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元代。姬翼。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乾坤升降不停轮。借问谁为转运。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
《西江月·巨细洪纤在在》是元代姬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巨细洪纤在在,
飞潜动植芸芸。
乾坤升降不停轮,
借问谁为转运。
妙理周行独立,
真君莫测冥存。
一针一草尽浑沦,
拈出虚空有*。
诗意:
这首诗词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运转和命运转变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巨大和微小、洪流和细纤的存在,表达了宇宙中众多的事物和生命的流动与繁荣。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掌控和改变命运的轨迹。接着,诗人描述了一种神秘而不可测的存在,这个存在超越了常人的理解,以及人们对命运的认知。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尽管事物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蕴含着无限奥妙的观点。
赏析:
《西江月·巨细洪纤在在》以宏大的视角描述了宇宙和命运的运转,展示了姬翼深邃的思考和哲学观点。通过对巨细、洪纤以及乾坤升降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宇宙中无数事物的交融和流动,强调了宇宙的宏伟和生命的繁荣。诗中的问题“借问谁为转运”引发了对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暗示了人类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追问。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一种无法被人类理解和揣测的存在,强调了人类有限的认知和对宇宙奥秘的无知。最后两句以微小的事物(一针一草)来表达宇宙的无限奥妙,意味着事物的微小和平凡并不妨碍其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抽象的表达,表现了作者对宇宙和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有限。它启发人们思考宇宙的奥秘以及人类对命运的认知,传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情感。
寄怀谭一丈迁居省中 其一。明代。陈履。平生意气重相怜,末路风尘思渺然。世事纷纭宁避俗,交情寥落独忘年。海云黯黯屯高塔,城树苍苍拂远天。遥忆河桥酒家在,几回潇洒醉花前。
寄送张雅州二首。宋代。李流谦。二年学舍冷如冰,岌页龙门许屡登。可但不遭官长骂,只应独愧小人乘。身留紫塞天一角,目断朱轮山几层。为问何时到墙仞,清宵远梦故堪凭。
金铜仙人辞汉歌。元代。艾性夫。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柏梁台边鬼摇扇,露盘惊破铜花片。孤瞠泣断灞城秋,两汉正无忠义传。
钟山二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钟山东望碧岧峣,玉殿金门隔绛霄。忆自鼎湖弓坠后,万年长受岳灵朝。
寄三弟妇杨恭人都中。清代。方寿。米贵长安居大难,相思愁见月团团。贫无锥地眉常展,旦戒仙郎漏正阑。井臼操持钦德曜,文章声价属都官。谁知粉署含香侣,依旧盐荠十载寒。
再次韵马主簿二首。宋代。陈造。左顾衰翁底取斯,转头归马又西驰。剩催阿买抄新稿,大胜斋房纪瑞芝。乐岁人家皆有酒,高秋天气总宜诗。霜花露菊留迎客,预戒西成省控持。
寄丁元父。明代。胡应麟。闻道丁元父,筵倾邺下才。政成初百里,名动已三台。岸帻寻芳草,弹琴坐落梅。尚思风雪里,并马立蓬莱。
兰窗图,为戴掾赋。元代。张昱。旧家文献石屏翁,楚国高情世所工。捐佩忆曾过澧上,浩歌今望在云中。色欺翡翠滋清露,香澹蔷薇送好风。可是郎君玉窗里,肯将幽兴出兰丛?
渡水僧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落日前溪渡,钟声隔岸闻。秋水深可涉,挽衣踏行云。行云忽破碎,波动生鱼鳞。化为百千我,何者为我身。此身尚非我,况复影中人。画师真具眼,了此起灭因。三生嗣幻梦,一笑语前尘。
即事呈邢邵二医 其一。明代。王世贞。春朝视膳罢,次第检方书。薄宦人皆有,穷愁老自如。枕移啼鸟后,杯到落花初。况是谈诗懒,无劳客起予。
答叶季允。清代。丘逢甲。平生风义柳堂门,雄直依然粤派存。谁料南荒柔佛国,听松庐更有诗孙。
送翁兆震太史册封周藩事竣还朝。明代。徐熥。暂缀鹓班马首东,桃花色借锦袍红。鞭挥上苑三眠柳,圭捧深宫半叶桐。飞盖兔园歌夜雪,鸣珂燕市动春风。汉家金匮资良史,好奏诸儒白虎通。
閒居即事。宋代。俞德邻。尘外江村野老家,穷年兀兀笑盘蜗。素琴横膝一尊酒,纱帽笼头七椀茶。编竹作桥看蚁渡,种花成坞听蜂衙。閒中自有经纶事,寄语时人莫笑哗。
送李长吉之任东井。唐代。无可。江盘栈转虚,候吏拜行车。家世维城后,官资宰邑初。市饶黄犊卖,田蹑白云鉏.万里千山路,何因欲寄书。
题贺耕叟晚香亭。元代。成廷圭。陶翁本爱菊,屈子亦餐英。两贤天壤间,千古清风清。翁乎饮辄醉,子也空独醒。何如贺狂客,不羡身后名。中州有沃壤,丧乱不得耕。种菊数十本,得酒还自倾。自歌仍自和,乌乌作商声。陶然有馀乐,聊复全此生。
孟冬。清代。张祖继。园林秋又去,旅泛度年华。叶落槐馀实,花残鞠护芽。避寒人在阁,乞食我无家。草木春仍发,浮生叹有涯。
题赵继孙拙斋。元代。方回。曾颜得圣传,何谓鲁与愚。外察若不足,内朗实有余。择树鹊巢高,罥虫蛛网虚。曲士挟小智,岂不雄里闾。之子息机心,抱瓮灌园蔬。晚食足当肉,贲趾宁舍车。九卿彼四至,恶名垂简书。天孙夜乞灵,悔不伾文疏。众人笑我拙,囊萤披蠹鱼。我亦笑尔巧,技止黔之驴。
呈草庐吴司业。元代。陈天锡。斯文梁栋在成均,自许儒冠可立身。拍塞胸襟五经笥,清高地位十分春。泰山北斗道行世,赤箭灵芝意自春。多谢春风荐贤笔,肯甘跃冶外陶钧。
寄题张天师耆山庵。明代。释宗泐。闻说耆峰胜地偏,庵居别是一壶天。雅宜河上仙翁住,稳称山中宰相眠。坞口白云深似海,阶前瑶草碧如烟。闭门不语坐终日,妙入无为合自然。
竹簟。明代。朱之蕃。纹如流水滑如脂,一片清光漾碧漪。凉思入帷移翠影,轻烟萦帐拂霜姿。采真湘浦窗间梦,写兴淇园枕上诗。欲避炎蒸何处是,石屏横展对芳池。
寄西岳白石僧。唐代。马戴。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唐代。刘禹锡。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三。宋代。赵鼎。于世无功懒据鞍,诛茅种竹老空山。不应天与静中趣,自是人容拙者闲。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 其一。明代。欧必元。乘凉閒出郭,驻马翠微岑。鸡犬云中乐,烟霞物外心。野桥沿涧度,乱竹隔溪阴。既有怜幽意,何妨费苦吟。
水龙吟(登吴江桥作)。宋代。毛幵。渺然震泽东来,太湖望极平无际。三吴风月,一江烟浪,古今绝致。羽化蓬莱,胸吞云梦,不妨如此。看垂虹千丈,斜阳万顷,尽倒影、青奁里。追想扁舟去后,对汀洲、白萍风起。只今谁会,水光山色,依然西子。安得超然,相从物外,此生终矣。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泪如铅水。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四举酒用祥龟之曲。宋代。崔敦诗。粤有灵物,负图效祥。莲栖蓍宿,锦文有章。天和发越,壑泽滂洋。溯于宫沼,美应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