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书诗。南北朝。谢灵运。凄凄离人。惋乖悼己。企伫好音。倾渴行李。矧乃良朋。贻我琼玘。久要既笃。平生盈耳。申复情言。欣叹{牙丿=丶}起。何用托诚。寄?嶙印
《答中书诗》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凄凄离人。惋乖悼己。企伫好音。倾渴行李。矧乃良朋。贻我琼玘。久要既笃。平生盈耳。申复情言。欣叹{牙丿=丶}起。何用托诚。寄?嶙印。
中文译文:
凄凄离人,感慨离别之苦。忧伤自己的过失。期望着好消息。渴望倾诉心声。尤其是那些亲密的朋友。赠送给我珍贵的礼物。长久以来的期盼已经深深扎根。一生中充满了美好的声音,我再次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欣喜地感叹起来。何必依赖于虚假的忠诚。寄托于什么印章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感到凄凉,因为与亲人、朋友的离别而感到伤感。他悔恨自己的过失,希望能听到好消息,同时也希望能倾诉自己的心声。他珍视与良朋之间的深厚友情,这位朋友赠送给他珍贵的礼物,久违的期盼已经变得更加坚定。他的一生中充满了美好的声音,他再次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他欣喜地感叹起来,思考何必依赖虚假的忠诚,以及寄托于什么样的印章。这里的印章可以理解为虚假的象征,诗人在思考真实的情感与表面的形式之间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词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离人之痛、对自己过失的悔恨、对好消息的期盼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都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对友情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虚假忠诚的质疑,并呼唤真实和纯粹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重九前一日刘学录以诗招潘杨二丈登高二丈辞。宋代。陈宓。一秋好处黄叶节,自昔名言不浪传。八日登高胜九日,今年不饮便明年。
赠陈君景初。宋代。王安石。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珍丸起病瘠,鱠虫随泄呕。挛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一言傥不合,万金莫可诱。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卷纸夸速成,语怪若神授。名声动京洛,踪迹晦莨莠。相逢但长啸,遇饮辄掩口。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顾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唐代。韩愈。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送刘库部使云中取道还楚省侍。明代。王世贞。海内声名会自难,俄闻拥传出长安。轺车易水悲歌发,匕首刘生意气看。代马春骄青草色,楚天晴望白云寒。只今前箸明光少,莫向仙源问淼漫。
暮春登报国寺经楼感滇粤辽阳警报作。明代。邓云霄。独上高楼望紫宸,微茫宫树锁残春。飞飞珠箔堂中燕,扰扰铜驼陌上人。四海膏脂随日尽,九边烽火逐年新。不知肉食优游者,曾向空门学化身。
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 其二。清代。朱用纯。□□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宋代。孙应求。食贫宁问肉如陵,且喜官曹简事程。千里平淮随地阔,一江远水照水明。几我怀古登临意,时作搔头讽咏声。酬唱敢希朱树秀,粗分菽麦异周兄。
陈菊圃参政寄诗千里外托兴于秋燕春花以示玩。宋代。马廷鸾。灿灿黄花老圃宽,秋芳不采岂云悭。江南九日闽千里,尚挹寒香纸墨间。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宋代。朱淑真。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唐代。广宣。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谢曹贰卿馈润酒。明代。潘希曾。门掩斜晖坐寂寥,清樽分我润泉遥。不多残菊犹堪赏,如许閒愁合得浇。薄有宦情淹此日,久无封事问明朝。衔杯好事论心地,却恐高人不可招。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宋代。张孝祥。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许侍郎挽诗。宋代。魏了翁。近事君知不,王心莫与宁。融风薄台里,秋雨暗前星。鸿集稻粱少,虎嗥川俗腥。人才关世道,斂涕为公铭。
赠王锡老。唐代。梁安世。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
蒙若拙宠次陈敏彦 其三。宋代。葛胜仲。韶颜秘殿赐恩袍,白首山城始梦刀。竹坞有诗缘二妙,棠阴无讼赖诸曹。消閒不废持螯饮,结课曾微汗马劳。更拟松江理烟艇,如归亭上踵三高。
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宋代。陆游。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溯江至武昌。唐代。孟浩然。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题水陆院矮棕榈。宋代。洪朋。短短一棕榈,葱茜聊可悦。如何后岁寒,生气未衰歇。脱身斤斧中,甘心形影拙。况叹风雨姿,拄策日已昳。
虞美人。宋代。张榘。小蛮才把鸳衾摺。妆就梳横月。探海不似旧年心。却爱窗前纸帐、十分清。朔风吹起寒云动。午寝都无梦。黄昏更被竹枝声。唤起醒醒相对、一灯青。
绿水词。唐代。李贺。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