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桃

矮桃朗读

《矮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许及之。下面是《矮桃》的中文译文:

矮桃
花叶自低昂,攀折人不舍。
偷实定短人,朔辩愧黄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矮桃花为题材,通过描绘矮桃花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一种对矮小而坚强的品质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花叶自低昂,意味着矮桃花的花朵和叶子都生长在较低的位置。这种低矮的生长态势使得攀折它的人感到不舍,暗示着矮桃花的坚强和不屈的品性。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矮桃花的特点。诗中使用了“偷实定短人,朔辩愧黄马”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来凸显矮桃花的品质。其中,“偷实”是指矮桃花的果实虽小,却饱满实心;“定短人”则是指矮桃花的身形矮小而坚实。与之相对比的是“朔辩愧黄马”,“朔辩”指果实不饱满,而“愧黄马”则指黄马(高大的品种)在品质上不如矮桃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矮桃花的赞美,认为它虽然身形矮小,但却能以坚强的品质脱颖而出。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矮桃花的特点,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矮桃花坚强品质的赞美。这种赞美也可以视为对人们应该珍惜和赞赏各种不同外貌和身形的价值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许及之朗读
()

猜你喜欢

瞻言太华,奠方作镇。
典册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备,祀宗荐信。
介祉万邦,永配坤顺。
()

幽花信美如玉,不愿游人见知。唤取曲生同载,为春物色南枝。

()
玻璃冷浸清湘玉,白衣暖护秋屏绿。
淮南公子有胜情,收拾四美归吾亭。
问君亭中更何有,解事家人频送酒。
客来醉赏不得归,拍阑朗诵亭中诗。
()
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
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
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
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
()

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脩竹。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

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

()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萧条怀古心,髣髴问遗迹。

()
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
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
()

骊驹且莫喧,我歌始一放。忆昔初逢君,汉滨俯高浪。

同拾春官第,天门蹋阆闶。射策千羲轩,挟神一何王。

()

本自悠悠物外人,每逢山水为情亲。惭愧湖波淹客棹,到官不畏上官嗔。

()

闻君读书处,孤榻寄禅林。日抱左氏癖,时为梁甫吟。

开窗千嶂出,隔巷一灯深。独有花龛月,盈盈鉴苦心。

()

尉佗故秦吏,堪执酂侯鞭。
箕踞问使者,吾方帝孰贤。

()

贤人骨已销,墓树几荣凋。正直魂如在,斋心愿一招。

()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已知是久别,杯行泪如泉。

()

报侬白玉,双龙连环。但令一心,不在多端。

()
西昌主簿如襌僧,日餐秋菊嚼春冰。
西昌官舍如佛屋,一物也无唯有竹。
俸钱三月不曾支,竹阴过午未晨炊。
大儿叫怒小儿啼,乃翁对竹方哦诗。
()

历历仙原隔翠岚,幽人杖屦总相谙。花间流水通泉穴,云外攒峰秘石岩。

得意流连呼鹤舞,閒情来往约僧谈。生涯剩有长镵在,耕遍烟霞不戒贪。

()

五夜疏钟晓箭催,九成初日照蓬莱。为乘阳气行时令,更喜年芳入睿才。

驯鸟不随天仗散,岩花应待御筵开。宸游对此欢无极,更取峰霞入酒杯。

()

银蟾光满,弄馀辉、冷浸江梅无力。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

杰阁入风云,分明是得君。
湖山尽行乐,愁杀岳将军。

()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

谁道姮娥是羿妻,桂花香露湿云衣。翻然跃入清虚府,不□人间有别离。

()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
别驾从来头沓高,非关期奏压宜敖。
推敲今日韩饶买,引避他年蔺下颇。
螂欲当车观者笑,驷难及舌罪焉逃。
小诗赎过无佳句,唐突西施又奈何。
()

绿鬓又红颜,谁道年周甲子。两婿□□蓝绶,那一儿何虑。
只今卜筑水晶宫,归安好名义。金紫珈笄偕老,备长生福贵。

()
自得清凉界,因乘溽暑征。
禅心无住著,游脚有归程。
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
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
()

江上丹枫堕夜霜,式微愁思岂禁伤。壮图万里青云在,旧径三条碧草长。

匹马归来江练白,恶氛收尽楚天凉。大明继照光华旦,提笔相期翰墨场。

()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
山围当车巾,佳兴坌满前。
盘松俨如画,盖叠疎萝缠。
沙平恰席许,坐荫宜铺毡。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
一昨官都下,同时寄客间。
相从湖上寺,览遍浙西山。
骏足应千里,彪文未一班。
霜风吹病眼,老泪为渠潸。
()

十日春寒早闭门,风风雨雨怕黄昏。
小斋坐对黄金鸭,寂寞沉香火自温。

()

四客同笑言,一僧陪杖屦。
徜徉山水窟。适意忘晨暮。
疏钟岩北寺,细竹溪南路。

()

玉颜知复为谁客,鶗鴂一声春事空。昨日倚栏枝上看,教人错恨五更风。

()

策马夷门道,高城带暮云。至今豪侠士,犹说信陵君。

()

清秋肃肃坐岩扉,九月严霜暗上衣。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

疏林钟后无馀响,残月楼中有剩辉。犹爱閒云寒未举,丹山岩畔破香归。

()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
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
()

彩凤楼前汴水流,君王不复锦帆游。
长堤旧日青青柳,曾带春风指御舟。

()

匆匆又过清明。月黄昏。那处绿杨庭院、落花深。

已别去。总无计。苦叮咛。可是六朝春梦、未醒人。

()

省中官最美,无似水曹郎。前代佳名逊,当时重姓张。

白须吟丽句,红叶吐朝阳。徒有归山意,君恩未可忘。

()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

振衣峰顶礼茅君,仙胄风流自昔闻。名注紫台超万劫,位同丹鼎列三分。

金珰玉佩流玄诀,瑶草琼花绝惧氛。竟日登临归路懒,乱峰回首隔烟云。

()

何年招隐青山里,水石依然对草堂。桃谷已迷秦日月,兰台曾秘汉文章。

风泉千磴常飞雨,木叶三秋半带霜。惟有鹿门长接近,屡能乘兴到云房。

()

矫首千寻古杏檐,远林空处月钩纤。
龙蛇薮泽秋声起,牛女虚空夜气添。
满荡荷开从北看,危栏塔立向西瞻。

()
过雨山间云出没,夕阳天际鸟浮沈。
男儿马上志四海,不是寻常客子心。
()

破院初来僧未閒,茅堂添结两三间。云容借住无宾主,鸥本忘机任往还。

长揖朱门归矮屋,高悬青眼在深山。悠悠世路谁知者,莫怪逢君便解颜。

()

雨沐天容霁欲流,好山誇翠出墙头。黄花憔悴东篱晚,一段陶家冷淡秋。

()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冰水近开渔浦出,

雪云初卷定山高,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曲阑清浅小池台。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幼安与存之少相从。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

笔纤料得全无意,短短枯枝淡淡山。细想江南何所似,兰陵端不是云间。

()
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
叶底妖禽自语。
小啄幽香还吐。
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
()

落日江城上,扁舟万里情。渔镫依浦暗,戍鼓隔林鸣。

客梦还乡熟,离怀对酒生。芒星天四角,耿耿夜三更。

()
良乐伫目思骥子,工师择材须杞梓。
刘家昆宁近是用,直干百围日千里。
戏彩之暇西鸡窗,平挹千古如探囊。
尺箠政自无坚强,况腰乌号手鱼肠。
()

带叶连枝摘未残,依依茶坞竹篱间。
相如病渴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

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

()
桂隐芙蓉盛,柴门日日开。
若无诗与酒,不请看花来。
()

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莹彻琉璃瓶外影,闻香不待蜡封开。

()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

远使程途未一分,离心常要醉醺醺。

那堪彭泽门前立,黄菊萧疏不见君。

()

万事破除惟有酒,半生劳苦坐看书。青鞋云水扁舟去,朱毂风尘一梦馀。

战格连云胡骑满,断弦挂壁旧交疏。春泥活活朝天路,犹有和公擅一车。

()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

十指宫商膝上秋,七条丝动雨修修。

空堂半夜孤灯冷,弹著乡心欲白头。

()

江清照见石粼粼,貌得游鱼态度真。说与长年轻荡桨,放他深处著潜鳞。

()

我爱金陵望不厌,独寻微迳蹑晴岚。
柔桑浅草三月尾,踊塔飞楼一水南。
苒苒流云牵仿像,迟迟艳日助醺酣。

()

烈鸳可悲。雄已死,雌依依。宁同镬中烹,不向湖上飞。

生来相随不相舍,如今奋翅同所归。何事楚宫娇不语,露桃脉脉东风里。

()

浅绿深藏垂翠葆,娇红巧傅刻缯花。南游只在元楼客,坐入合香居士家。

()

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

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
南山镇地符长算,北斗倾霞入宴杯。
镐饮篇中鱼汪漾,虞韶声里凤徘徊。

()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

且莫嫌穷僻,山居尽自奇。
候樵分玉蕈,熏穴得香貍。
杯隽明冰片,崖寒孕雪芝。

()
仙人好楼居,天上多琼楼。
祥氛结紫炁,磅礴常周流。
道人仙之裔,居然梅山头。
山头耸百尺,日与云从游。
()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
久说匡庐喜暂经,遐观但觉眼青青。
倚栏万事双颓鬓,抚掌千年一古亭。
珠玉名章方竞赋,江山喜色已先形。
我来落笔真如且,撩得诗狂不为醒。
()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

丞相遗祠倚岭岐,古松苍桧荫参差。千年灵淑钟光岳,一代勋名勒鼎彝。

金鉴若悬龙扆照,玉环何至马嵬悲。开元旧事如追忆,羽扇清风是表仪。

()

国风骄甫田,邹孟戒舍已。载歌许近田,取譬同一理。

许本太岳后,继世叠金紫。煌煌示新篇,下带有深旨。

()

大老今居东海滨,燕居晚岁更申申。
外生但喜长依教,一笑相从莫问贫。
闲里只将诗作活,酒边犹有笔如神。

()

卅年参尾各西东,今夕相看笑语同。苍鬓行羞蚁泛绿,酡颜还映蜡摇红。

蓉城缥缈空悬月,阆苑森深不漏风。落落八仙拌一醉,漫将花影照卮中。

()

退直銮坡日己昏,晴天月色照朱门。离愁正自凭诗遣,清乐终难与众论。

望重调羹归未遂,情深陟岵梦犹存。何当载酒春风坐,暂借青毡半席温。

()

马便熟路立风嘶,野寺云林绿半垂。眼豁不知天更大,心焦却怨雨来迟。

柳残晴岸翻成趣,花发秋江正及时。杖屦叨陪消俗虑,一囊收得几联诗。

()
山转沙回江声小。
望尽冷烟衰草。
梦断瑶台晓。
楚云何处英英好。
()

我为浔阳客。
戒旦乃西游。
君随春水驶。

()
淅淅乾坤灏气盈,多情明月共秋清。
且将照席银釭背,自有窥檐宝鉴明。
但喜人心都爱好,谁知天度不留行。
反身一视真奇特,夜夜神光莫与京。
()

前年春牓亚龙头,词赋曾推第一流。
上直未归红药院,供吟先得白苹洲。
酒醒野寺烹山蕨,公退溪亭狎海鸥。

()

提壶卢,树头劝酒声相呼,劝人沽酒无处沽。太岁何年当在酉,敲门问浆还得酒。

田中黍穗处处黄,瓮头新绿家家有。

()

七年重泛楚江舲,五两飘飖过洞庭。谕蜀长卿元建节,平佗陆贾亦谈经。

地从湘口分吴徼,邑在衡阳对轸星。此去先过杜陵院,与谁同上合江亭。

()

东林径转过村翁,为指天池此路通。侧蹬回峰倾午日,危亭俯涧落秋风。

直缘薜荔千岩上,稍出旌旗万木中。倏忽白云山谷满,只疑蓬岛坐溟空。

()

横塘度单舸,五湖净如缟。山障疑无路,花曲潜通岛。

主人垫角巾,有类郭有道。檐间下尘榻,盘中剥新枣。

()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
几日云昏病亦昏,问春咫尺负名园。
两枝何自落书几,一笑为之开酒尊。
怪底江南新种得,未饶洛下旧名喧。
不然故有栽培力,能使芳根学返魂。
()
学仙不成似炊沙,紫府著尔无闲衙。
长生只在唇舌上,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
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
炎炎暑气时,流光闪烁,闲扃深院。
水阁凉亭,半开帘幕遥观。
灼灼榴花吐艳。
细雨洒、小荷香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