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谢朓所作的《齐雩祭歌 迎神 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阳律亢。
阴晷伏。
耗下土。
荐穜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齐国举行雩祭时的场景。"阳律亢"指阳气旺盛,天光炽热,而"阴晷伏"则指阴气衰退,天色昏暗。"耗下土"描绘了土地干燥贫瘠的景象,而"荐穜稑"则表示祭祀者向神祇奉献丰收的谷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齐国雩祭的氛围和仪式。通过对阳气和阴气的对比,表现了天地阴阳之间的平衡和变化。阳律亢、阴晷伏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变迁和节气的交替,凸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灵的虔诚。耗下土和荐穜稑的描绘,则呈现了人们对丰收和神灵保佑的期望和感恩之情。
谢朓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雩祭仪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展示了他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入了对世界运行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宇宙和人生哲理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节奏和韵律也呼应了雩祭仪式的庄严和肃穆氛围,使读者沉浸在祭祀场景中,感受到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总之,谢朓的《齐雩祭歌 迎神 二》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雩祭仪式的庄严和对自然神力的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和宇宙秩序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朓。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送人宰零陵。明代。黎光。大尹之官去,零陵近广西。衡山无雁过,楚树有猿啼。风俗宜诹访,江山要品题。磨崖碑好在,莫惜到浯溪。
过古寺。明代。袁宏道。红桥过雨润,黄叶会霜稀。古殿催金榜,空塘落水衣。畏人寒鸟窜,护法老龙饥。醉语兼禅语,都非第二机。
东流县。明代。魏观。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覯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簿则颀而长,或谓栖枳鸾。咨询我初来,偶滞风雨寒。坐彼容膝轩,徐徐散忧端。龙钟数耆翁,再拜陈肺肝:“小县丧乱余,人烟重凋残。百一虽幸存,门孤户仍单。老者困以衰,弱者伤以孱。况复差役频,斯须未遑安。赖有父母慈,桑麻慰盘桓。抚字皆得人,昭苏固无难。”援笔题此诗,考绩时取看。
桂华明。宋代。关注。缥缈神京开洞府。遇广寒宫女。问我双鬟梁溪舞。还记得、当时否。碧玉词章教仙侣。为按歌宫羽。皓月满窗人何处。声永断、瑶台路。
和刘司门韵题临溪亭。宋代。白玉蟾。临水皤然两鬓丝,山烟凝翠入鹑衣。横吹铁笛且归去,懒把渔竿立藓矶。
偈十三首 其十三。宋代。释法泰。勿思惟,休造作,展手开拳咄咄咄。随意说,任天真,镇州萝卜重三所。堪笑老胡不知有,九年面壁太劳神。
即席和敬修一绝。明代。黄禄。乱插花枝在鬓边,花阴谈笑棹觥船。不须重订东君约,岁岁看花首夏前。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代。方蒙仲。忍寒宁死饿宁僵,不去偷它贾女香。感叹怀铅成底事,辛勤餐玉竟无方。
送汤丞相帅会稽。宋代。韩元吉。翰墨英名多士先,经纶长策万方传。久知燕许文章大,要自皋夔事业贤。曲水兰亭修竹外,都门祖帐百花前。去天尺五调元旧,肯使邦人借一年。
同游李将军园订得桑字。明代。韩上桂。别墅平开半夕阳,招携犹得续春光。攀崖为觅山中桂,鼓瑟谁弹陌上桑。竟日雄谈挥茗椀,有时高卧据绳床。预知裘马豪华地,纪胜兼誇翰墨场。
长安少年行。南北朝。沈炯。长安好少年,骢马铁连钱。陈王装脑勒,晋后铸金鞭。步摇如飞燕,宝剑似舒莲。去来新市侧,遨游大道边。道边一老翁,颜鬓如衰蓬。自言居汉世,少小见豪雄。五侯俱拜爵,七贵各论功。建章通北阙,复道度南宫。太后居长乐,天子出回中。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一朝复一日,忽见朝市空。扶桑无复海,昆山倒向东。少年何假问,颓龄值福终。子孙冥灭尽,乡闾复不同。泪尽眼方暗,髀伤耳自聋。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遭随各有遇,非敢访童蒙。
答段柯古见嘲。唐代。温庭筠。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尾薪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
感怀。明代。王恭。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抱琴欲奏猗兰曲,目送云天一雁飞。
怪柳吟翻雪,梅笑冲寒,郁匆如彩。还是瑶池,宴神仙俦侣。罗幕轻掀,绣帘低揭,按霓裳宫羽。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
犹记年时,玉箫吹彻,并驾萧郎,共骖赢女。旋捧麒麟,种旧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约个、嫦娥住。妆点华堂,双扶醉玉,黑颠如许。
醉蓬莱。宋代。百兰。 怪柳吟翻雪,梅笑冲寒,郁匆如彩。还是瑶池,宴神仙俦侣。罗幕轻掀,绣帘低揭,按霓裳宫羽。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犹记年时,玉箫吹彻,并驾萧郎,共骖赢女。旋捧麒麟,种旧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约个、嫦娥住。妆点华堂,双扶醉玉,黑颠如许。
桐江行。宋代。陆游。我来桐江今几时,面骨峥嵘鬓如雪。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十年山栖却水食,酿桂餐芝自芳洁。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餐常呕噎。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将行复辍却退坐,台符吏牍令人愁。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
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宋代。虞俦。秋雁初飞几点高,卧龙送目十分豪。且容司马吹纱帽,莫向参军问骑曹。饮吸百川从酩酊,诗驱万象入甄陶。菊花开日重阳是,有暇何妨更一遨。
赤甲祈雨是日获之。宋代。刘攽。君不见赤甲之渊色如墨,中有神物不可测。潜虽伏矣心念国,翕忽变化谁能识。五月亢阳裂金石,妇女悲号望膏泽。箫鼓甘香乐灵德,须臾晦冥天正黑。风雷硼轰震穹碧,雾雨霶沱扫炎赫。生物欣欣动颜色,樵童牧竖亦叹息,千秋万岁无终极。
涌金门城望五首。元代。方回。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