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宋代。徐元杰。痛惨哲人痿,愚缠丧母悲。遡风怀绋路,泣雨写哀词。学本藏诸用,行皆笃所知。惟余经训在,交付有孙枝。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是徐元杰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痛惨哲人痿,
愚缠丧母悲。
遡风怀绋路,
泣雨写哀词。
学本藏诸用,
行皆笃所知。
惟余经训在,
交付有孙枝。
中文译文:
深感痛惜哲人的离世,
愚昧而困扰,为母亲丧逝而悲伤。
回溯过去,怀念陈逸才先生的一生,
伤心地用泪水书写悲伤的词句。
学问的本质蕴藏着广泛的应用,
行为上都笃信于所知之事。
唯有我所经历和学习的经验,
传承给我所托付的孙子后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元杰对已故朋友陈逸才先生的悼念之情,以及自己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诗中通过自省和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思念之情。作者深感到痛惜和惋惜,对陈逸才先生的离世感到痛苦和惋惜,同时也对自己的无知和困扰感到愧疚。他回溯过去,怀念陈逸才先生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诗词的后两句强调了学问和行为的重要性。学问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更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者笃信自己所知的事物,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传承给自己的孙子后代,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逝去的朋友和母亲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学问、行为的重视。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借此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索。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徐元杰。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唐代。元结。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有草。明代。李达。有草有草名狗尾,秋枯半壁之坏墙。已垂寒雨折危脆,直指天衢见牢强。寒雀六七忽翔集,谁云无角头濈濈。仰噣其穟黄口儿,旋跃墙头俛噣粒。羡其将雏与我异,怜其衣褐与我同。四顾不待云罗至,有人作欬去无踪。
闽中秋思。宋代。翁卷。客愁无定迹,几处冒风埃。逢得家乡便,凭将信息囘。海烟蛮树湿,秋雨瘴花开。旧日越王国,吾今身再来。
青门饮 送诸骏男之大名。清代。沈岸登。五鹿春沙,百花晴槛,计程犹是,帝京三辅。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香车宝马,暗尘明月,尽堪君住。况有盈尊清醑。便醉拥红妆,听歌金缕。良会无多,酒人能几,忍使骊驹催去。卧阁漳河畔,正绿水芙蓉深处。从今两地,相思千里,梦魂辛苦。
会稽外史玄都客,手校玉文坐瑶席。一别中岳三十年,谷愧林惭少颜色。
白水真人冰雪容,曾访卢鸿至宁极。翩然而来动遐兴,飞适丹崖千丈壁。
钱塘钱思复匡庐于彦成幼同笔研重会于顾玉山许思复赋诗邀予次韵。明代。袁华。会稽外史玄都客,手校玉文坐瑶席。一别中岳三十年,谷愧林惭少颜色。白水真人冰雪容,曾访卢鸿至宁极。翩然而来动遐兴,飞适丹崖千丈壁。相逢忽在玉山中,不计人间岁年易。赤城霞外忆同游,石洞桃花几回碧。桑田变海海扬尘,也知狡狯今非昔。玉山八月秋正好,银潢西泻星虚直。紫箫吹月酒如淮,露华洗天天影湿。御风不作三山游,豢龙归应西池役。傥过金马到玉堂,为我问讯众仙伯。
喜胡冠海至。清代。姚鼐。高树寒阴落掩扉,城头钟阜夕烟微。青枫江上人才返,黄菊花初蟹欲肥。行乐系钱随处好,论诗烧烛隔年违。黑头那易身无事,且为频来趁短晖。
子昂仿张僧繇。元代。吴镇。雨过秋塘泛曲湍,归人欲渡俯平川。前村遥望炊烟起,更有新篘破晓寒。
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宋代。王禹偁。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几处读碑寻野迳,共谁沽酒上高楼。商於迁客曾如此,系滞空思十二旒。
茶洋舟中。明代。佘翔。溪烟飞漠漠,久客荡归舟。水落滩声急,天寒曙色浮。风尘孤剑暗,戎马十年愁。翻怪乡园近,伤心是旧游。
立秋同诸子限韵,分得「盐咸」二字。明代。张煌言。客拟巢居为避炎,晓来秋气忽窥帘:山因寥寂容偏肃,水到澄清意自廉。荷盖初低看坠粉,蒪丝乍忆下晶盐。沧江物色撩人甚,刷羽丹霄莫久淹!
南楼秉烛乱星辰,把臂相看总酒人。落魄此生容大块,浮名何物抵阳春。
夜阑一部蛙声急,雨歇千家月色新。但托鸱夷长取醉,百年轻易鬓如银。
同方子韩陈尧勋郑文蔚宗希文集林廷济迎翠楼得银字。明代。佘翔。南楼秉烛乱星辰,把臂相看总酒人。落魄此生容大块,浮名何物抵阳春。夜阑一部蛙声急,雨歇千家月色新。但托鸱夷长取醉,百年轻易鬓如银。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唐代。刘禹锡。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信儿有作依韵勉之。宋代。丘葵。母鸡啄儿粟,一啄还一呼。细腰日祝子,自怜族鳏孤。赋形在穹壤,此情谁独无。古来骨肉间,爱深色自榆。愧我无黄金,贻以竹与蒲。勉哉读父书,尧桀性不殊。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四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宋代。苏辙。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老僧战胜长幽寂,瘦骨缘何未肯肥。
吊渔叟。清代。温权甫。三十年来削碧桐,打渔为业武陵翁。纤钩香饵春山下,软线长杆钓濑中。红杏雨头摇刺橹,绿杨烟际坐光风。应嫌鱼小沽钱少,新月偏多弯似弓。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宋代。魏了翁。和羹心事岁寒姿,若弟风标舍更谁。谩道色轻花更艳,几成涂抹水边枝。
九日诗寄明碧竹院。元代。任士林。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黄花谩情思,清对未归人。
鹧鸪天。宋代。陈允平。谁向瑶台品凤箫。碧虚浮动桂花秋。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金粟地,蕊珠楼。佩云襟雾玉逍遥。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诗偈 其二十四。唐代。庞蕴。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玉堂美人来大梁,翠蕴下阐蓬壶香。风雅粉泽似前代,再睹睢涣呈文章。
内史长才迥清异,卧阁犹堪理群治。朱轮紫马何纷纭,坐使鸾皇不一试。
王子献同年权河南府篆未接任旋省卒于差次距余来汴不数月也客偶谈及怆怀旧好辄成长句。清代。朱寯瀛。玉堂美人来大梁,翠蕴下阐蓬壶香。风雅粉泽似前代,再睹睢涣呈文章。内史长才迥清异,卧阁犹堪理群治。朱轮紫马何纷纭,坐使鸾皇不一试。多情好古两相怜,竹里筒贻过百笺。祇今伊水仍东注,子晋吹笙何处边。金薤琳琅称世宝,镜湖待访丛残稿。我来梁苑亦枝官,为怆君游乞归早。墨如果蜕君其仙,歌期君闻情浩浩。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唐代。陈润。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别荆州吏民。南北朝。萧绎。玉节居分陕,金貂总上流。麾军时举扇,作赋且登楼。年光遍原隰,春色满汀洲。日华三翼舸,风转七星斿。向解青丝缆,将移丹桂舟。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元代。赵孟頫。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植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
和子有雨有述怀。宋代。洪咨夔。畏涂险如峡中州,蝮蛇倒退猢孙愁。熟将义理自陶写,粗衣淡饭过即休。迩来阳侯横造业,两涘莫辨马与牛。高原低隰半为壑,下潦上雾昏人眸。西风滞穗可能几,尚作饘粥余冬谋。如麻雨脚未肯断,便有饿死儒冠忧。惟穷益坚老益壮,更式相好无相犹。纵为沟瘠亦何憾,多少华屋皆山丘。环堵短褐陶靖节,款段下泽马少游。平生耻作稻梁计,好还渠不桑榆收。东家夫子共此约,一醉断送黄花秋。
送严秀才下第东归。宋代。徐铉。世胄今为旅,多才懒自营。坦怀君子道,惜别故人情。归棹春潮满,郊居海月明。雄文不轻售,须待最高名。
望仙门。宋代。晏殊。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
惠泉。宋代。宋祁。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
寄杭州友人。明代。史鉴。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青山接郡城。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寓承恩寺。明代。王以悟。都门不比里门静,僧院却疑山院同。昼永摊书常扃户,睡闲酌酒时呼童。绕廊绿树夕阳鸟,入幕残星雨霁风。奔走年□嗟往事,浮生一夜万缘空。
闽中新乐府。清代。林纾。检历日,检历日,婚葬待决日家笔。欧西通国无日家,国强人富操何术。我笑马迁传日者,史笔虽高见斯下。日家争宗鬼谷言,咸池死耗兼丧门。又言葬地有方向,贪狼巨门兼旺相。贪狼巨门此何神,一神能管万万人。不管生人偏管死,向人坟墓作风水。向之则吉背则凶,无乃偪仄神心胸。西人事死道近墨,自亡迨葬廿四刻。若使人人待日家,丧堂已被巡捕逼。葬亲我国胜欧西,必须择日真无稽。一心孝,一求福,一半欣幸一半哭。我想此时孝子心,天人大战堪捧腹。因之追论司天台,好言休咎斯奇哉。星流彗见皆言祸,占经论说真蠢才。立冬以后流星会,地球行入流星内。占言星走主乱离,同治中兴却见之。彗星轨道有定处,一年各有应行度。嘉庆之时彗竟天,何由国泰民丰年。须言人事舍天象,大家无作懵懵想。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惠迪从逆理归一,不必长年检历日。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宋代。王令。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藋先须天下忧。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丘。
百年一事。明代。郭之奇。百年一中许谁论,苦值三春不系跟。水鸟何心仍择木,林猿失步反居樊。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
枭逢鸠/枭将东徙。两汉。刘向。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