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

相和歌朗读

诗词:《相和歌》

美人罗带长,风吹不到地。
低头采玉簪,头上玉簪坠。

中文译文:
美丽的女子罗带垂得很长,风吹不到地面。
低头采摘玉簪,头上的玉簪掉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身上的罗带悬垂得很长,风吹不到地面,展现了她的娇美和优雅。接着,诗人描述了她低头采摘玉簪的动作,结果头上的玉簪不慎掉落下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文字,刻画了美人的形象和一瞬间的意外情景。罗带的长处和玉簪的坠落都突显了女子的高贵和细腻。整首诗以简短的两句表达了一种诗情画意,给人以唯美、深情的感觉。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将美人的一瞬间的动作和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女子的关注,同时也能够想象出美丽女子的婀娜多姿和不经意间的迷人之处。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传递了一种细腻、温柔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朗读
()

猜你喜欢

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乌裘先醉客,清镜早朝人。

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

()

重城晓入冒轻烟,闹市相逢岂偶然。
一句等闲相借问,平田忽尔浪滔天。
月上女,实堪怜,

()

千顷翠围遮绿净,菱花影落波中。看看红锦漾清风。此时催入觐,烟浪拍云空。
伫见觚棱栖宝爵,旌旗全仗飞龙。赭黄一点现真容。御麻宣未毕,云镜上天东。

()

野树无边阔,萧萧一径穿。石丛留虎迹,沙外见人烟。

鱼贩三家市,鸿飞八月天。老农闲剥枣,迟客汲山泉。

()

久客怀骨肉,况尔临秋风。公馀辟閒馆,举目惊衰桐。

附书南飞雁,何时至江东。

()
万里西源路,秋风屐齿鸣。
嶙峋千障碧,窈窕一川清。
天柱云霄迥,香炉雾霭轻。
何当携翠袖,重遣酒壶倾。
()

春山如黛水如罗,胜会还期胜地过。南斗文随龙剑出,西山爽为马曹多。

生公石冷思眠甚,陆羽泉遥奈渴何。闻道阳春饶丽藻,阿谁先付雪儿歌。

()

把酒临双碧,波光照眼明。天风吹海月,客思满江声。

塔护蛟龙睡,门寻鸥鹭盟。醉来幽兴极,渔笛暮烟横。

()
四大假合非虚妄,儱儱侗侗为二相。
东西南北不相知,留与衲僧作榜样。
()

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

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

()
必择所堪。
必谨所堪。
鱼水不务。
陆将何及。
()
花禁冷叶红,草敌虚岚翠。
清净卢舍那,全身荆棘里。
()

帝念切民生,銮舆冒暑行。绕堤翻麦浪,隔柳度莺声。

万姓资疏浚,群工受准程。圣心期永定,河伯助功成。

()

浩歌天地自何年,幽敞高轩紫翠边。五月林塘梅雨过,香风先动一池莲。

()
千里湖山宿雾昏,倚栏一笔解平吞。
渔郎好在收纶罢,想踞笭箵共一樽。
()
薰风宫殿日长时,静运天机一局棋。
国手人人饶处看,须知圣算出新奇。
()

晦明风雨朝朝出,远近高低寺寺行。汉体八分唐七字,王孙题处总关情。

()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

寺阁高连黄鹤楼,檐前槛底大江流。几因秋霁澄空外,

独为诗情到上头。白日有馀闲送客,紫衣何啻贵封侯。

()
愚拙天真未易全,如翁自许岂其然。
剩将诗句酬花债,只把春衣办酒钱。
仅六尺床皆乐地,方千里旱自丰年。
瞿昙老子都曾学,曾学为儒也学仙。
()

城府开朝旭,川流世界东。楼台山色里,鼓角水声中。

鸟坠炎洲气,猿吟暮岭风。升攀重阁迥,极望碧鸿濛。

()

四载功成翊帝尧,驱山鞭石梦魂摇。葱茏紫气腾天阙,灿烂玄圭锡圣朝。

白浪南排千谷迥,黄流东注万川遥。当年璧马俱陈迹,何藉宣房汉殿谣。

()

大舟无风帆不举,小舟榜入青冥去。
渔子舟中呼且歌,夜半闻鱼谁得多。

()

泉涌珊瑚浸碧池,葛洪丹炼已多时。几回清浅今犹在,酌水何如忆隐之。

()
金舆晓驻武英傍,孔雀屏开御褥香。
今代瀛洲最多士,赐题吟得进君王。
()
岂是林逋放鹤迟,羽闲成懒静相宜。
落花时节人中酒,夜雨轩窗客赌棋。
身外浮名何用觅,人间多事不须知。
屋边梅树上边石,岁岁春风日日诗。
()
云物荒荒苦未晴,客程惨惨易成惊。
家贫纵乏淹留具,意合能忘赋咏情。
底用飘然轻此去,未妨聊尔听流行。
年来已是乖离数,况复相逢俱老生。
()

天地长留万古缘,百年老脚是山川。东坡自古黄州地,太守而今赤壁船。

万事倘来真大梦,人间了处是浮烟。相思岂浪无诗和,草阁西风月正圆。

()

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

古寺疏钟里,因依孰并游。歌行如短李,邂逅得髯邹。

皎月林塘夜,青霜雉免秋。从今两相忆,一酌酹侬不。

()

百粤安壤籍壮猷,太平气象满炎州。风行万里霜威肃,霖起千年瘴雾收。

帝锡玄圭元有待,人歌赤舄可能留。宵衣此日思良佐,勿密还公赞冕旒。

()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

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
竹根断作眠云枕,木瘿刳成贮酒尊。
怪怪奇奇非著意,自无俗物到山村。
()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
少海旌旗落照中,沙陀兵马雁门雄。
朝宗久废诸侯礼,翊戴方尊节度功。
今日岂宜求骑劫,当年应失倚全忠。
丹书铁券存终始,万古山河带砺同。
()

含沙射人影,虽病人不知。巧言搆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杀爱子,掩鼻戮宠姬。弘恭陷萧望,赵高谋李斯。

()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

隐隐寒星度永安,迢迢节使下金銮。锦江新水迎船发,石栈浮云骑马看。

桐叶旧馀周典礼,蚕丛争识汉衣冠。壮游词赋应归汝,对酒毋歌蜀道难。

()

新年春色满帘栊,翠羽缤纷绕几丛。莫以罗浮疑岭外,且看姑射在江东。

瑶华片片非因雪,玉貌盈盈不避风。却忆何郎清咏处,扬州高阁白云中。

()

相期林下宿,呼童扫苍苔。苍苔看又合,美人殊不来。

()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

吴王昔用武,所乐惟干戈。安知圣人意,祝网解其罗。

朝行数田获,暮返论战多。千载亦何有,柔桑阴满坡。

()
何处采菱归暮。
隔宵烟、菱歌轻举。
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
脉脉相逢心似许。
()

绝妙丹青王太常,一枝健笔老风霜。座中正有江南客,黄叶村边认故乡。

()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珠江驻鹢惜临岐,夜夜江城共酒卮。十载辞君将父日,一朝移孝作忠时。

何穷世事归星鬓,无恙湖波罢钓丝。郎署从容过玉辇,为言南国极凋疲。

()

神惟显思。
不言而令。
玉帛之礼。

()
抱膝坐终日,澹然忘是非。
纵令官未满,已与世相违。
古道平芜合,谁家新燕归。
年荒烟火歇,空老一山薇。
()
雪浪云烟日卷舒,去城远近聚廛居。
千年堤岸园沙市,十里人烟半竹庐。
荆国平分荆水阔,楚楼遥接楚天余。
江民日与波神狎,只把涛雷当噏嘘。
()
向来多士首何方,此学巍然道有光。
付与能方子程子,莫教章蔡更专场。
()

今代画竹称妙绝,李公息斋赵松雪。天风吹墨落人间,一幅千金香未灭。

今君笔势清且扬,直与二公相颉颃。千林露滴翠葆湿,万竿风拂琅玕长。

()

夜入真珠室,朝游玳瑁宫。(《纪事》载:松为牛僧孺表

甥,不相荐举。因襄阳大水,极言诽谤。真珠乃牛爱姬也)

()
今世称能吏,如君第几人。
铜章恩屡易,象板命惟新。
华表归无日,泉台冷不春。
承家在诸子,勉力绍前尘。
()

古柏参天合,空山淡夕曛。冷风吹落叶,独鹤引归云。

香径寒花落,飞泉曲涧分。村墟何处是,樵唱隔烟闻。

()

年来旅食逢重九,迢递乡心对菊花。应谓此身长作客,谁知今日适还家。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

()
青宫楼观近尧阶,班列屏风间坐开。
人羡杜閒生杜甫,天教苏颋继苏环。
马归禁苑行边柳,鹤伴平山隐处梅。
我恨长才斸黄独,兀年无计策衰颓。
()

辇路通瑶岛,天河跨玉津。凉风生细浪,疏雨浥香尘。

碧草穿沙短,红菱出水新。宸游多乐事,侍从忝词人。

()

南州榻始下,三益抱琴来。席上娱流水,花前笑举杯。

知音怜绝调,终古见高才。幸遇同欢赏,夷犹半日回。

()

闰月春光助物华,杏园迎赏欲开花。昼慵闺绣工犹浅,晓起宫妆色渐佳。

袅袅风枝偏弄送,酣酣烟蕊自交加。对君安得辞昏醉,更作狂歌恣所夸。

()
捷书夜半甘泉去。
报天骄膏斧。
摩空铜垒,闸流瞿滟,扫清云雾。
楼兰飞馘,焉耆授首,谩夸称前古。
()
清明时节已春深,白发萧疏忽满簪,萍梗一生孤客恨,松楸千里故乡心。
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
幸有故人同笑语,不妨沽酒共清吟。
()

燕山三月初三夜,听得啼鹃第一声。
同是小楼孤烛下,主人熟睡客惊心。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剑化江边绿构新,层台不染玉梯尘。
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
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
盟经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

迢递青村外,崎岖紫逻间。过林才见日,到渡不逢山。

一室依岩险,双扉傍竹閒。曾看云际鹤,向暮独飞还。

()

梅厅廊下蕉与竹,风雨时来啸哀玉。他年万一忆龙州,不待梦中应在目。

()

偶过琳馆系情频,似结烟霞未了因。尘世苦难逢笑口,仙家谁可著吟身。

绿阴匝地全消暑,红药翻阶已后春。载酒重来先订约,歌童还解识词人。

()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
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
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
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
薰蔷薇水启函封,妙语端能破闷悰。
自请把麾行雅志,渠能腰扇障羞容。
居然雄狡伏麟凤,何止杰魁如虎龙。
致了丰年归未晚,西来诏墨似鸦浓。
()
骨髓缄藏万古谋,畔牢愁思不禁秋。
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
文赋东坡推典丽,简书西路失归休。
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
()

冯唐厌郎署,拂衣卧沧洲。有子字王孙,颇与史长游。

冥志越三坟,英风隘九州。飘然赴公车,甲第焉足酬。

()
摇落何须宋玉悲,齐亭遗恨莫沾衣。
池中菡萏香全减,井上梧桐叶乍飞。
风促筝声随断续,日移砖影自光辉。
宜秋门外饶芳树,结驷那堪送客归。
()
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
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

白兔轮当午,儒家业敢慵。竹轩吟未已,锦帐梦应重。

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景清神自爽,风递远楼钟。

()

瓦缝居凤凰,居亦失其宜。钟鼓乐爰居,乐亦匪所思。

熊鱼不同嗜,鹄{宴鳥}宁同栖。寸木生岑楼,反诮乔松卑。

()
茕茕官绶解,落落饮瓢空。
君惠容藏疾,交情助讳穷。
倦谈嗟墨客,掉首观鸿蒙。
已卜良邻计,无忧吾道东。
()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
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
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
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
()

重思建树到瓯闽,一片丹心总欲伸。拓土开疆经岁月,锄奸勘乱辑民人。

雪霜饱尽消中热,风雨漂馀会首春。仕路崎岖随运转,伊谁禄富我偏贫。

()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
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

四千年中中国史,咄咄怪事宁有此?与君不见一年耳,去年此时事方始。

谓之曰战仍互市,曰和而既攻其使。同一国民民教异,昨日义民今日匪。

()

千山晴望远霭,万里冷然御风。为问烟霞洞口,何如鸡犬云中。

()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荷锄带月朝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木瓜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馀。

()

门掩千山里,春风乱碧苔。幽人爱此径,樵子少曾来。

竹笋清心馔,松花养性杯。为君淹俗驾,累日共徘徊。

()

重来击筑饮,偏忆和歌人。明月漳河夕,梅花碣石春。

愁难千里破,情到尺书真。谁不疑斯道,君当爱此身。

()

西泠名士周公瑾,书船画舫终难隐。乍观才略著遐荒,草有声华传禁近。

崇山大老最怜才,名流物色从尘埃。裴相新道崔湜坐,狐公东阁玉溪陪。

()

磨尽当年杀气醒,石间髣髴见珠缨。自从放下屠刀后,江上寒潮几度生。

()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