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十

百一诗 十朗读

《百一诗 十》是一首出自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是应璩。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个人中,有十个人被称赞为忠诚可信。
观察他们,必定是党派内部的一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在百人之中,有十个人因为其忠诚和可信赖而受到赞扬。作者提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属于某个特定的政治派别或团体。

赏析:
1. 诗中的"百一"指的是百分之一,表示这种忠诚可信的人只占整个群体的很小一部分。这种反差使得他们的品质更加显著和珍贵。
2. 诗中提到的"党里"可以理解为政治派别或团体内部。作者通过这句话暗示,这些忠诚可信的人往往在特定的政治团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他们的忠诚度和可靠性往往与这个团体的利益相关。
3.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即在政治和社会关系中,忠诚和可信度往往被高度重视。它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这种品质的渴望和赞赏。
4. 作为魏晋时期的文人,应璩可能对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有所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忠诚和可信度的思考,并对这种品质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反思。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可信度在社会中的价值观和观察。它提醒人们关注和赞赏那些忠诚可信的人,并思考这种品质在政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应璩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应璩朗读
()

猜你喜欢

保庇孤根逄圣主,矜修晚节顺天机。
空门自有清凉地,不向红尘议是非。
()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

愁霖经两月,汎夜共扁舟。阴翳应销尽,清光今满不。

谁开尘匣影,独照酒船头。佳客方同眺,微云且莫流。

()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

芍药初红,樱挑乍熟,楚天一笑相亲。琴歌酒颂,酬答动兼旬。

忽向津亭解缆,离筵畔、檀板频频。梅风过,夕阳烟雨,中有未归春。

()

团圞小酌醺醺醉。厮挨著、没人肯睡。呼卢直到五更头,便铺了妆台梳洗。

庭前鼓吹喧人耳。蓦忽地、又添一岁。休嫌不足少年时,有多少、老如我底。

()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
皇皇上天。
其命不忒。
天之以善。
心报其德。
()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

越绝千峰有别峰,老禅宴坐梵王宫。愿中结习三生熟,机外忘言万法空。

锡影夜飞天姥月,钟声晓度禹陵风。孔淳自许游方者,须觅岩居竺法崇。

()

自有乾坤,扶人极,宗主须还人物。今为何时节,满红尘富贵,絮花飘忽。抵障狂澜,提携正印,一柱天擎突兀。平生分明处,是从容处□,不差毫发。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无边风月。
深衣清到骨。紫枢府、谁信曾簪笏。炊脱粟、黄鸡白酒,补菊栽梅,碧溪绕、竹篱茅屋。无限轻描貌。都说道、诏书催发。想回首、招黄鹄。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钵。相陪对门石佛。

()

草堂深处百无妨,却为高岑对属忙。啼鸟送春归阆苑,妖星乱世局文场。

闲花空怨绿衣使,煮酒不随青杏香。见说曲生风味少,尚堪留与老饕尝。

()

西极层云最上层,碧云峰著白云楞。
六龙顶佩斜阳下,恰似青纱一点灯。

()

桐花繁欲垂,柳色澹如洗。
深谷舣行舟,匆匆春莫矣。
庐山蕨已肥。荆渚鱼正美。

()

朝取饥蚕食,夜缝千里衣。复闻南陌上,日暮采莲归。

青苔覆寒井,红药间青薇。人生乐自极,良时徒见违。

()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
行过西冷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

()

韶石款南岳,肄水汇东溟。岩镇俟良牧,疲人纡圣情。

推毂允明茂,之子扬德声。豹变蔚文采,凤仪叶咸英。

()

槹閒社稷臣,卷藏经济手。
功名付诸郎,秀出诸公右。
大儿倅东嘉,洗印未云久。

()
藩阃分忧重,关山去路赊。
含香滞郎署,乘驿倦天涯。
土贡千头橘,神祠万里沙。
金碑纪风物,宾瑟怨年华。
()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鄜延第一次西京。姚魏是知名。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

美人遥在五云端,梁月长悬梦里观。遥持一幅萧疏意,共向天涯结岁寒。

()

沔水悠悠下武昌,向来风物未凄凉。
江楼还对辽天月,湖草犹分汉署香。
信笔题诗输李白,开樽一笑后刘郎。

()

燕台招骏卫金堤,接武长驱奋骥蹄。书锦登坛荣故里,宵衣筹国帖蛮溪。

尊开端水投醪足,回应西山唱诺齐。左顾辽阳推毂重,龙飞天上下金泥。

()

万家水阔送朝凉,竟日城楼望大荒。烟外月生全海白,沙场日落半天黄。

陆机早岁能工赋,阮籍穷途更放生。惟逐少陵徒结纳,掩关谁肯聚萤囊。

()

暑懒归投簟,凉醒打当书。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

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馀。五言未针线,百过且阶除。

()
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红梅殿岁华。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

酒后升平曲,闲中安乐窝。
千金曾累致,一醉竟无何。
老骥志空在,孤鸾悲亦多。

()

溯回泱漭忽闻鸡,风饱江帆叶叶齐。瓜步晓钟寒雨歇,楚天浓树湿烟迷。

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回首瓮城山色远,惊涛犹在海门西。

()
寄语关门吏,休轻尚布衣。
叔孙聊应召,周党竟辞归。
赤日京城远,苍烟海树微。
送君还自叹,老却故山薇。
()

棨戟销沈石兽蹲,颓墙凉雨蚀苔痕。诸郎官亦登清省,过客今犹识相门。

乱后沙堤残劫尽,生前华屋几人存。莱公自有非常业,不筑楼台庇子孙。

()

十载栽培力未休,今朝相对半帘钩。终身尚质还嫌侈,没世无名亦可羞。

丽色多情争玉树,清香有物异琼楼。不因闻达分诚伪,都把颛孙作话头。

()
妒亦常情尔,长门谴太深。
犹将金买赋,万一帝回心。
()

小槽无声檐溜歇,银缸满贮猩红血。撑囊礧磈腹果然,压以千钧枯欲裂。

曲生有味取试尝,粉身不惜糜成浆。春风往往醉入骨,赐以菹醢犹能香。

()

青春已复作许妙,蜀锦轻覆千林殷。
愧无好语赠秦岭,犹想柁楼萦戍山。
少日清尊兼白堕,暮年华发与苍颜。

()

市上悬一壶,此是长房宅。青雀飞不还,报书瑶池客。

()

绣屏开了。惊诗梦、娇声啼破春悄。隐将谱字转清圆,正杏梁声绕。看帖帖、蛾眉淡扫。不知能聚愁多少。叹客里凄凉,尚记得当年雅音,低唱还好。同是流落殊乡,相逢何晚,坐对被真花恼。贞元朝士已无多,但暮烟衰草。未忘得春风窈窕。却怜张绪如今老。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

()
飞花自有牵情处。
不向枝边坠。
随风飘荡已堪愁。
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
()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

瑞雪三阳候,祥云万里同。凤池留伴待,鹤驭入群空。

林花犹怯冻,宫柳未禁风。老觉才情减,梁园赋独工。

()
主人携妓我题诗,三十年如一瞬驰。
尚想泊船行马处,不殊冲雪探梅时。
相君已抱牺牛悔,京兆空余鵩鸟悲。
()

八十犹传不入城,南州耆旧传应成。自歌白石时长短,谁信沧溟又浅清。

纵目已随春树远,离愁更与暮云平。凡材蒲柳多先悴,常向山中说姓名。

()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
客况冬晴足自宽,招邀春意入毫端。
浮云蔽日俄生暝,急雨随风故作寒。
诗酒相寻忘尔汝,古今难必是悲欢。
茫茫山岳蘧蘧梦,不了梅花冷眼看。
()
各岭分岗一岭西,一峰骧首万峰低。
仰看木杪楼台小,犹听云端甲马嘶。
暮角回风吹落叶,晓暾笼树转寒霓。
要知血食无穷处,阴壑藏雷不绕豀。
()
三日触毒暑,衣垢背汗浃。
今旦殊萧然,凉雨吹醉颊。
瘦松无横枝,蠹竹少全叶。
渚莲乃可念,泫泣如放妾。
()
春烟昼白春草绿,春水溶溶曲江曲。
吴宫梁苑尽灰飞,胡马骄嘶衔苜蓿。
萧条南国閟春愁,章台瑶室今茅屋。
中原民庶被毡裘,万室无人皆鼠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