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偶成。宋代。潘良贵。飞花看六出,俄出腊中来。解验人情喜,始知天意回。夜阑窗愈白,晚冻日难开。麦熟何时节,饥民正可哀。
《雪中偶成》是宋代潘良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飞花看六出,俄出腊中来。
解验人情喜,始知天意回。
夜阑窗愈白,晚冻日难开。
麦熟何时节,饥民正可哀。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诗中通过雪花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幻之事的观察和思考。诗人在雪中感悟到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由天意所决定的,也意识到自己对人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夜晚雪色更加明亮,冰冻的日子难以解脱,这暗喻着社会的寒冷和困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丰收时节的期盼,同时也表露了对饥民的同情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景,将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诗人以雪花飞舞的景象开篇,展现了雪的美丽和变幻无常的特点,同时也映照了社会风云和人事变迁。诗中的“飞花看六出,俄出腊中来”表达了事物变化的突然和不可预测性,暗示了社会的变动和人事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对人情的解验,认识到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由天意所决定的,也意识到自己对人事的理解还有欠缺之处。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夜晚的雪景,表达了社会的寒冷和困境。夜阑窗愈白,形象地描述了雪的明亮和覆盖一切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的寒冷和冰冻的日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同时也对饥民的境况表示了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词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在雪中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局和民生的思虑,并渗透出对社会不公和饥民困境的同情之情。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思想内涵,展现了潘良贵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注。
潘良贵(约1086—1142),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秘书郎。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年五十七。...
潘良贵。潘良贵(约1086—1142),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秘书郎。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年五十七。
敬谢经略秘阁馀甘汤 其二。宋代。张孝祥。此老才堪上谏坡,南州留滞意如何。还将苦口劘英主,医国悬知药笼多。
欧阳太监雨中视决堤因堕水明日见于省中因戏之。宋代。徐铉。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濬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清代。佚名。俨然冠缨,崇然斋庭。百王承祀,涓辰惟丁。于牲于酹,其从予享。兴圣为徒,其德不攀。
寿遂宁李漕。宋代。李曾伯。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保涿州三诗·赵太祖暮。宋代。文天祥。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东。山川犹有灵,佳气何郁葱。顾我巾车囚,厉气转秋蓬。瓣香欲往拜,惆怅临长空。
视牲 其二。明代。陆深。槐影参差月满空,桥门云馆锁重重。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十。明代。吴与弼。人生何所贵,贵在为丈夫。古今表表者,脂韦岂良图。风霜竹凌厉,冰雪梅清癯。壮志一少懈,焉足为有无。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七。宋代。朱熹。恭惟大号久风驰,清跸传呼却未期。此日不须劳玉趾,寸心那得侍臣知。
送亨坐主往天竺。金朝。李龏。云笈遥携智者书,要寻初地作工夫。灵山忏主堂前草,试看春痕几遍枯。
宣州竹(墨梅)。宋代。吕本中。小溪蓬底湖风重。吹破凝酥动。一枝斜映庾门深。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已经轻瘦谁为共。魂绕徐熙□。耻同桃李困春容。肯向毫端开发、雨云中。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曹于汴。夫子起南国,开蒙廑辙环。翩翩西山陲,鸣佩双玉珊。一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
借木绵衫。唐代。王翰。木绵如雪胜香罗,一借斯文不再过。近照翠奁知恰好,更加乌带问如何。涴馀但觉薰香减,书罢常愁醉墨多。友义自今诚可重,同袍诗句正堪哦。
琵琶仙。清代。蒋春霖。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幕次闲吟。宋代。王禹偁。禁漏迟迟待玉班,坐愁身计忽长叹。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乌帽半欹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君恩未报心犹壮,不敢思归七里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