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朗读

《笔》是一首宋代杨亿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笔的神奇和作者对历史重任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兔湘筠巧製全,
何人大手称如椽。
禁中铃索夜批诏,
阁上芸香昼草玄。
墨妙三分惭入木,
华褒一字重编年。
史官遗直真堪畏,
千载独持生杀权。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笔的赞美和对历史使命的思考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笔的精妙和用途,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的敬仰和敬畏之情。他认为历史的记录和记载是一项重大责任,只有具备真实、准确和公正的历史记载,才能影响后世,传承生杀权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隐喻来描绘笔的神奇之处。首先,诗中描绘了笔的材质:“月兔湘筠巧製全”,使用了月兔皮和湘妃筠竹作为笔材料,强调了笔的珍贵和精巧。接着,诗人称赞笔的大小:“何人大手称如椽”,将笔的巨大形象化为椽子,突显了笔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诗中提到了禁中的铃索夜批诏,以及阁上的芸香昼草玄。这些描写暗示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和庄严性。禁中是皇帝常居的地方,而铃索夜批诏指的是在夜晚使用笔书写皇帝的诏令,显示了笔的权威和重要性。阁上的芸香昼草玄则指的是文官、学者居住的地方,笔在这里被用来书写重要的文件和编纂历史,表达了历史记录者的责任和使命感。

随后,诗人用“墨妙三分惭入木,华褒一字重编年”来形容历史记录的艰巨和重要。墨妙指的是墨水的精妙,三分指的是笔尖分成三点用墨的技巧。这句表达了历史记录者对于记录准确和细致的要求,惭入木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华褒一字则指的是修饰辞藻,编年史的重要性。历史记录者通过修辞手法和编年史的撰写,使历史更加生动和具体。

最后两句“史官遗直真堪畏,千载独持生杀权”表达了历史记录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史官指的是历史官员,遗直指的是他们传承下来的直言不讳的品质。这句表达了历史记录者需要勇于面对历史真相和责任的觉悟,同时也体现了历史记录者对于生杀权力的执掌和掌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笔》通过描绘笔的神奇和对历史使命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的敬仰和对历史记录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隐喻,赞美了笔的珍贵和影响力,强调了历史记录的责任和庄严性。诗词以其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意境,引发读者对历史记录和传承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朗读
()

猜你喜欢

岩岩一峰千万寻,微茫楼阁寒云深。
巡州佐吏倚栏久,泠泠天籁清尘心。

()

元祐儒臣焕星斗,后有作者非其偶。二龙三凤何缤纷,况乃渊源鲁中叟。

适从尘编识英爽,想见世泽馀忠厚。长公平生二三策,大廷披腹惊群后。

()
安车就第上优贤,不使当关损晏眠。
勋重旧更三府地,体强初过六身年。
游篮净贮茶经具,醉幕閒垂酒颂天。
独念相如久称疾,时时令预雪台篇。
()

辽海戍十年,拜爵苦不早。蒙茸卷征衣,春风吹远道。

少妇倚高楼,王孙踏芳草。秖恐见时颜,不似别时好。

()

茱萸湾下广陵楼,风引孤帆不可留。满目离情君自见,千山鸿雁白云秋。

()

平生浑未识丹砂,赤土时将向客誇。忽悟自家丹一寸,辰州尤更隔天涯。

()
矻矻守枯策,头童未起家。
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
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
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
()

寂寞甘泉路,君王不复来。旌旗空缥缈,兰麝已尘埃。

宝鼎移朱舫,金茎卧绿苔。柏梁春夜雨,惟有野棠开。

()
清心只有前溪水,息念唯凭一米香。
不觉青春倏过去,满村桑叶吐新黄。
()
真如实不如,万法了无依。
钟中无鼓响,不堕往来机。
()

纷纷作客不归来,树本无根何处栽。弹指未应超十地,重重楼阁一时开。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违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
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
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愁。
()

环瀛茫茫去不穷,大鲸吹浪鼓飓风。楼船如山不敢过,况在泛苇浮萑中。

西方十八大尊者,径渡万里犹乘空。犀行水开蛟蜃露,直下踏入天吴宫。

()

一棹翩翩活计长,五湖四海是家乡。朝来撑出柳阴去,冲落江花带雨香。

()

我有雁翎刀,寒光耀冰雪。神锋三尺强,落手断金铁。

在昔临元戎,志在除草窃。怒来死不顾,决眦肝胆裂。

()

出郭刚十里,到来隔世哗。不知谁是主,即此便为家。

半榻悬清梦,疏棂见晚霞。几年沦落意,尽付海东涯。

()

洛妃留梦感陈王,巫女登台望楚襄。千古此心今日见,也知鸳枕故应长。

()

栗里风光别后诗,清樽独咏晚香时。折腰欲问归来意,只许东篱老菊知。

()

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

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

()

直舍沈沈掩回廊,古坛槐柳对苍凉。
一囊有客愁饥死,三尺无人问喙长。
瞑据槁梧真用拙,束归高阁分深藏。

()

轩窗晓吹清,枕簟晴光冷。
亭上逍遥人,满身摇水影。

()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
短檠便可捐墙角,剩有窗光映读书。
()
阶下有龙潭,一泓寒且碧。
不须抚两掌,流出仙人液。
()

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春冰虽暂解。冬水复还坚。
佳人舍我去。赏爱长絶缘。

()

三年报政远朝天,籍籍香名满耳传。乌帽任添新白发,黄堂已换旧青毡。

大夫故自全三德,父老何曾送一钱。莫道东归人士悦,玺书行复又徵贤。

()
友义丧来久,琢磨复谁能。
金鉤被采录,绝弃朱丝绳。
直哉少稷甫,一室清于冰。
危坐对书帙,曲几非所凭。
()
入手功名不厌迟,政须努力莫伤悲。
二难宁共姜肱被,一染谁怜墨子丝。
仕宦金吾吾亦爱,饥寒玉汝汝当知。
青灯夜寂聊参取,侑坐为铭只此诗。
()
满坞东风去路遥,野桃开处遍山椒。
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红颜酒未消。
飞雨乱浮春水渡,蒸霞偏染夕阳桥。
含情怅望门前立,崔护重来鬓已凋。
()

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

叹离阻。有恨落天涯,谁念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悉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
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
青鞋已是前身事,纵有篮舆亦嬾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