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秋思朗读

《秋思》是一首明代诗词,由刘基创作。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梧桐生碧砌,
密叶暗金井。
惊心昨夜月,
照见栖禽影。

中文译文:
梧桐树生长在篱墙上,
浓密的叶子遮蔽了金色的井。
昨夜的月光惊动了我的心灵,
照见了栖息的鸟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季的思念和感叹之情。

首先,诗中的梧桐树是秋天的象征,梧桐树常常在秋季盛开并且叶子茂密。"梧桐生碧砌"这句描述了梧桐树长在篱墙上,树冠茂密,给人一种绿色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了"密叶暗金井",这里的金井指的是晚上的明月。由于梧桐树的叶子茂密,月光只能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来,使得月光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然后,诗人表达了昨夜被月光惊动的心情。"惊心昨夜月"这句意味着诗人的内心被月光所震撼,感叹自然界的美妙之处。

最后,诗人提到了"照见栖禽影"。在月光的照耀下,诗人看到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影。这里的鸟影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中的思绪和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秋季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通过对梧桐树、月光和鸟影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寂静、神秘、凄美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
创始昌陵汉,中兴高庙尧。
登遐皆十月,扬烈擅三朝。
再造煌煌业,参侔浩浩霄。
中兴兼创始,二帝侑逍遥。
()

和靖东坡白乐天,几年秋菊荐寒泉。
如今往事都休问,且为官司趁酒钱。

()

飘然身在紫芝峰,翠壁丹崖有路通。杰阁凌烟欲飞去,乱山无数夕阳中。

()

济上风烟汶上田,计程几日到燕然。午来一觉江南梦,只在青山绿水前。

()

月午四邻静,高斋人寂然。虚空时有警,影响善惊眠。

宿羽移深树,商胡惯夜船。无云更可恨,珍重此婵娟。

()
天柱峰尖半点云,散为狱麓橘洲春。
尽供诗客挥毫里,怪底春空态度新。
入夜云来宿两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
()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

移病文园卧岁馀,同时真恨失相如。所忠枉遣求遗稿,不记当年《谏猎书》。

()

六花飞满菟园中,枚叔挥毫自国工。江上挂帆千里去,兰台今借大王风。

()

玉臂双楦据绮鞍,浑身俊气要人看。若知稼穑艰难事,肯把黄金铸弹丸?

()
高人买山隐,百万犹恨少。
客儿最省事,有屐一生了。
东庄良不遥,十里望缥缈。
萦纡并麦垅,翠浪四山绕。
()
昔人何计亦何思,许国忧民适此时。
寓兴中园为远趣,托名华榜有新诗。
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
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
()

()

凤凰台枕御河流,阊阖风生禁树秋。日转东华临万国,星环北极会中洲。

鹄袍并列趋金殿,雉扇齐开过玉楼。忝后儒臣陪顾问,愿陈谠议赞皇猷。

()

不遣西楼对玉函,宋谯频缀副车衔。
今年重污花前酒,犹是扬州别驾衫。

()

穷通一日恩,好弱十年运。身闲道义尊,心远山林近。尘世不同群,惟与道

相亲。一钵千家饭,双凫万里云。经纶,斗许黄金印;逡巡,回头不见人。乾坤

()

槐竹之与居,栩栩乎华胥。
予方发韩滉之连舻,午阴这繁维,
以驱原显之车。盖健羡乎一身之闲,

()

白日干戈万马尘,铁心不碎竟谁身。

()

石白云花莹,湍青水叶香。野情鸥鸟足,纱帽世涂忘。

问字船能过,听莺客不妨。无言浑是暇,当有草玄忙。

()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

习习原上风,青青河畔柳。风来吹吾衣,柳飞扑吾酒。

自吾返初服,逍遥乐畎亩。去春住城市,今春耕谷口。

()
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
三十六宫随辇去,不堪回首望吴云。
()

蝉外西风风外叶,雁边落日日边云。
诗仙世界无疆场,一片青山共子分。

()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
诗情故崒嵂,袖有天都峰。
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
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
蜂殻盈盈万颗珠,润于玛瑙浸水壶。
吟心先自清如水,嚼了寒霜骨更臞。
()

将军荡寇力能任,陈迹依然得重寻。血绕楼船龙战息,水摇城堞雉飞深。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