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均庆寺

游均庆寺朗读

《游均庆寺》是一首作者为李咸的诗词,关于这首诗词的具体朝代未知。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方灵迹两峰间,
左右芒山与砀山。
胜地昔曾钟王气,
高僧谁此掩柴关。
翚飞巍殿烟瓴碧,
翠削层崖苔藓斑。
千古英雄无处问,
岭头依旧白云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均庆寺的情景。诗中提到了均庆寺位于两座山峰之间,分别是芒山和砀山。诗人称赞了这个地方曾经拥有的王者气象,以及高僧们的修行之地。诗词通过描绘巍峨的殿宇和蓝色的烟雾,以及峭壁上茂密的苔藓,展现了这个胜地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千古英雄的景仰,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于这片白云之间。

赏析:
《游均庆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这个名胜古迹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灵迹两峰间"、"翚飞巍殿烟瓴碧"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游览时的视觉体验。同时,通过提及王者气象和高僧修行的历史背景,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最后两句"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间"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景仰之情。这里的"千古英雄"指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或是文人墨客,或是军事英雄,已经逝去的他们无法再被人们亲自询问,但他们的精神在这片山岭间依然存在,如同白云一般飘逸和悠长。

整首诗以优美的词句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融入了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怀念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咸

李咸(100年—175年),字元卓,另说字元贞,汝南郡西平(现河南省西平县)人。曾任高密令,后迁徐州刺史,又拜渔阳太守,度辽将军。汉桓帝时,拜将作大匠、大司农、大鸿胪、太仆。汉灵帝建宁四年(171)任太尉之职,汉灵帝熹平二(173)年三月,李咸被免去太尉之职,熹平四年(175)卒,享年76岁。范晔《后汉书》无李咸传,李咸事迹零星散见于他人传记中。后汉大儒蔡邕曾为李咸作碑文《太尉李咸碑》(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蔡中郎集》题作《太尉汝南李公碑》)。...

李咸朗读
()

猜你喜欢

近来无事学撄宁,聊得斋居养性灵。
卧著麻衣穿草履,谁知参鲁解忘形。
()

社雨连朝洒麦田,辞家又值月初弦。菜花黄后桑芽白,好向东湖放酒船。

()
独倚博山峰小。
翠雾满身飞绕。
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
春晓。
()

凉入秋檐雨意长。竹深啼络纬,响虚堂。一枝灯影耿昏黄。疏帘外,风度木樨香。
心事易成伤。燕支坡下路,语如簧。定仙螺子玉钗梁。鸳屏梦,应到旧韦郎。

()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
野荠不堪食,芜菁今正肥。
夏畦人所病,老圃方可窥。
乳雀争衔蝶,鸣鸦各护儿。
於陵岂复有,空学桔槔为。
()

都门晓霭,做渭城朝雨,赠人行色。长剑横秋天地小,匹马临风跑立。

布袖天香,锦囊诗句,壮观京华客。江南去去,月明应望江北。

()

为践兰亭约,千程扶梦来。青衿风雨客,碧酒水云台。

即此收嘉气,将之濯俗埃。江声催我和,肯惜不才才。

()
笑中声远。
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
顿觉春温却夜寒。
()

君园紫玉三百斛,分散贫家胜赤珠。晨食甘香宜豆粥,晚炊柔脆杂雕胡。

作糕尤可供儿索,和药须知益老痡。准拟买田酬夙愿,耕馀亲手种千株。

()
大庾岭头梅挂月,居庸关外草连天。
马牛风古不相及,障雾饕风一梦然。
()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百里内,何异一室间。
()
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
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
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
身外无羁束,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稳马薄绵衣。
()
今朝八月十五,天色半阴半雨。
几多门外游人,不睹月圆当户。
也好笑,又堪嗟。
争似西湖寺里一队古佛,参退归堂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