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操。元代。杨维桢。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湘灵操》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湘江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皇帝归来的期盼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湘江的水啊,分成九股。湘江的山啊,有九座奇峰。
皇帝离去了,何时才能归来?我攀龙的胡须啊,追随着龙的飞翔。
生在同一个宫殿,死入同一个墓穴,呼唤着皇帝的衣裳,再次踏上皇帝的辙迹。
九座奇山,九座奇峰,九座奇迹就在其中。
期望着飞龙啊,未来将会归来。湘江啊,已经成为水流,湘江的石头啊,已经斑驳起来。
诗意和赏析:
《湘灵操》以湘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皇帝归来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诗中九支的水和九疑的山象征着湘江的壮丽和奇特之处,也寓意着皇帝的崇高和神秘。诗人通过攀龙髯、逐龙飞等形象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追随和期待,希望能够重回皇帝治下的辉煌时刻。
诗中的"生同宫,死同穴"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忠诚和臣民之间的紧密联系。"招皇衣兮复皇辙"则传递了对皇帝归来的殷切期盼,希望皇帝能再次踏上统治之路。九疑的水、山和辙迹则象征着皇帝的痕迹和存在,表达了人们对皇帝归来的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则以飞龙、湘江的水和斑驳的石头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皇帝未来归来的期待和对湘江的美好祝愿。
《湘灵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湘江的壮丽景色,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皇帝的思念和期待。诗人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交融,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宫廷氛围和崇高的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风阻涉湖复指进贤。明代。李舜臣。始拟残年棹,如闻震泽平。轻帆虚水色,揽辔复山行。出郭风扶毂,穿林雾濯缨。不辞遥役去,霖潦此纵横。
华石上人见过。明代。王恭。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独鹤孤云无住著,却令方外故交稀。
愚隐适兴。宋代。周密。锦云照空明,苍烟贮闲静。中有曲曲廊,幽眇入诗境。小山悬秋香,澄渊度云影。流觞有古意,坐久苔石冷。展我架上书,万卷牙签整。抚我膝上琴,坐觉白日永。升高得孤峤,汲古有甘井。居然谢嚣
杂诗三首。明代。于慎行。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驱马去郊原,弃置如遗迹。贤哉贵公子,交情固金石。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
杜鹃花。明代。刘祖满。醉态轻盈浥露斜,映山红火幕难遮。最怜阆苑春归后,九月重开二月花。
分司。唐代。白居易。散秩留司殊有味,最宜病拙不才身。行香拜表为公事,碧洛青嵩当主人。已出闲游多到夜,却归慵卧又经旬。钱唐五马留三匹,还拟骑游搅扰春。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酹江月·淮城感兴。宋代。张绍文。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观灯。明代。朱纯。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闪闪明珠箔,荧荧映碧纱。烟凝微作晕,焰暖欲成霞。绾结流苏重,缤纷宝带斜。人看隘珠翠,月出让光华。遍列雕阑护,高张绣幄遮。休言非敕送,吟对亦堪夸。
讲稿公妓饮问政堂有诮予不来者借韵呈司户同。宋代。虞俦。生涯冷淡我胡然,客里空囊愧疚一钱。已负酒杯同笑语。强排诗句斗清妍。官间只起樊笼叹,内热真犹膏火煎。试问聚蚊成一饷,何如高枕梦游仙。
浔州杂歌 其三。明代。欧必元。短棹长身一小船,富家夫妇往收田。纵令贯朽成何用,换得铜钱才过年。
予将归兮而有言,德眇薄兮言弗见信。孝乎为孝兮友于弟昆,奚为为政兮予之所存。
慨日月兮往而不返,吾亲八十兮事之云晚。朝廷清明兮予忠曷施,道弗行于家兮何以教吾民之为哉。
广言归。宋代。郭祥正。予将归兮而有言,德眇薄兮言弗见信。孝乎为孝兮友于弟昆,奚为为政兮予之所存。慨日月兮往而不返,吾亲八十兮事之云晚。朝廷清明兮予忠曷施,道弗行于家兮何以教吾民之为哉。呜呼,耕吾土兮足以食,条吾桑兮足以衣。予奉亲兮孰不可乐,予治身兮尤以为宜。蹇何忧兮何思,恬无闷兮无知。休欤归乎,以退为进乎,予发诸诚乎,言谁弗信乎。
薛道祖二花诗帖赞。宋代。岳珂。菊粲粲兮东篱,连的的兮西风。是皆不受夫一尘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予固喜其洁清而自全,亦以观笔之妙而句之工也。
建昌河上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莫折棠梨花,花枝刺君手。莫恋春风时,春风白人首。春风低野草,遥见原与阜。昨日少年人,长松生左肘。
得子虡濠上书。宋代。陆游。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父子老惜别,经况患难余。羁旅易生疾,霜露行载涂。思归虽甚苦,且复忍须臾。
刘耀卿雪景。元代。凌云翰。健步寻梅远未还,无端诗思满溪山。洛阳更有多风雪,独有高人昼掩关。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 其九 柏屏。明代。薛蕙。何时别陵上,移居来后庭。牵条拟峰势,总叶学山形。白雪转自绿,綵云相对青。无劳台岭侧,陵虚抟翠屏。
珮。宋代。丁谓。山玄水苍重,进揖退扬清。静有如圭德,行无变玉声。韦弦非中度,兰蕙欠锵鸣。几忆陪朝会,交相间九成。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三。明代。岳正。灵槎明日渡江南,天上风情想尽谙。记得霓裳三两调,等闲休便向人谈。
海棠开,谁家亭馆,依然旧标致。彩云深处。有半湿青红,画阑雕砌。繁英密蕊重重树。望中迷数里。似蜀锦、张成步障,石家徒僭侈。夜深把银烛高烧,有时更折向、铜瓶斜贮。微风度,朱唇似,迎人笑语。□坡老、当年一见,何事在、天涯僧舍底。争似此、安排华屋,长相从富贵。
花犯 题步障亭。元代。韩奕。海棠开,谁家亭馆,依然旧标致。彩云深处。有半湿青红,画阑雕砌。繁英密蕊重重树。望中迷数里。似蜀锦、张成步障,石家徒僭侈。夜深把银烛高烧,有时更折向、铜瓶斜贮。微风度,朱唇似,迎人笑语。□坡老、当年一见,何事在、天涯僧舍底。争似此、安排华屋,长相从富贵。
西桥柳色。唐代。许德溥。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七。明代。郑真。东屯西屯云昼阴,上关下关淮水深。淮水好从天上去,美人不见愁人心。
上元滕阁宴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阳浦通新雾,阴城带古楼。君王罢歌舞,栋宇白云留。草色岁年换,客心江水流。暮昏仍一望,灯火万家州。
奉和吟所翁二首 其二。元代。刘崧。林间净扫白云眠,萧散宁为外物怜。自说东华年少梦,千金歌舞看花前。
瞻彼南山。宋代。司马光。赫赫明胆,天命有严,命我祖考,九土是监。倭馯之东,蛮蜑之南。享献有时,靡敢不詹。必兹余文,复阁岩岩。万世是承,四方是瞻。
春日。宋代。左纬。嫩红相逐上枝头,多少东风索我酬。春色似人看易老,年华如客去难留。长因好景翻成恨,只恐香醪压得愁。深放黄金为酒盏,一城飞絮已悠悠。
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轩。宋代。梅尧臣。飞乌欲下蟾生时,斜光冷魄常相随。右山左水清洗目,虚檐曲槛生扬眉。白鱼甘肥网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临淮使君有闲佚,长桥直度来莫迟。
卜算子。宋代。李祁。霏白湿栏杆,小院笼轻雾。水阁云廊只是阴,不识春来路。弹雪拾山茶,冷艳还如许。耐得三冬彻骨寒,不似春寒苦。
山中杂兴 十八。元代。王冕。卜宅近山阿,紫门障薜萝。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树船乘暮景,来往急如梭。
叶云仰之谓予有随轩人作无真诗诮仰之用前韵。宋代。王洋。方外参军语太赊,文茵萋斐锦成霞。齐王国印封韩信,古战场文识李华。不醉而狂乌变白,以无为有古生花。哧燕书自何人计,只问军中李左车。
别唐君俞。明代。李至清。别是人间催老物,穷为我辈绝交方。相思最苦长安月,不照离人夜半床。
采桑子 夜坐偶成。清代。陈珍瑶。香温茶熟清宵静,试理琴囊。又点书囊。小院无人怯嫩凉。裁将半幅泥金纸,写了云章。印了琼章。拟贴风轩与月廊。
病中得余灵承书。明代。多炡。少别愁怀积,微躯朔气侵。疟来君子病,书展故人心。慰藉烹双鲤,支持戏五禽。山中如见月,疑策素车临。
丁亥岁作(中元甲子)。唐代。罗隐。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春闱下第托渔父吟。魏晋。欧阳建。秋风飒飒浪飘飘,蓑笠惯披坐不忧。一意自怀鱼可得,三更谁想饵空投。且撑秃艇湾沙嘴,暂把渔竿插滩头。直待江回春水暖,巨鳌无信不吞钩。
行香子(梅)。宋代。晁补之。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扬州应记,东合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范才元道中杂兴。宋代。张元干。山晚江寒春雨疏,比来消息定何如。竹舆行倦异乡县,赖得金楼引睡书。
残句:熊儿投□骥子扶。宋代。陈师道。熊儿投□骥子扶。
送文安抚出师。宋代。文天祥士。出师自古尚张皇,何况长江恣扰攘。闻道义旗离漕口,已驱北骑走池阳。先将十万来迎敌,最好诸军自裹粮。说与无知饶舌者,文魁元不是猖狂。
题阙 其九十一。明代。王世贞。赞皇谢膺试,鲁公戒求辟。于中岂泊然,大小犹有择。奈何策华腴,而夺隐士职。前辙既已迷,后轨践其迹。是巧靡不师,畴能已日革。浮云翳其眸,欲辨人间色。何如皓魄澄,群曀自辟易。
咏莺。唐代。元稹。天下金衣侣,还能贶草莱。风流晋王谢,言语汉邹枚。公等久安在,今绝何处来?山禽正嘈杂,慰我日徘徊。
奉化宝化石岩花凤。宋代。樊圃。山僧取巧蟠珍业,九苞占尽千葩红。倚阑精彩欲飞动,百鸟不敢啼春风。
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
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曾从五百占名世,一睹遗风景仰深。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曾从五百占名世,一睹遗风景仰深。
送祝参政之云南。明代。陆粲。高官仍外省,地远更南荒。十月繁霜白,千山落叶黄。虎应窥日没,鸟亦倦天长。夷落知迎候,单车见祝良。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大底缘由比类深,难中此道费光阴。若知浊浪澄清水,不达浮生认白金。走作真珠藏妙理,究推神室好相寻。功成稳審时间用,变转无穷重古今。
菊酒花糕作重九,故人书来笑开口。江湖浩荡羡沤翁,泉石支离怀鹤叟。
沤鹤相逢各启颜,长安念我太清孱。新声廉墅尊前泪,旧隐皋亭画里山。
得沤尹吴中书偶成转韵二百八十字寄答并怀大鹤。清代。吴昌绶。菊酒花糕作重九,故人书来笑开口。江湖浩荡羡沤翁,泉石支离怀鹤叟。沤鹤相逢各启颜,长安念我太清孱。新声廉墅尊前泪,旧隐皋亭画里山。家山远隔青霞外,何日扁舟趁花海。绮阁红梅小市桥,卜邻佳约应相待。霜落园林忆听枫,雨馀门径识樵风。吹笙坐月低双髻,踏叶寻秋瘦一筇。幔亭仙眷都无恙,更托微波溯惆怅。越客空令结网丝,吴娃枉自留弓緉。廿载侵寻重惘然,别时衣袂去时筵。记从燕市槐花里,梦到横塘两桨船。风光掩冉成抛掷,每为佳辰忆畴昔。琼浆纵复饮蓝桥,金勒愁看经紫陌。曾倚残春哭衮师,庞家灵照绝娇痴。篝镫戏写嬉飞帖,点笔工雠播诺词。凤城赁舍西华近,独抚危弦属凄引。病榻摊书旅即家,朝衫贳酒官仍隐。谁寄金泥小字缄,归心和雁落江南。凭将木石肠千转,当作秋窗一夜谈。
赠慈善会诸女士 其二。清代。丘逢甲。笙簧鼓吹文明气,不让娲皇止水功。起陆龙蛇消劫运,黄金先铸女英雄。
从军行二首 其一。两汉。王褒。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讲戎平乐观,学戏羽林亭。西征度疏勒,东驱出井陉。牧马滨长渭,营军毒上泾。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羽书封信玺,诏使动流星。对岸流沙白,缘河柳色青。将幕恒临斗,旌门常背刑。勋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铭。兵势因麾下,军图送掖庭。谁怜下玉箸,向暮掩金屏。
苦雨。宋代。释文珦。秋雨连三月,愁吟野水濆。渐看禾黍没,难使渭泾分。山泽才通气,天霄便作云。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
石城。唐代。郑谷。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旧棹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落春悲凉。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
和湘东王三韵诗二首 其二 冬晓。南北朝。萧纲。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帷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会时无人见,何用早红妆。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宋代。舒岳祥。清新半树横枝句,冷淡暗香疏影诗。谁见当时苦吟态,只应童鹤在旁知。
西江月。宋代。刘学箕。世事从来无据,人生自古难凭。茫如天水有云萍。聚散任他形影。每怪东阳瘦损,常嗤骑省多情。如今我也瘦棱棱。却喜青青两鬓。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元代。范梈。已新寒食火,更近暮天钟。花片随风减,柴扉带月重。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本不从耕稼,临江愧老农。
拙妇吟。宋代。岳珂。西风策策黄叶舞,茅檐三尺鸣秋雨。东家拙妇拥面啼,强剔孤灯诉愁窭。当年采桑陌上归,嬉游不管春蚕饥。千丝万缕繭白雪,便学红女攀花枝。十七十八事机织,暗琐青闺人不误用。二十三十幽恨长,卢家古梁玉为堂。四十五十已老大,唧唧鸣蛩欺独卧。尚随姑嫂作笑嗔,一生苦乐由他人。君不见昨朝县吏踏门阒,杼柚已空盆盎竭。鸡豚指栅索饮壶,掀釜叫嘑嗤妇拙。起来迎门陪笑面,不似娇羞怕人见。今年岁事苦不登,且为当家聊一展。吏嚣不肯怒且诃,大儿门东窥饭箩。藁砧走藏姑诮骂,造饼无麫知如何。蹙金芙蓉戏双鸳,乡床一倚曾万钱。低头长叹只自怜,昔者何巧今不然。吏嘑已倦时正醉,抆泪背人还涤器。明朝欲酒姑勿哗,正恐突隳惊阿家。
念奴娇(和鲁如晦中秋)。宋代。王之道。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暑甚有怀山居。宋代。赵蕃。风不能清友病人,睡常忘起更疲神。世间自有宽凉处,胸次休怀逼仄嗔。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归欤旧隐连修竹,幽鸟窥檐席有尘。
家居自戒。宋代。陆游。饥寒陷侵暴,其实可怜伤。一事百自反,忿心冷如霜。恕物学者心,省事虑亦长。吾过固多矣,责彼何暇详!
寄宋景。唐代。张籍。诏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今君独在征东府,莫遣功名属别人。
七月十五日竞传有铁骑八百来屠宁海人惧罹仙。宋代。舒岳祥。年来避世羡渔郎,全载妻儿云水张。隔苇鸣榔分细火,带苔收网晒斜阳。一丝寒雨鲈腮紫,半箔归潮蟹斗黄。欲逐鸱夷江海去,西风无奈稻花香。
失题 其四 菡萏芳塘。明代。徐庸。綵云千片护芳塘,玩赏时来泛酒觞。醉唤美人歌一曲,数茎折取玉纤长。
芳树。南北朝。沈约。发萼九华隈,开跗寒露侧。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宿昔寒飙举,摧残不可识。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唐代。钱起。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层峰与清流,逸势竞奔蹙。清文不出户,仿像皆在目。雾雪看满怀,兰荃坐盈掬。孤光碧潭月,一片昆仑玉。初见歌阳春,韶光变枯木。再见吟白雪,便觉云肃肃。则知造化源,方寸能展缩。斯文不易遇,清爽心岂足。愿言书诸绅,可以为佩服。
春日。宋代。王炎。小凭笋舆行稻田,麦芒桑蕾春无边。勒回风物未全好,小雨班班天护寒。入门乌鹊枝头语,鸿雁好音慈母喜。车马不来门巷穷,桃花自作深深红。世间尤事易冰冷,春来无处无东风。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宋代。杜范。百年坠典一朝行,疾痛谁知赤子情。劳瘁可曾沾小惠,追呼蚤已困苛征。
晓月。清代。陈忠平。晓月转何处,海涯西更西。澄辉团有意,纷絮乱无题。返影蓬山近,怜人燕翅低。远林雷虺虺,前浦复冥迷。
送张蕲县。宋代。陈师道。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唐代。元结。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龟。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先大夫讳日。明代。宋琬。坠叶岂更荣,流波无重回。哀哀古孝子,痛哭嗟瓶罍。喟余少薄祜,赋无《凌云》才。侧闻过庭训,爱惜如琼瑰。弱龄把铅椠,慈颜为之开。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譬彼玄鸟雏,巢倾雕梁灾。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自我歌鲜民,星纪凡屡该。况乃忝符节,陇山崔以巍。松阡渺何处,莫剪蒿与莱。飘萧生素发,膝下无婴孩。缅想夜台内,恻恻伤其怀。誓言守遗教,敢令官方乖。庶以清白风,稍酬罔极哀。
寒食山馆书情。唐代。来鹄。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宋代。魏野。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
三月十二日作诗董氏欲为筑堂。宋代。张耒。黄鸟声中花已尽,绿杨风外日何长。柯家山下有幽筑,云梦泽南飞故乡。老病裌衣犹怯冷,春深煮酒渐闻香。本无智术争荣辱,只斗尊前身健强。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时索笑,想应许。
贺新郎·醉里江南路。宋代。刘埙。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时索笑,想应许。
郑顾道招赏瑞香。宋代。曾几。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和白沙 其七。明代。王夫之。五位一丝七日复,六爻全用九三乾。江门不卖閒风月,月白风清总未然。
挽灵济宫邵以正真人。明代。柯潜。虎殿当头儤直回,寻真穿破白云堆。只传子晋朝天去,不见苏耽跨鹤来。点易窗前空皓月,步虚坛上半苍苔。鬼神长护青龙剑,时有光芒映上台。
西江月。金朝。王哲。酒饮清光滑辣,果餐软美香甜。两般每日做抽添。八味依时给赡。信步六街走遍,须寻七宝妆严。三田九转似银蟾。一性孤灵有验。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明代。袁宏道。凉夜水浸梦,枕上吹寒雨。屡变而失真,江行闻篙橹。倏然听松风,天月半山许。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醒时月桂帘,穷阶流一缕。石窦激寒淙,空水互吞吐。日日居朝市,合眼见尘土。始悟山中人,梦境亦清楚。
奉怀弼塘尊师古林尊丈二首 其二。明代。霍与瑕。断魂芳草送春残,谁寄春诗自水南。杏树坛边新雨泽,梅花村里旧云庵。明时天际翔威凤,野老山中忆去骖。肯订翳门关上约,碧溪薇蕨有馀甘。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清代。佚名。兹惟阼阶,厥闰有在。历阶而升,敬谨将冠。经训昭昭,邦闰粲粲。正纚宝筵,寿考示艾。
送太仆卿李钝甫之滁州。明代。谢榛。旌旄拂曙摇行色,太仆乘春别故居。谏草不存名自著,笔花常结梦何如。西山雪月催成赋,南国风云待下车。芳杜青时定相忆,赤湖桥上寄双鱼。
偈颂五十一首。宋代。释大观。天门日射黄金榜,宫殿晴薰赤羽旗。四海九州齐入贡,春风又到万年枝。
寒叹。明代。萧光绪。红轮十丈照征轮,霜地凝寒未动尘。舆内掀髯冰触手,风前尚有举鞭人。
蒋颖叔席上。宋代。郭祥正。春风归未归,白日一何速。偶陪御史骢,逶迤傍林麓。名花结深洞,繁枝缀寒玉。疏青爱老柏,壮节咏孤竹。诸君皆俊贤,笑傲失羁束。何生家最穷,昨日旋籴粟。尚能邀我饮,盘馔逮张烛。今夕宁须辞,酩酊固所欲。醉则骑马归,官长定不辱。酒行姑徐之,聊用讲心曲。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远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念奴娇(初见海棠花)。宋代。程必。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远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峡江公署。明代。张萱。孤城寒傍白云间,半挹沧江半枕山。列市尽随欹石转,开门惟见急流湾。花明客舍青春好,柳暗公衙白昼閒。却喜萧萧脩竹下,为飞破镜照刀环。
送蒋绣谷由余庆之朔州 其一。清代。田榕。十载南荒吏,诗歌兴未衰。钓藤酣野酿,乐府唱新词。犵鸟翻山鹧,蛮花缀刺梨。播州居亦得,刘柳不曾知。
马先之[厚文]属题诗稿。近现代。钱钟书。先公宿许老门生,行谊文章异俗情。旷世心期推栗里,故乡宗派守桐城。风恬春雨知时霁,潦尽秋潭澈底清。把玩新编重品目,卅年惆怅溯诗盟。
太原览古 其二。清代。戴纯。莽莽遥天参井分,东来佳气自氤氲。堪怜昔日曾衷甲,却喜清时正右文。望里关山通巩洛,意中人物重河汾。五原四塞成都会,游览还期证所闻。
感遇。唐代。岑参。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高宗皇帝蹙龙手札御书赞。宋代。岳珂。辛伯有言,并后乱后。惟圣齐家,知益知损。臣得此书,反其三隅。一卷之藏,于昭宸谟。
信笔再和二首。宋代。辛弃疾。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送管长源之子光祖往谒周益公。宋代。曾丰。齿德两峥嵘,严君汉伏生。勖哉恢学力,行矣赫家声。一代道宗主,三朝人老成。金篦容刮膜,管取眼增明。
上太行山。明代。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泉声。宋代。杨万里。初闻蟹眼雪花声,忽有仙人玉佩鸣。时作微吟清入骨,又成幽咽怨多情。问知古涧飞泉落,起看寒泓遶石行。欲解尘缨聊一濯,无尘可濯濯谁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