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意二首。宋代。杨亿。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
《代意二首》是宋代杨亿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梦残妆惨别魂,
白头词苦怨文园。
谁容五马传心曲,
祇许双鸾见泪痕。
易变肯随南地橘,
忘忧虚对北堂萱。
回文信断衣香歇,
犹忆章台走画辕。
译文:
短暂的梦境,残留着悲伤的妆容,可怜的魂魄被残忍地分离,
年老的头发诉说着苦楚,愁苦的文字在园中哀怨。
谁能倾听五马传递的爱情曲,只有双鸾鸟才能见证眼中的泪痕。
变幻多端的世事,愿意随从南方的橘树,
忘却忧愁,虚对着北堂的萱花。
回文的书信断绝,香味消散,仿佛回忆起曾在章台上行走,观看画辕(战车)的情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为主题,展示了离别、怀旧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使用了较多的意象和隐喻,通过描绘短暂的梦境、残留的妆容、老去的头发和愁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悲伤和痛苦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五马传心曲和双鸾见泪痕,暗指爱情的悲凉和失散之苦。五马传心曲可能指的是传情的信使,而双鸾则象征着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离别和失去所带来的伤痛和哀愁。
接着,诗中出现了南地的橘树和北堂的萱花,这些植物被用来隐喻变幻多端的世事。作者希望能够随从南地的橘树,抛却世间的忧愁,虚对着北堂的萱花,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最后,诗中提到了回文的信和断绝的衣香,这些象征着过去的情感和回忆的消散。作者回忆起曾在章台上走过,观看画辕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岁月流转和失去的痛苦和悲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之情。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桃源舟中。清代。水卫。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次韵致远?一作:和叶涛?。宋代。苏轼。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乐天自欲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石镜精舍。元代。卢挚。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 其八 高明乐。清代。佚名。自天子之,会昌神道。丘陵肃事,克光天保。九关洞开,百灵环列。八樽呈备,五声投节。
流花亭。宋代。郭三益。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
和蔡仲谋苦热。宋代。梅尧臣。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归韶峒山中。明代。黎贯。修途惭蹇步,守拙返丘园。得罪非怀璧,穷途异触藩。风尘凋壮齿,雨露负明恩。鸣雁怜庄叟,雄鸠感屈原。薄田馀稻秫,荒径有兰荪。涧户窥书帙,山楹列酒尊。马疲思服皂,鹤举恋乘轩。岐路新知尽,沧洲吾道存。樊笼今脱略,鹏鴳且飞翻。力命今如此,浮荣宁复论。
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
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上巳日秦廷韶方伯与施彦清盛舜臣迓饯至惠山。明代。程敏政。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贺族兄宠妾生子。宋代。姚勉。艳红香紫春正中,扶舆磅礴清气融。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着三尧继。近闻络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愿言种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车人。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唐代。岑参。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招山阳高徐二生饮二首。宋代。袁说友。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今日有人梅样好,逢君同赏雪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