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包恢创作的《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渊似平陆,
徐行若安土。
推此以扶颠,
屹然中流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悬崖边的桥梁,表达了作者对袁守方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桥梁的比喻,表达了对袁守方助人为乐、坚定不移的品质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袁守方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首句"临渊似平陆"以自然景观作为开篇,通过描绘悬崖边的桥梁,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得到了袁守方的帮助,使得他仿佛站在平坦的土地上一样。接着的"徐行若安土"表达了旅途舒适而平稳,就像站在自己的故乡土地上一样。这些描写展示了袁守方在作者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他所提供的安全和支持。

接下来的两句"推此以扶颠,屹然中流柱"通过比喻将袁守方比作桥梁的柱子,表达了他在作者生活中的稳固和重要性。"推此以扶颠"意味着袁守方的支持和帮助使得作者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屹然中流柱"形象地描绘了袁守方的坚定和稳定,他就像一根巍然屹立在洪流中的支柱,为作者提供了力量和支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袁守方的感激之情,并通过自然景观和比喻来展示袁守方在作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支持。这首诗词在宋代诗人包恢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了他对友谊和人情关怀的思考和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包恢朗读
()

猜你喜欢

讲事当农隙,于畋法健行。
百神奔汉跸,万骑扈轩营,彍弩先驱肃,彫戈后队明。
云罗垂列岳,虎落压裨瀛。
掠野毛群萃,搜林羽族并。
()

三月长条长未齐,枯椿老干竞生稊。东风不管春深浅,摇动千丝与万丝。

新雨歇,杏花稀。王孙白马络金羁。踏青士女齐回首,惊起沙禽拍浪飞。

()

父老见枯朽,皆从童稚年。孙枝复秀色,仙事故依然。

巢鹤千龄异,源泉一溉偏。颇笑海棕陋,崎岖留在绵。

()

天上人间兮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夕鸟归飞。百年一饷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

()

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

()

三十年前镇益州,紫泥丹诏凤池游。大钧播物心难一,六印悬腰老未休。

佐主不能如傅说,知几那得似留侯。功名富贵今何在,寂寂招题一土丘。

()
山势崔嵬望太行,星轺迢递过临章。
花林园废花争发,铜雀台空草自芳。
何必三分夸霸业,独怜千古擅文章。
生逢乱世终非幸,疑冢累累挂夕阳。
()
自笑生来作么为,百无一解太痴愚。
今宵欲觅天孙巧,未审天孙乞我无。
()

云窗月槛仰乘舆,俯看香车出绣襦。九陌人人歌帝力,不须微服过康衢。

()

坎止流行总付天,好閒初志独茫然。
巢成不去怜林鸟,门外空维念钓船。
老矣春容聊索漠,薰兮风序向清妍。

()

碧溪常共赏,朱邸忽迁荣。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

()
君欲和诗无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
今年荔子况倍熟,亭亭锦盖高张空。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
()

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

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

()
诸峰知我厌泥行,卷尽痴云放嫩晴。
不分竹梢含宿雨,时将残点滴寒声。
()
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
乡俗能尊老,君恩许赐骸。
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
()
清寒池馆静无尘,岁岁相逢似故人。
任遣墙头疑是雪,欲教园木早知春。
()
庭柏阴阴昼掩门,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
()

秋日同文馆,高堂燕集齐。杯盘供鲁酒,殽核欠张梨。

杨孟持新论,韩庄鄙旧题。须知宗匠手,文采冠朝闺。

()
策登董相科,赋作长卿语。
刘牢出外甥,愧我不如古。
()

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不在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祇。
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叱咤生风雨,玩世挟明时。师于泗州尸解,化身青城,作此付萨守坚真人。

()

旧谷催新谷,今秋似去秋。年衰犹健饭,官达也穷愁。

树鸟依依宿,檐萤细细流。个中诗句在,倚杖得冥搜。

()

饥乌夜啼栖复起,仡粟飞光透窗纸。捲帘万瓦白生烟,桂影扶疏净如洗。

回肠正随清漏转,叶下空庭乱如霰。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

嵇绍似康为有子,希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

江涛故汹涌,胡马犹纵横。健儿委戌甲,老农持棘荆。

去年拒胡地,白骨堆晶荧。机权失犹豫,理数归杳冥。

()

孤山深处可忘情,羌笛何须怨未平。天下必肥应独瘦,世人皆浊忍为清。

色因淡极翻多艳,香到幽时不可名。我亦无聊思远俗,可容篱畔结深盟。

()
仓卒朝行在,间关到蜀都。
维舟绵江上,卜宅少城隅。
药市桥春过,江村酒夜沽。
风骚天不靳,故遣走荆吴。
()

镇日多愁屡废餐。闭门清坐遣应难。楼头明月几回残。

万点落花谁着眼,一声长笛独凭栏。梦归冰簟五更寒。

()
忽忆东吴为客日,当年意气乐从游。
登山未始等闲辍,饮酒何尝容易休。
万柄荷香经楚甸,一帆风软过扬州。
追思何异邯郸梦,瞬息光阴三十秋。
()

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

蓐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病叶危欲堕,朔禽亦已迁。

()
索莫归未得,闲云还满空。
愁吟对寒月,不睡到晨钟。
衣喜初冬寄,书怜手自封。
何当听夜雪,暖酒夜炉红。
()

云行去不归,水流逝不返。最伤七五龄,未了向平债。

()

满庭多种药,入里作山家。终日能留客,凌寒亦对花。

海鸥过竹屿,门柳拂江沙。知尔卑栖意,题诗美白华。

()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濛濛。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
已是支离百不禁,况堪多病苦相侵。
村沽纵薄可不醉,梅半落时天政阴。
()

涧户芳烟接水村,乱来归得道仍存。

数竿新竹当轩上,不羡侯家立戟门。

()

咸阳貂弊出关迟,回首丹霄未易窥。晓色楼台长乐树,秋风麟甲定昆池。

飞腾有路时犹待,摇落何心客自悲。剑气尚寒星斗侧,大江南下寄相思。

()
山隘留天少,江迂占地多。
风梢猿自挂,露草虎曾过。
坐客犹吴语,行人尽楚歌。
川妃澜浪甚,着语试谁何。
()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

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

往者南阳耕,相望鹿门翁。时来拜床下,鸡黍相与同。

安知田舍中,离凤友伏龙。我疑两州间,地美物亦丰。

()

把酒临双碧,波光照眼明。天风吹海月,客思满江声。

塔护蛟龙睡,门寻鸥鹭盟。醉来幽兴极,渔笛暮烟横。

()

流火商金静晓云,伏残馀暑未清熏。孀荆不记秋风冷,日浣轻纱制练裙。

()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

征马长嘶起朔风,独怜平子思无穷。烟尘正值萧条候,世事空归感慨中。

云暗故关听断角,日沉残垒见孤鸿。悬知吊古经行处,好问当年李牧功。

()

翟茀初乘自粉闱,朱幡继宠又兰枝。中州礼训娴觿佩,南国鲜芳入鼎滋。

七十再逢添算日,三千长记采桃时。宾筵向晚笙歌沸,犹恨嫦娥出海迟。

()
冰肌生怕雪未禁。
翠屏前、短瓶满簪。
真个是、疏枝瘦,认花儿、不要浪吟。
等闲蜂蝶都体惹,暗香来、时借水沈。
()

莫逐燕,莫逐燕,燕子清高不寒贱。一生自在食飞虫,不啄稻粱看人面。

常年托巢城市中,文杏梁深杨柳风。乱来华屋已尘土,还访茆檐新主翁。

()

旧日沙弥今老禅,白头我亦异当年。见恒河性依然在,莫为浮生一惘然。

()

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

()

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

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

()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

一乐长存抵万金,百年谁肯放愁侵。饭蔬饮水真吾事,怀宝迷邦岂本心。

桑户琴歌奚此极,孔门弦诵有遗音。新诗当暑时时至,每读清风自满襟。

()

短棹夷犹去复还,一声渔笛起空湾。主人何事催归急,且看湖南日暮山。

()

雪湖千顷自天开,十载幽期共此杯。柳浪乘风轻荡桨,桂岩经雨半封苔。

客衣香惹蘼芜动,农事忙惊布谷催。松下为予通一径,南冈从此破崔巍。

()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

亭亭百尺松,先世栽培厚。阅历已百年,直干大如斗。

翠色干九霄,清阴连数亩。风声响波涛,露气袭窗牖。

()

万里南车过越裳,春风原不阻炎荒。虚无龙鼎讹黄帝,郑重麟书拜素王。

骠国乐来天酒醉,鲛人市罢海珠光。蛮花万树开如雪,难遣填胸热血凉。

()
西川汉鼎倚纶巾,翠石累累作阵新。
一夜扫云惊虎旅,九天飞雨泣龙鳞。
当年已落中原胆,今日犹怜故国身。
曾踏斜阳看旧垒,英雄千古只伊人。
()

两头纤纤新采菱,半白半黑玉污蝇。腷腷膊膊马踏冰,磊磊落落枝压橙。

()

苏州有,常州有。月白风清,天长地久。路著旧乡关,金毛善哮吼。

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舟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
头上瓶中一万枝,花枝人面两相宜。
满堂将帅文兼武,都载周家既醉诗。
()
不自柴桑记裹来,似傅晨记入天台。
世间多少荒唐事,何独神仙有是哉。
()

阅世悠悠八十馀,此身天地一蘧庐。季鹰只爱生前酒,司马空留后世书。

野散未归鸣泽雁,水烦徒噞在渊鱼。可堪濩落风尘里,两鬓霜毛顿觉疏。

()

缅想渡江歌阿童,何如元干乘长风。只愁飓作鲸波恶,但占天边屈鲎虹。

()
与公同是洛阳客,今日论年皆作翁。
一见此花知有感,衰颜不似旧时红。
()

玉观仙台紫雾高,昔骑丹凤恣游遨。双成不念吹笙侣,阆苑春深醉碧桃。

()

体粟须烦鼎力苏。流涎正值麹盈车。坐来兽炭拨还无。
一阕可能酬一绝,双银端不换双珠。松毛粉白老翁须。

()
宁调元
岁既晏兮孰华予?窃国者侯窃钩诛。
东方玩世成饥饿,南郭仰天似槁枯。
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辙釜中鱼。
当时汾水楼船意,风起云飞尽感吁。
()
佛法从来付宰臣,今朝已遇大心人。
透明幻住超生灭,鉴物无私佑圣庭。
()
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谁解系长绳?土膏动後麦苗长,桑眼绽来蚕事兴。
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
开正父老频占候,已决今年百稼登。
()

几日韶华雪更侵,龙公试手本无心。寒留整整斜斜态,暖入融融泄泄阴。

著柳直疑香絮重,拥阶还似落花深。前头桃李应无恙,剩破相如买赋金。

()

契好联三世,交情晚更深。宦游乖握手,书到岂论心。

叹失超胜愿,愁闻相挽音。平生一尊酒,已矣不同斟。

()

贺监宅前路,荷花今亦无。
空余湖上月,照见水中蒲。
送尔作官幽绝处,钱塘江头飞柳絮。

()

千仞郁嵯峨,纤纤翠错磨。雾鬟篸碧玉,风幔卷青罗。

鹊喜窥人语,莺娇倚树歌。江花红湿处,彷像袜凌波。

()

城上西风急暮笳,遥分秋色到天涯。霜高渐满乌啼月,地煖犹惊蝶护花。

近水有时闻落叶,远山终日傍晴霞。从今莫负莼鲈约,何用虚随奉使槎。

()

东风亭午摆垂杨,丝丝日日长。吹落梅花无数,不解惜幽香。

落霞紫,暮烟黄,送斜阳。无凭天气,一霎融和,蜂蝶空忙。

()
长铗归来有鱼,状似松江之鲈。
为向东坡伟语,醉卧黄公酒垆。
()
伯劳飞燕若为忙,还忆东斋夜共床。
别后无书非弃我,春前会面却它乡。
连宵为说经忧患,异日相逢各老苍。
更欲少留天不许,晓风吹艇入垂杨。
()
白石自团团,春流亦漾漾。
闲沤两边至,轻丝风外扬。
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
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
()
()

淑气催花萼,春风入酒樽。日长帘幂寂,人静鸟声喧。

拂座清松影,侵阶碧藓痕。山堂通略彴,词赋接文园。

()

路傍双石立崔嵬,曾见游人几往来。想得当年全盛日,好山横处尽楼台。

()

岳渎储精,冰壶里、精神可掬。三万卷、龙蛇落纸,琅玕撑腹。

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又谁知、天独授先生,长生箓。

()

良牧徵高赏,褰帷问考槃。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
随说功尤博,何况精心觉。
□□无学人,即是大圆觉。
()

四海皆兄弟,何如真弟兄。吾今有弟在,眼只为渠横。

剩欲驱涛壮,犹应倒峡清。青春不可又,未欲傍长檠。

()

词赋曾夸鸀鳿流,果为名误别沧洲。虽蒙静置疏笼晚,

不似闲栖折苇秋。自昔稻粱高鸟畏,至今珪组野人仇。

()
两年荆益度兹晨,罗绮传觞苦劝人。
多谢圹公怜远客,岂如一笑奉吾亲。
蓴鲈此日无馀恨,菽水从前得讳贫。
快倒村醪供寿斝,也分汤饼及比邻。
()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
千载吾家得郑君,至今情义蔼于春。
向人心事缁衣武,伴我躬耕谷口真。
父老尚谈宣幕事,世科元是探花人。
朱庭玉色浑相似,曾向冰绡织寿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