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即事朗读

《即事》

春半余寒似暮秋,
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
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
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
自古英贤总一沤。

中文译文: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寒意仍像深秋的黄昏,
我在门后高坐,阳光悠悠。
树顶独自站立的知风的鹊鸟,
屋角里双声鸣叫的是雨鸠。

芬芳的快乐随着流水逝去,
美好的年华不会为老人而停留。
浮华的花朵和凋零的叶子不必相互嘲笑,
古往今来,英勇和贤明总是一样珍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作者刘基在明代时期,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现象,借以表达他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篇写道春天已过了一半,但寒意仍然存在,给人一种深秋的感觉。这种意象将春天与秋天相联系,传递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高坐在门后,静静地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表现了一种宁静和思考的状态。树上的风鹊独自栖息,屋角的雨鸠双声鸣叫,展现出自然界万物各自守候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的思考。芬芳的快乐如同流水般逝去,美好的年华并不会停留在老人身上。浮华的花朵和凋零的叶子不需要相互嘲笑,因为在历史长河中,英勇和贤明的品质一直被珍视。

整首诗意蕴含深沉的哲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呈现出一种超越时间和个人的普遍价值观,强调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久客金台雨,浑忘铁瓮潮。人从嗤汗漫,帝许号逍遥。

五岳环孤枕,三天挂一瓢。秋风大鹏背,稳坐上扶摇。

()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

半世飘蓬鬓已霜,营营复尔为谁忙。归田未说家山好,作客宁辞道路长。

问信故人时共语,候门童子日相望。重阳已近无消息,又负黄花一度香。

()
细皱卷寒波,轻明笼白雾。
何以相徘徊,岁晚正凝沍。
枕欹一尺竹,被展几幅布。
贤哉楮先生,不以贫不雇。
()

儒流今以术为资,满腹星躔洞隐微。
自号镜台须自照,逢人休浪泄天机。

()

千古蛾眉寄此声,细翻歌谱与闲评。白头慷慨谈兴废,红粉飘零半死生。

残月晓风留绮语,幽窗冷雨动痴情。若教词出吴娘口,唱到多情泪更倾。

()
风又雨。
春事自无多许。
欲待柳花团作絮。
柳花冰未吐。
()

附郭水连山,公馀独往还。疏烟鱼艇远,斜日寺楼闲。

系马芭蕉外,移舟菡萏间。天涯逢此景,谁信自开颜。

()
西南英誉满簪绅,安富尊荣孰儗伦。
世上种成无限果,人间赢得自由身。
手提日月超千劫,心隘乾坤等一尘。
尘笑盈庭争祝颂,儿童犹复咏松椿。
()

便道访情亲,东方千骑尘。禁深分直夜,地远独行春。

绛阙辞明主,沧洲识近臣。云山随候吏,鸡犬逐归人。

()

薰风初拂日,春雨乍收时。浅绿临低岸,深红压小池。

池边红绿应无数,谁似芙蓉罩烟雾。并蒂双开色最新,连枝共结花如故。

()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菜。翳风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