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平天国战史。。柳亚子。白头宫女谈天宝,名士新亭有泪痕。一样兴亡千样感,南东事业倍销魂。
这首诗词是柳亚子所作的《题《太平天国战史》》,请看下面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头宫女谈天宝,
名士新亭有泪痕。
一样兴亡千样感,
南东事业倍销魂。
诗意:
这首诗以《太平天国战史》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天国的兴衰与民族事业的深切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白发苍苍的宫女谈论着天宝(指太平天国的兴盛时期)以及有泪痕的名士在新亭中思考,表达了不同人对太平天国兴亡的不同感受。作者认为每个人对于民族兴衰的感慨都是千差万别的,但他们对于南方和东方的事业都有着倍加痴迷的魂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天国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白头宫女和名士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物,他们对太平天国的兴亡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感受。白头宫女谈论天宝,可能是指她曾经亲眼见证了太平天国在兴盛时期的辉煌和繁荣,对此有着深深的记忆和感慨。而名士在新亭中有泪痕,显示了他对太平天国的兴衰感到伤心和悲痛。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认为每个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感受都是独特而多样的,但无论怎样,他们对于南方和东方的事业都有着执着而深情的投入。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太平天国历史的思考和对民族事业的关怀。它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不同感受,呈现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复杂的历史图景。诗中的"销魂"一词表达了对事业的痴迷和投入,显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的关注和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情感的共鸣。
...
柳亚子。
渡北河诗。南北朝。薛道衡。连旌映潊浦。叠鼓拂沙洲。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鴈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比干传。唐代。贯休。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感皇恩(雁汊泊舟作)。宋代。吕胜己。秋意满江湖,雨轻风熟,上水扁舟片帆速。远山低岸,贪看浅红深绿。不知回柁尾,沧湾宿。推枕起来,举杯相属。休叹风尘为微禄。几年行路,但觉登临不足。且翻楚调入,清江曲。
和工部兄迁中散述怀韵。宋代。葛胜仲。一岁连膺四命书,衣冠庆美近时无。绵长本自天资厚,凭藉由来地势孤。襆被昔高兰省去,彯缨今喜棘班趋。立言制行俱忠孝,岂愧堂堂七尺躯。
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十四。宋代。陈造。暇日坐北窗,好风竹间至。楚骚偶到眼,开卷已心醉。爱君君子心,湛身抑其次。自靖各所安,苟难岂所贵。非渠工语言,谁遣忘肉味。
霜天晓角(梅)。宋代。王澡。疏明瘦直。不受东皇识。留与伴春终肯,千红底、怎着得。夜色。何处笛。晓寒无奈力。若在寿阳宫院,一点点、有人惜。
和友人论诗二首。宋代。汪炎昶。蒲专与檀版,拈著足家风。性觉随资近,人难尽已同。奇非居正外,易正在难中。意近语须远,形离神暗通。
和潘朝奉。宋代。徐积。大人高调我旁酬,韵欲更时更少留。待学鸾歌声已嗄,将追骥乘老而遒。晓随帆去云连海,莫望潮来月满洲。须道诗翁非世俗,年家情义几时休。
怀归呈林锦峰使君 其二。明代。区次颜。东西非远道,何事未归人。白发犹能饭,青袍不任尘。驿梅春半落,野笛枕边频。转忆珠江上,秋风几白蘋。
乘兴飘摇一叶舟,阆仙许我过斋头。青毡趺坐翻书帙,白眼斜看醉酒瓯。
树隐蝉声方噪暑,风生羽扇忽惊秋。归来不尽登临意,何日联翩续壮游。
季夏仝李郁林卢省潜卢静虚刘建侯郊外泛舟归饮贾襄一书舍。明代。申佳允。乘兴飘摇一叶舟,阆仙许我过斋头。青毡趺坐翻书帙,白眼斜看醉酒瓯。树隐蝉声方噪暑,风生羽扇忽惊秋。归来不尽登临意,何日联翩续壮游。
逃荒行。清代。郑燮。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 其三。明代。陈琛。芙蓉擎露出轻清,不用研朱碎点经。最笑仙人知我浅,时来教取读黄庭。
紫袖蔫陈白发稀,逢人羞说宦情微。羊肠过尽依然险,马角生来可不归。
谷口行厨薇蕨饭,江头初服芰荷衣。东山司马如相问,南北风尘有是非。
事白后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马以二诗慰问有感问答 其一。明代。王世贞。紫袖蔫陈白发稀,逢人羞说宦情微。羊肠过尽依然险,马角生来可不归。谷口行厨薇蕨饭,江头初服芰荷衣。东山司马如相问,南北风尘有是非。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唐代。皮日休。羊昙留我昔经春,各以篇章斗五云。宾草每容闲处见,击琴多任醉中闻。钓前青翰交加倚,醉后红鱼取次分。为说风标曾入梦,上仙初著翠霞裙。
舟至衡阳入茶陵。宋代。曾丰。来怯南中气候偏,归乘不热不寒天。口防湘湿未安食,身忌粤岚犹择眠。山不相高谷水过,天能自不与江连。到前却入江西路,耳目相谙性可便。
病起简所知 其二。元代。廖大圭。长恐心期愧古人,半生曾未拜车尘。独怜身世枯蓬草,零落秋风不见春。
鹧鸪天 蒋三松风雨归渔图。明代。徐渭。芦长苇短挂青枫。墨泼毫狂染用烘。半壁藤萝雄水口,一天风雨急渔翁。蓑笠重,钓竿濛。不教工处是真工。市客误猜陈万里,惟予认得蒋三松。
卜算子 寿两国夫人胡氏。宋代。黄右曹。清晓听麻姑,来约西王母。共取蟠桃簇玉盘,来劝摩耶酒。王母问摩耶,此意还知否。只为曾生我佛来,更与千千寿。
旅怀。明代。虞堪。野阁篝灯独夜时,苦愁风雨失归期。梦回蜀道关山险,行尽江南草木衰。纵酒为怜花落去,懒眠重恨月来迟。不知鸣凤飞何处,老却梧桐第一枝。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宋代。林逋。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山中逢道士云公。唐代。孟浩然。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乱红飞雨。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
谁念芳径小,新绿戋戋,问讯今何许。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
喜迁莺(荼コ)。唐代。黄公绍。乱红飞雨。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谁念芳径小,新绿戋戋,问讯今何许。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
无题。宋代。陈允平。千树琅玕碧玉梢,秋声半夜浙江潮。小庭寂寞无人到,谁与同吹月下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