卖马,远日哭惟妻。孤冢北邙外,空斋中岳西。集诗应万首,物象遍曾题。
甲戌除夕 其二。明代。顾璘。堂吏封州印,家儿献岁盘。春兼梅蕊浅,兴落酒杯宽。瘴疠全生足,驱驰向晚难。不遑将父母,何以慰承欢。
上元。宋代。王珪。昔年今日从宸游,彩仗纷纷已御楼。半夜众星来紫极,一春万火纵丹丘。玉栏曾侍看山久,翠斝仍酣赐醴优。锦帐宵寒薰易歇,梦魂直欲到天头。
次韵调甘内掾。宋代。王迈。韩掾才情妙,吟成苦夜长。歌残如意铁,梦断合欢床。鼓瑟湘云暖,吹笙岭月凉。旧时双燕子,飞入谢家堂。
羊城八景 其四 景泰僧归。明代。区大相。松门送客返,栖鹤满珠林。昏黑藤萝外,钟鸣山翠深。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三。宋代。韩驹。开心未用饮门冬,老去何妨万事慵。胡虏近闻归绝漠,洛阳无复化为烽。休官昔愧陶彭泽,受禄今惭邴曼容。谁似侍郎春思乱,解言花影日高重。
访印老宿寺中值雪。宋代。曹勋。白项鸦儿啼远林,怪来新冷透重衾。僮奴窃语若为去,雪满前山数寸深。
广州杂诗 其二。清代。钱澄之。红旗影飐角声喧,南海牙高留后尊。秋至将骄谁出岭,日高人沸一开门。有司心厌王官贱,除吏书愁幕府烦。莫怪总戎难节制,将军原未识君恩!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唐代。高适。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宋代。晁补之。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和章守三咏·右包公堂。宋代。黄公度。华堂存绘事,昭代得仪刑。迹与莓苔古,名争兰茝馨。清风无远近,乔木未彫零。今日斲泥手,依然瘦鹤形。
怀盛元仁。元代。仇远。年过耳顺欲何如,臂膝酸寒齿发疏。千里驱驰还倦矣,数椽卜筑合归与。山衔落日谁能系,海涨平田自可锄。寄语虎林诸道伴,江湖处处有鲈鱼。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元代。陈基。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折冲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虽云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为谢分垣马左司,使便无令惜书疏。
江城子(春恨)。宋代。魏夫人。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大梁冬夜。明代。谢榛。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道士山房。明代。李之世。结庐在山顶,高高傍斗坛。夜来风飘瓦,吹雪满霞冠。汲泉留洗药,养火为烧丹。怕有俗人溷,书符贴板门。
答张士然诗。魏晋。陆机。洁身跻秘阁。秘馈峻且玄。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眠。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逍遥春王圃。踯躅千畆田。回渠绕曲陌。通波扶直阡。嘉谷垂重颖。芳树发华颠。余固水乡士。摠辔临清渊。戚戚多远念。行行遂成篇。
寄刘孝廉。明代。陈谟。芝兰香雾隔晴轩,图史虹光自岁年。汉殿每需方正策,楚江犹滞孝廉船。鹅群暖戏池中墨,藜杖寒嘘阁上烟。试把月仪临数帖,因风寄向白云边。
丹霞十二绝 其二 紫玉台。清代。成鹫。玉台频上不辞劳,晴雪和花拥毳袍。紫石碧栏行坐稳,下方遥见谓孤高。
题闰师禅庭双竹。宋代。魏野。离丛并长对禅扃,乍见翻疑是一茎。我恨兴师居隔郭,他生愿似此君生。
次白以中西塘即景 其三。明代。释宗泐。千门甲第高,四海狼烟息。独有周亚夫,时严柳营壁。
题风雪归庄图。明代。梦观法师。北风号枯林,寒云没西岭。归翁雪满笠,欲渡愁日暝。孤舟断矶下,惊浪无时静。遂令世外人,感此画中景。
梦回。元代。吾丘衍。梦里看花锦绣城,浅深桃杏五霞明。觉来忍听催花雨,可是春风太有情。
咏宝刀同一飞作。清代。刘敦元。昆吾之锋经百鍊,手掣寒光飞急电。空庭大木风飕飕,萧然一夕天地秋,老魅惊走野狐愁。雄心上凌层霄紫,伈伈睍睍吾曹耻。世间不平事有几,且挂床头遇知己。
醉吟。宋代。王松。狂夫有心病,非酒莫能医。恰喜酒肯赊,时时一中之;醉中言喃喃,往事杂新词。亲旧笑避席,妻子苦相规。谓此是狂药,乐此欲何为?且非摄生道,兼讪富贵迟!我方入醉乡,适此大兵追;奋舌与之战,贤于用偏师。富贵不识字,岂如贫有诗;长寿无气节,不若夭为宜!醉吟有深意,此外听天施。
早发新塘浦向广州东山舟中作。清代。陈恭尹。寡出春已生,多愁老先及。穷檐思良友,冻浦命朝楫。依依海日上,稍稍寒霏入。物象交晦明,峰云屡开阖。火田赤尚烧,水岸青犹湿。秀色兴远林,芳华冒平隰。去目方屡延,归流一何急。前禽如退飞,昔屿乍遗粒。菱蔓或浮没,石窍有呼吸。伤哉逝川叹,恸矣岐途泣。百年曾几何,三十未能立。
戏赠张守公荐。明代。边贡。蜀郡留工部,任城卧谪仙。古人多逆旅,地主几称贤。岁月青尊里,乡关白雁前。知章与严武,君不愧当年。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 其三。宋代。汪藻。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宋代。释绍嵩。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宋代。梅尧臣。去冬过寻历阳守,江沙半遮当利口。口头沙蹙浪如山,浦溆排舟鱼贯柳。却畏浪高难苦留,闻解符来时不久。平明挂席入扬州,主人酿成百斛酒。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主人亦欲君旧友,请我迟君同此首。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过淮风紧到洪泽,使人助我如臂肘。暮春溯汴汴流涩,自假轻航去如走。千忧万阻经灵壁,留书津吏情何厚。副之佳句二十言,文昌光芒夜侵斗。平时相恤以此稀,缓急求之更难有。风牵月挽望符离,水馆野亭能驻不。葛巾轻服约登步,葱
题天公寄画山水。明代。释函可。身在山中不识山,何人泼墨寄柴关。雪深最好无蹊径,竟入长松大壑间。
恶少。明代。何巩道。玉鞭驱马五陵春,生是人家最少人。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口嫌鲁酒难成醉,衣泥胡姬为拂尘。却笑腐儒藏牖下,十年缝掖自伤贫。
郑州与张秉监察联句。宋代。王禹偁。函关秋霁雁初回,六里商於晓色开。四皓有灵应笑我,谪官方始入山来。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
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秋风动,正吴淞月冷,莼长鲈肥。
沁园春(寄张仲宗)。宋代。李弥逊。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秋风动,正吴淞月冷,莼长鲈肥。
醉眠亭四首。宋代。晁端佐。盘石幽亭乐未央,是非穷达两相忘。尘寰下望知何许,烂醉高眠自有乡。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唐代。卢纶。寄书常切到常迟,今日凭君君莫辞。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赋祝次仲八景·洞庭秋月。宋代。刘学箕。木落露君山,空明夜气浮。冰轮揩鉴净,皓彩洋波流。空外数声笛,孤吟人倚楼。
正月九日雪霰後大雨。宋代。范成大。夜霰三更碎瓦,昼冥一阵翻盆。赖是梅花已过,不然皴玉谁温?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未了吾今为君决,一字不留无可说。耀古腾今彻底辉,不离当体常光洁。
送僧归吴中。宋代。王珪。间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欲问重来日,孤云未可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传。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