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意二首

代意二首朗读

《代意二首》是宋代杨亿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梦残妆惨别魂,
白头词苦怨文园。
谁容五马传心曲,
祇许双鸾见泪痕。

易变肯随南地橘,
忘忧虚对北堂萱。
回文信断衣香歇,
犹忆章台走画辕。

译文:
短暂的梦境,残留着悲伤的妆容,可怜的魂魄被残忍地分离,
年老的头发诉说着苦楚,愁苦的文字在园中哀怨。
谁能倾听五马传递的爱情曲,只有双鸾鸟才能见证眼中的泪痕。

变幻多端的世事,愿意随从南方的橘树,
忘却忧愁,虚对着北堂的萱花。
回文的书信断绝,香味消散,仿佛回忆起曾在章台上行走,观看画辕(战车)的情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为主题,展示了离别、怀旧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使用了较多的意象和隐喻,通过描绘短暂的梦境、残留的妆容、老去的头发和愁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悲伤和痛苦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五马传心曲和双鸾见泪痕,暗指爱情的悲凉和失散之苦。五马传心曲可能指的是传情的信使,而双鸾则象征着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离别和失去所带来的伤痛和哀愁。

接着,诗中出现了南地的橘树和北堂的萱花,这些植物被用来隐喻变幻多端的世事。作者希望能够随从南地的橘树,抛却世间的忧愁,虚对着北堂的萱花,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最后,诗中提到了回文的信和断绝的衣香,这些象征着过去的情感和回忆的消散。作者回忆起曾在章台上走过,观看画辕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岁月流转和失去的痛苦和悲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朗读
()

猜你喜欢

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

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
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
乐天自欲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

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

自天子之,会昌神道。丘陵肃事,克光天保。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八樽呈备,五声投节。

()

()

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
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
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

()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
满朝比比拜边尘,伪命难污守节臣。
褒赏但令知制诰,如何只待作文人。
()

修途惭蹇步,守拙返丘园。得罪非怀璧,穷途异触藩。

风尘凋壮齿,雨露负明恩。鸣雁怜庄叟,雄鸠感屈原。

()

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

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
艳红香紫春正中,扶舆磅礴清气融。
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
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
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着三尧继。
()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
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
今日有人梅样好,逢君同赏雪中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