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朗读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是宋代文学家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上危亭待月生,
云头俄涌一轮明。
终朝汩没尘埃里,
对此身心觉顿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碧云亭,迎接月亮的情景。晚上,当亭子上的月亮升起时,突然从云层中冲出一轮明亮的月光。整天沉浸在尘埃中的身心,在这一刻觉得清明而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登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找到内心宁静与洞察力的主题。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首句“晚上危亭待月生”,以夜晚的危亭为背景,暗示了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氛围。等待月亮的升起,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第二句“云头俄涌一轮明”,以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突现的场景。这一景象突然而来,给人以惊喜和震撼,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

第三句“终朝汩没尘埃里”,通过对整天的生活状态的描绘,暗示了人们在尘世纷扰中被烦忧和烦恼所笼罩。这一句把作者的身心状态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在夜晚的亭台上感到的宁静与清明。

最后一句“对此身心觉顿清”,表达了作者在这一刻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在这短暂的瞬间,作者的内心得到了平静和启示,使他的身心都变得清明起来。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瞬间的领悟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清明。它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喧嚣和浮躁的尘世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净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

猜你喜欢

弹琴戴安道,焦桐破奇声。
蔚宗与文季,俱以琴自鸣。
天子不得屈,王公不能聆。

()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

一抺林峦雾霭迷,秣陵句曲竞东西。峭桥雨滑酸驴石,毁寺堂虚卧象泥。

翠上染帷胎秫腻,绿纷垂线弱杨齐。与人指点茅君路,望裹皈依先杖藜。

()
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
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
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
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
()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斗拆繁红满树头。

()

户牖凌虚百尺楼,川原霁色坐中收。绿萝灌水园蔬茂,碧浪翻风垄麦稠。

杨柳坡边眠牧竖,杏花树畔泊渔舟。升平睹此丰年景,更亿英贤济远猷。

()
一灯分灯灯无尽,一处明处处齐透。
闹浩浩中一法不舍,静悄悄处一尘不受。
灯明如来,一场漏逗。
()
扫尽机缘万法空,灯潭不许卧苍龙。
翻身踏断来时路,家在海山云外峰。
()

梦里春光去几时,天香开到桂花枝。姮娥已悔花前舞,对镜何心学画眉。

()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
双袖深笼两脚垂,朝寒乘快度荒陂。
春风浩浩无边际,似驾乌云过海时。
()

高林俯青冥,柯叶森若织。阳光已转午,阴岭仍半黑。

峥嵘乱石间,行子有苦色。临深地势入,涉险天宇塞。

()
一樽相属慰蹉跎,酒债街头苦不多。
饶舌小僧休口藐,年来何事不消磨。
()

不逐游閒抱隐囊,翩翩结束事戎行。闺中秋夜长如许,莫遣音书断白狼。

()

离别言无期,会合意弥重。 ——张籍

病添儿女恋,老丧丈夫勇。 ——韩愈

()

芳菲移至越王台,
最是蔷薇好并栽。
浓艳尽怜胜彩绘。

()
庭柏无生意,摧残二十秋。
稍沾杯水润,已与岁寒谋。
黄里青青出,愁边稍稍瘳。
会看笙鹤下,暮雀莫深投。
()
对花时节不曾忺。
见花残。
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
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非因掩面留遗爱,自为难忘窈窕贤。
()
骄阳前日拟鎔金,积雨逢秋却厌淫。
本自乘除无德怨,枉劳嗔旱复嗔霖。
()

闲房澹馀秋,低灯耿寒夕。孤明惨渐微,斜照愁俞寂。

谁念残光里,相看有羁客。

()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

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

()

戒守时鸣鼜,传更夜击刁。乱山青拂眼,衰柳绿垂髫。

略阵楼船壮,先锋越骑骁。军中称汉将,谁是霍嫖姚。

()

饥不食虎肉,寝不处虎皮。虎皮非不煖,虎肉非不肥。

本受恶气生,邈与正气违。奈何五行秀,乃与恶相随。

()

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道路常教车历鹿,功名唯有鬓飘萧。

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五十三年等閒里,一窗风叶雨潇潇。

()

非才偶忝直文昌,两鬓年深一镜霜。待漏敢辞称小吏,

立班犹未出中行。孤吟马迹抛槐陌,远梦渔竿掷苇乡。

()
立马香溪唤渡船,羊肠绕尽洞呀然。
知谁开闢群工巧,直许宽虚一室圆。
龙象现形严佛王,乌蟾垂象烛壶天。
惜哉不遇江坡赏,为作新诗与世传。
()
玉蕊琼葩压众芳,一时纵赏拥如墙。
花边笑索银瓶酒,知是谁家白面郎。
()

曾忆离尊对夕晖,临歧无那思依依。别来落叶飘丹壑,望里寒云满翠微。

孤梦每悬归路远,浪游偏与故人违。洞庭烟水秋应好,几欲凭君问钓矶。

()

淅淅天风响雁群,移尊飞阁未全曛。僧参破寺疑驯鸟,人到空山似懒云。

晴壑日悬初地静,平林风定午钟分。思从慧业诸缘减,碧乳香寒石窟闻。

()

传闻边马塞回中,候火甘泉极望同。风雨雕戈秋入塞,云霄玉几昼还宫。

书生自抱终军愤,国士谁讥魏绛功。北望苍然天一色,汉家高碣倚寒空。

()

湖上奇峰积,山中芳树春。何知绝世境,来遇赏心人。

清旧岩前乐,呦嘤鸟兽驯。静言观听里,万法自成轮。

()

世味投闲自解颐,橘林瓜圃信吾之。诗来古砚经频涤,雨歇荷衣及早披。

岂为习池多逸兴,亦知莲社有幽期。新蝉未觉繁双耳,喜信凉飙步履迟。

()
勿云秋意漫生悲,可欠重阳一首诗。
瘦马嘶风红叶树,村帘沽酒菊花枝。
壶觞徵逐纷皆是,人物风流眇莫追。
独立斜阳屡搔首,未妨乌帢鬓线垂。
()

庭兰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与兰何似,东风亦世情。

()
我昔岔地冬少袴,四壁亦无惟有柱。
自从脚蹈官职场,暖及奴胥妻子饫。
线因针入敢忘针,入室古云当见妒。
云衢跌足泥淖寒,涕泣牛衣复如故。
()
少文忘却行山脚,收拾经行入坐中。
我亦江山欲归去,自无画手得君工。
()

万山云雪阴霾空,千林雾淞水摇风。冻河彻底连三冬,嘉平晓猎崤函中。

十二律吕相与宫,安得此候疏烦胸。

()

平原十里外,稍稍云岩深。遂及清净所,都无人世心。

名僧既礼谒,高阁复登临。石壁倚松径,山田多栗林。

()

别驾游心到古初,时将前辈警公馀。异时治行传青史,名字牵联倘得书。

()

战国方忿争,嬴秦复狂怒。冤哉鱼肉民,死者不知数。

斯人逃空谷,是殆天所恕。山深无来遥,林密绝归路。

()

日暮倚兰桡,秋江正寂寥。驿门斜对雨,郡郭远通潮。

急橹看商舶,寒灯见市桥。隋堤前路近,欲听月中箫。

()

双双河洲禽,文彩披丹质。
飞翔不离渚,鸣戏自终日。
寒鱼伏冰池,岁暮饥尔匹。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
几点疏雅誊柳条。
江南烟草绿,梦迢迢。
十年旧约断琼箫。
西楼下,何处玉骢骄?
()

御沟行处早春回,春水平堤不起埃。柳绿蒲青无限好,客边襟抱一时开。

()

平陆龙蛇起杀机,旄头又自照金微。两阶干羽知何似,二典君臣岂尽非?

剑舞樽前回夜电,烛明帐下接晨辉。可怜司马江州泪,湿尽团花旧战衣。

()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