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归。宋代。柳永。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翻译
天色已晚,整理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岸边靠拢。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面对傍晚的天空,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江水澄静,皎月耀光。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声,引起离开家园和亲人的离人无限悲伤。此时,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要过年了,思绪却纷繁复杂。
怎能忍受朝欢暮散的伤悲,多情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孤寂冷落。离别以来痛苦之极,衣襟衣袖隐约还有残余的芳香。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动情处,惟有赠别之辞,一句也难以忘记。
注释
⑴彩云归:词牌名,《宋史·乐志》注“仙吕调”,《乐章集》注“中吕调”,柳永自度曲。双调一百一字,上片八句五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
⑵蘅(héng)皋(gāo):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向晚:临近晚上。舣:船只停靠岸边。
⑶云帆:高帆。水驿: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驿站。
⑷暮天:傍晚的天空。王昌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霁(jì)色:晴朗的天色。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
⑸江练静:江水如素练般又白又静。飞光:闪闪发光。江淹《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⑹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音色清脆高亢,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
⑺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於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
⑻浪萍风梗:浪中之浮萍,风中之断梗。形容人漂泊不定。
⑼度岁:过年。茫茫:模糊不清。这里有糊糊涂涂的意思。
⑽依约:依稀隐约。
⑾鸳衾(qīn):绣着鸳鸯的锦被。司空图《白菊杂书》:“却笑谁家扃绣户,正熏龙麝暖鸳衾。”凤枕:绣着凤凰的枕头。韦庄《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
⑿夜永:夜长。争:怎。
⒀牵情:引动感情。
⒁临歧:歧路,岔路。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故把临别称为临歧。
这是一首语言极其雅致、意境极其苍茫凄美、绘景抒情都极好的词作。
词之开篇,“蘅皋向晚舣轻航”两句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匆匆的行客,在傍晚时分,停船靠岸,准备“卸”下“云帆”,在船上住宿。这两句简单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事由。接着词便进入了景物的描写:“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美丽幽静、让人沉醉的夜景图,在清朗的夜色中,皎洁月光的照射下,平静的江水宛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散发着明亮的光彩,月光水色上下辉映,潋滟无际。词人轻舟独泊,置身于如此空阔的境界中,定会感到自身的极其渺小,这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也不由得使人茫然、伤感。所以词人所描绘的意境虽是优美的,而词人所透露出的情感却让人凄然。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这时,远方村庄飘来阵阵的羌笛声。羌笛之声乃凄切之声,所传达的也是一种凄切之情。夜深人静,远方传来凄切的羌笛声,而词人又置身于一片茫茫苍苍的空阔之中,耳所闻、目所睹都使人生出凄清、悲凉之感,更何况是如柳永这样常年漂泊、饱受离别之苦的人。所以,他说这笛声“那堪听”,他是受不了这样凄切的笛声的,可偏偏却是声声入耳,更“引”得他这个“离人”“断肠”。“那堪”二字使离人面对此情此景所引发的凄苦之意更深一层的表达了出来。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词人在这样的茫茫空际中陷入了“断肠”的悲伤中,他感到此刻的自己就如同随水漂流的浮萍或凭风吹扬的草木,不知道明天会到哪里,明天又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主宰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未来、前途、希望都是渺茫的,既不可知,也不可为,更无法去期待,“度岁茫茫”四字写尽了美好年华在迷茫中消逝的痛苦。以柳永之性格、际遇,他所引发的凄凉之感,所产生的迷茫之情,较之常人更为浓重,更加难以摆脱。
所有眼前面对的一切,都是令人伤感的,所以词的换头仅以“堪伤”二字,直抒其怀,既是对上片感伤情感脉络的顺承,又引起了下片感伤具体内涵的进一步表述,其短促的音节,非常适于表达词人无奈的心痛。“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朝欢暮散”是曾经的享乐生活,“凄凉”是如今的现状,“多情”是痛苦的根源,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所以“别来最苦”。因“多情”而伤离别,因离别而有痛苦,层转层深,层深层叙,情感表述真切、强烈。仿佛“依约”间,词人嗅到了“襟袖”中尚存的伊人的丝丝“余香”,这其实是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由此也可看出词人思念之深切。
下片后半部分词人转换角度从对方着想。“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由自己对“伊”的“思量”推想到“伊”对己的“思量”,由自己的侧夜难眠联想到“伊”的孤枕不眠,心痛、感伤,其体贴温存,感人至深。接下来词人又把笔墨宕开,有推想转到回忆:“牵情处”,“惟有临岐”,“一句难忘”。词人舍其他不言,专择取分别时的一个镜头,就要远行,他们之间定有许多话想说,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又无法说尽,终于只化作临分别时的那句叮咛。这个情景,这句叮咛,已深深刻印在词人的心中。词的结尾宛如一个特写的定格,有着强调、放大情感的效果,凄楚动人,令人黯然神伤。
《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论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柳永这首词“曲折委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长短不一的句式使音节流转顿挫,极易于抒发曲折委婉之情,且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极为动听;这首词又“具浑论之气”,词中之景象阔大,水天一色,意境既优美凄恻又悠远苍茫;这首词还“高处足冠群流”,写景有全景亦有细节,写情有感想、幻想、推想和回想,极其铺陈,而且相思之情隐然结合了身世漂泊、志意追寻与落空的感慨,情感抒发十分丰满。但在语言上,这首词却不用俚语,颇具高雅清扬的气度。总之,这首《彩云归》堪称柳永慢词长调中的佳作。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留题毘陵潘氏宅假山。宋代。梅尧臣。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春日杂兴。宋代。胡仲弓。净扫山房不似贫,旋炊野饭唤比邻。子规啼处一村雨,芍药开时三迳春。丘壑自成安乐国,渔樵尚有老成人。茅檐相对坐终日,只说桑麻语自真。
示枫桥温老。宋代。孙觌。阖闾曾城外,寒山古道西。若人具双眼,与佛拍肩齐。白浪喷鹢首,黄尘送马蹄。憧憧南北路,一榻有高栖。
西湖小隐。明代。乌斯道。胜景金池耳,高人玉树然。柳塘披鹤氅,山崦出渔船。梅吐尊前月,松蟠镜里天。兴来弹渌水,赏识有逋仙。
春去喜无怨鸟二首。宋代。董嗣杲。春尽江头望几回,支持愁态入衔杯。要归便问西门渡,行止何关杜宇催。
赠李经彝观察。清代。郑孝胥。长沙乱后失相闻,抗节难污始见君。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四 耶溪。明代。徐渭。鼓棹若耶溪,一日还百里。今去看莲花,应在濂溪水。
九日 其一。宋代。韩淲。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汎菊。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
咏史十首 其七 木兰。清代。杨浣芬。巾帼全忠孝,辞亲跨锦鞯。功成归绣阁,奇事至今传。
送张子列茶。宋代。黄庭坚。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
有感五首。唐代。杜甫。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十一月二十六夜梦与范石湖各赋梅花六言觉仅。宋代。孙应时。江路月斜霜重,野桥风峭波寒。知负天公何事,十他冷淡相看。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明代。陈淳。昔者抗厥志,欲效颜子复。今胡事悠悠,反作曹食粟。
球屿晓霞。清代。谢其仁。东洋砥柱号琉球,成绮朝霞灿小洲。光照赤山祥气蔚,红蒸丹港锦文浮。扶桑日出含精射,沧海云生擘絮收。熳烂烟波缥缈际,澄台占史一迎眸。
送杨诚都事赴山西 其一。明代。杨士奇。郎官湖上先生宅,十五年前共酒樽。今日都门重邂逅,令人肠断郭东原。
刘觐国方伯以阅甫亭索诗赋赠。明代。张萱。檐留系绳日,帘却濯枝风。隐几无言处,回头微笑中。独知有真契,众美且玄同。请看人间世,还从河上公。
荔支图。元代。赵秉文。雨滴铃声蜀道长,都缘一曲荔支香。宣和无限丹青手,好画当年花石纲。
临川贡士徐子比先世有十万庄今唯一山岿然田。宋代。周必大。不须十万忆膏粱,有羡崔庄独遣荒。独秀佳名今暗合,要三二别四壶方。
元家花。唐代。白居易。今日元家宅,樱桃发几枝。稀稠与颜色,一似去年时。失却东园主,春风可得知。
凤栖梧(牡丹)。宋代。曹冠。魏紫姚黄凝晓露。国艳天然,造物偏钟赋。独占风光三月暮。声名都压花无数。蜂蝶寻香随杖屦。睍完莺声,似劝游人住。把酒留春春莫去。玉堂元是常春处。
元道宗下第东游。宋代。杨亿。举宗文雅孰能陪,须信菰薦出美才。失忆不劳悲玉璞,投知应得上金台。晓离村店侵残月,尽歇津亭避疾雷。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宋代。苏辙。夜雨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萼绿华赠诗 其二。魏晋。羊权。我与夫子族,源胄同渊池。宏宗分上业,于今各异枝。兰金因好著,三益方觉弥。
杨秘校秋怀 其二。宋代。宋祁。凉风飒彫年,遥昔耿多虑。冽冽寒螀鸣,离离客鸿度。之子怀茂器,有志康庶务。未蒙徐乐召,方感董生遇。道局骏愿违,弦絙危响赴。此际怊怅情,偕之岁云暮。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玉涧归偶得数语 野梅。宋代。朱熹。野风吹孤芳,迥立正愁绝。皂盖莫徘徊,堪看不堪折。
和杨县尉五首。宋代。陈宓。昧者不自觉,役役尘土中。丈夫意有在,肯与儿辈同。毫锥可济世,不论汗马功。得君起予句,使我铭诸胸。
中春二十七日车驾躬请太上皇帝出郊获观盛事。宋代。李洪。禁籞芳菲岁又新,两宫行乐及良辰。双瞻黄繖天回笑,并御花骢雨洒尘。汉殿捧卮称万寿,葛天张乐和千人。欢声试采康衢咏,帝力熙熙物自春。
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不予携以归令匠者。宋代。朱翌。端溪有石紫玉润,未遇良工失追琢。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潜山道人请归治,要使墨池少开拓。每烦健步远来徵,事必不然空臆度。子如不忘一块顽,予亦敢负千金诺。会令合浦看还珠,岂忍荆山长抱璞。一毫不敢我非有,万顷难量子宜学。闻道年来好说禅,初机最忌多贪著。认为已有已大谬,久假不归非爽约。均之在此犹在彼,弟史四海何曾各。笑倾万斛付江流,所有尽空心境廓。请对使者一斧碎,与公少解贪痴缚。
高阳池送朱二。唐代。孟浩然。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追和厉太鸿秦淮怀古 其二。清代。朱启运。小朝廷已足欷歔,更遣偷安只岁馀。党论争迎秦相鹿,饥军犹厌武昌鱼。难凭锁钥千寻浪,若问兵戈一纸书。太息万梅花树下,衣冠遗瘗恨何如。
题钱牧斋柳如是小像 其二。唐代。张鸿。南渡仓皇国事非,玉环悔未系罗衣。登仙独让孙公子,自作鸳鸯拂水飞。
净慈寺。清代。吴铭道。寺门见南山,入寺复了了。爱此尘外栖,可息尘中扰。烟云护钟磬,何以答窈窕。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积绕。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兹境故清绝,人犹存见少。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
胜胜慢/声声慢。唐代。无名氏。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赠郡相黄葵初暂还宜阳二章 其一。明代。张萱。人间自是路行难,久矣功成欲桂冠。百战运筹皆筑观,六年横海独登坛。莼鲈有约怜秋色,松菊犹存伴岁寒。莫向归囊叹羞涩,掌中还有一珠看。
白龙寺。宋代。徐网。万木梢头见塔尖,道人于此卜幽潜。深林六月风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龛。天旱蛟龙藏窟宅,水枯鱼鳖露须髯。我来赤日祈甘雨,卧听萧萧泻屋檐。
赋得江帆送蒋氏归仪真。明代。施渐。挂席发秋早,微风已满樯。中流片影去,远水一舟将。海雨忽来重,江云相带凉。知投孝廉宅,三径接苍茫。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泉。唐代。陆龟蒙。初悬碧崖口,渐注青溪腹。味既敌中山,饮宁拘一斛。春疑浸花骨,暮若酣云族。此地得封侯,终身持美禄。
月夜听僧智辉与李尔冲和平沙落雁操。宋代。章甫。步月访禅家,挥弦对碧纱。俨然来远雁,相与落平沙。著指频频印,关情故故斜。曲终尘俗洗,并不点些些。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选二 其一。清代。顾印愚。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唐代。杜甫。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扬州寻张籍不见。唐代。王建。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归心客恨渐能删,寒梦依然未许閒。病久已知身是幻,朋来方识道维艰。欲空世界看儿女,得外形骸任往还。此去黄垆无禁令,飘魂应已度劳山。
张将军庙堂诗。元代。陈旅。将军头白更征蛮,平宋吴钩血尚殷。万斛楼船上江去,半空铁马哨云还。凄凉部曲清笳畔,窈窕祠堂绿树间。堪笑班超真老矣,乞身生入玉门关。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七。明代。张子翼。草堂四壁绕图书,杖倚松风曳短裾。解组赋归生事足,老怀惟有葛天如。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宋代。喻良能。忆昔孤山和靖家,光风霁月总输他。几多水草连烟草,无限苹花杂藕花。
寄汤卿。宋代。方岳。书册依官屋,何如自在身。且无山得看,犹有竹相邻。性野回书懒,诗痴易藁频。便归吾已俗,往往白鸥嗔。
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宋代。黄庭坚。金欲百链刚,不欲绕指柔。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墙隅。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革辙要合道,覆车还不好。木讷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雨夕陈仪翔年丈过小斋话旧同赋十首 其七。明代。邓云霄。读罢离骚动苦吟,新安江水照君心。从他流谤能盈箧,自信披裘不取金。世事无常看倚伏,此身如寄任升沈。百年□付杯中物,莫遣闲愁入爽襟。
舞曲歌辞·功成庆善乐舞词。清代。佚名。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余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盛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坻。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
遣兴。宋代。邓肃。醉中飞梦到神清,夜半高楼借水明。下瞰寒溪凝水晶,孺子相呼同濯缨。楼上天人百宝璎,瑞色天香充栋楹。步云一曲语春莺,千山洗空烟雾横,酒醒帘外竹阴行,夜风更为芭蕉生。愁肠起向谪仙呈,梦境凭君指顾成。一开后堂花柳盈,香肌可万六出霙。佩玉步莲不自轻,寒眼那能更指令。春葱斜捧玉壶倾,真珠红滴浓无声。一醉花间岂易营,归来十日寸心萦。兰亭家风类帝京,为余亦复出花城。柳腰随风万里征,安焉不复数归程。坐令铁心宋广平,夜揩醉眼赏梅英。歌燕舞赵艺更精,遏云回雪未可评。人间不复数娥嬴,神仙游戏肉眼惊。我生不顾万钟荣,对花有酒即蓬瀛。高会何须四者并,赤脚亦能写高情。最恨苏公世公卿,家声往往九夷倾。风流阵中却寝兵,酒瓯但借邻姬擎。何日高堂钟鼓鸣,如我心醉如春酲。
简张子伟。宋代。吴则礼。轩轩秃发谷城孙,有底天寒不出门。肯说今年閒贵贱,只将丘壑共人论。
挽邵处士。明代。金幼孜。客有邵平者,风流自可人。江湖曾浪迹,泉石旧为邻。月暗梅窗夜,烟寒墓草春。南湖歌楚些,闻者欲伤神。
重游梁溪二首 其一。明代。柯潜。酷爱梁溪景,三旬两度过。芳樽从烂漫,长日此消磨。石气生青雨,泉声透碧萝。吟诗有高兴,直欲到阴何。
晚泊江口。唐代。韩愈。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双双归蛰燕,一一叫群猿。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谨和老人欲还故庐。宋代。洪咨夔。飕飕破屋小青裯客枕频年寄道周。行止非人真可笑,穷通有命尚何愁。春风旧垒双飞燕,宿雨新巢百拙鸠。信是还家贫亦好,德人何处不天游。
病中杂咏十首。宋代。陆游。天远不可问,将如此老何!老惊诗思退,贫欠药钱多。剡县寻僧宿,桐江买酒歌。市桥新柳色,又是一年过。
吕氏宅妖誓师词。清代。佚名。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咏史上·申屠嘉。宋代。陈普。汉四十年几丞相,蹶张丞相冷如冰。两京礼乐何堪自,薄有申屠与宋弘。
和阻风潜江以诗祷神。宋代。廖行之。江行几日风打头,江上客子添牢愁。人言水神喜作祟,客欲精祷姑维舟。平生结习口语业,篇诗敢告波神休。欣然回首领此意,一息千里聊乘流。
明水寺。宋代。黎道华。寒日荒荒野外昏,乱山深处访祗园。一条涧水穿龙洞,十里松阴蔽寺门。衲子茹蔬惟鹤瘦,吾侪饮酒作鲸吞。夜阑笑语喧空阔,惊起棲鸦过别村。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宋代。杨万里。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宴包二融宅。唐代。孟浩然。一作宴鲍二宅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和曾退如别诗次韵 其一。明代。袁宏道。茂草长林不共栖,孤灯寒箔影凄凄。鹧鸪死去犹嫌北,鹦鹉道成必向西。
万春节口号。南北朝。王寂。翠舆黄伞望天颜,警跸西清缀两班。瑞日曈曈明綵仗,香云霭霭拥蓬山。已闻贺使朝金阙,伫见降王款玉关。君寿国安从此始,老人星现丙丁閒。
志怪。宋代。陈古遇。沉沉万仞渊,下有骊龙珠。佩之寿松乔,售之富侔都。贪夫临渊羡,重利轻微躯。百金不龟药,千金水犀珠。丹砂与翠羽,陆产海所无。赍装涛浪中,巨阙光炯如。粲粲两青童,骈肩问所须。再拜上珠翠,敢问龙起居。青童粲玉齿,云龙卧玄虚。为君穷珠山,鞭云取长驱。云急风更恶,苍梧来时徐。丹药两须失,哀哉饱鲸鱼。
杂诗 其三。明代。王世贞。吾闻上古世,纯默澹玄始。太和渐以散,皇纲荡无纪。皓皓白日内,昏风忽然起。生人无常遘,致福岂在已。马以一鸣斥,凫以不鸣死。生者岂必鸣,鸣者岂不生。所以贤达人,顺时复安贞。嗟彼倏与忽,无乃营神形。
使东川。夜深行。唐代。元稹。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夏日过郑七山斋。唐代。杜审言。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重阳吟五首。元代。方回。射蛇戏马老刘郎,不为乾坤減战场。三径寒华空怅望,閒居无酒对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