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谘议

答谢谘议朗读

《答谢谘议》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齐仲善交,在久弥敬。
自我之遘,一遇而定。
于穆谢生,以和缮性。
有言属耳,有文在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齐仲之间深厚的友谊。齐仲和作者相互欣赏,彼此尊敬已久。在他们初次相遇之后,友谊立即得到确认。作者赞美了齐仲的品德高尚,他们之间的相处和谐自然。他们有共同的言辞和思想,在诗歌中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赞美和珍视。首句“齐仲善交,在久弥敬”表达了作者对齐仲的赞赏,认为他是一个擅长与人往来、长期以来互相尊敬的人。接着,作者说到自己与齐仲相遇之后的感受,“自我之遘,一遇而定”,这表明他们的友谊在初次相遇时就已经确定下来。

接下来的两句“于穆谢生,以和缮性。有言属耳,有文在咏”赞美了齐仲的品德和才华。作者称赞齐仲的性格和善良,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和谐而愉快的。齐仲的言辞和才华在他们的诗歌中得到了表达和赞美。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通过对友谊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齐仲深厚的情感。诗中描绘的友谊和谐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赞美。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友谊的真挚情感,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朗读
()

猜你喜欢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
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
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
()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

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从来疏懒性,应只有僧知。

()

牛羊散空烟,凫鸭满平坂。
扶藜度西麓,脱屦涉南涧。
行观頳肩穫,坐媿绿阴饭。

()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余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

苦忆嵩明祖判官,无由两臂插飞翰。此身强健须相觅,醉舞青天白玉盘。

()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

焕烂莲灯高下,参差梅影横斜。凭栏一目尽天涯。雪月交辉清夜。
莫惜柔荑劝酒,从教醉脸红霞。烂银宫阙对仙家。一段风光如画。

()

生来同一气,兄弟是天伦。祇要长和睦,休论富与贫。

()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

封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

水晶帘额深深倚。天寒私自喜。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

()

一夜西风吹客衣,朝来忽报状元归。香浮秋水青莼老,影落寒江白雁飞。

去路帆樯移暮雨,到家桥梓耸晴晖。词垣故旧应相忆,早拟回翔上帝畿。

()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
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叹嗟。
犹有东坡旧诗卷,忻然对客展龙蛇。
()

燕蛰蜂瘖菊始开,秋凉入骨病堆豗。吟僧欲约山中宿,后夜须携絮被来。

()

春风吹蓬庐,屋上出短草。嗟尔物何知,欣欣及时好。

携锄理花畦,土膏射晴昊。甲拆纷离披,剪伐伤指爪。

()

丹霞修何行,天花雨红英。
草莽化金碧,宴坐十年成。
落笔多奇语,酬唱皆名卿。

()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

莺语依然,但春去、人间无约。谁念我、吟情憔悴,醉魂落魄。尽日只将行卷续,有时自整残棋著。向黄昏、细雨闷无憀,青梅落。
南又北,相思错。朝异暮,人情薄。漫踌躇在目,奢华如昨。海底月沈天上兔,辽东人化扬州鹤。记龙云、波浪岂能平,天难托。

()

少学东坡颇爱奇,夜抄灯疏爇松脂。
老随年度几弦瑟,愁怕月窥双鬓发。
蚕市已非吾故国,菜园犹得子新诗。

()

芳草垂杨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

()
怀君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
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
月挂霜林寒欲坠。
正门外、催人起。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
欲住也、留无计。
()

老泪河源竭,忧端泰华齐。苦吟知有恨,细写却无题。

事与孤鸿北,身携片影西。催归烟树外,不用向人啼。

()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
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
()
平昔功名念,如今冷似灰。
藏书堪乐死,望岁待归来。
小宅依城筑,虚檐枕水开。
溪翁诗社侣,有酒剩追陪。
()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

山势南来远,笔峰独不群。烟岚晴露颖,草木碧成文。

人物千年秀,道源百世闻。夕阳重回首,高望入寒云。

()

画省开边鄙,郎官选俊才。臂鹰过雁碛,走马上龙堆。

气候调中律,星辰接上台。何当瓜及日,却向晋陵回。

()
生涯如梦若浮云,活计都无绝六亲。
留得一双青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
()
江上送行潮汛小,舡头回首夕阳多。
人生有几柳如此,客思不禁花奈何。
()

亨监逃海淹齑瓮,隆老成龙过禹门。独有倪公尚痴坐,几时承继万松轩。

()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

卧疴半月不曾来,等得来时渐次开。世外交情无久近,岁寒然后始知梅。

()
好善芝兰馨,恶恶鲍鱼腥。
一心宰天地,万世流风霆。
六经如元氯,异端如氛埃。
会往洙泗滨,传取心印回。
()

浮云无定踪,游子有所思。所思在何方,迢迢东海涯。

云来倏浩渺,云去还逶迤。道路固云阻,可望不可之。

()
百尺长松带碧萝,杜溪深锁蒋洋坡。
一堂来作群山主,四牖分盛好景多。
书卷不须扃户读,诗翁频许杖藜过。
一生心事何难足,更与前湾月半簑。
()

象卫灵风送,鸾舆卜日升。徒劳素绋慕,正睹白云乘。

寂寂原野旷,凄凄霜露凝。何人共愁望,烟雾隔昭陵。

()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

闲驻春旟玩碧浔,波光杳杳树阴阴。
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烟水心。

()

拟把高天补,曾将巨海填。犹残如蜗练,尚带祖龙鞭。

势重坤舆壮,根深粤峤连。孤骞抟鹫羽,突立冠鳌颠。

()

春入青山伴白云,市朝新事不曾闻。

心无利欲愁都散,路有仙凡悟便分。

()

御沟依旧水溶溶。信难通。辜负窗前落叶红。恨随风。

肠断丝丝鬓空白。愁难说。偷香人在几时逢。喜乘龙。

()

王孙久别同朝侣,为写晴云百叠峰。挂起碧窗凝望处,画中今喜故人逢。

()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
官家春会与民同,土酿鹅竿节节通。
一匝芦笙吹未断,蹋歌起舞月明中。
()
暮从别野跨驴归,风雨萧萧泥溅衣。
出门回首且按辔,细听泉声和式微。
()

江汉之会,中具五民。见异而迁,乃丧厥真。相彼樊山,我行所因。

有閒其壤,问彼居人。方时清明,家自为稷。其薮其浸,其动其植。

()

少壮舍我去,回忆如隔生。古人皆百年,安取多余赢。

此刻未即草木腐,此刻足与日月争。日日日有明,月月月有盈。

()
先生富贵本无心,冰节从来照士林。
三载调元名愈重,七章告老意何深。
九重屡挽音形玉,一念观回归散金。
此是吾邦真伟事,清风万古孰追寻。
()

秋夜寂,色苍茫。流萤几点乱星光。更深人静浑无语,卧看银河挂屋梁。

()

春风吹,白日飘荡无停时。明朝忽复见日出,青春不返那得知。

杨柳阴阴一径微,落花游丝双燕飞。桑落酒香碧玉壶,美人不来空我思。

()

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顶上将探小有洞,

喉中须咽大还丹。河车九转宜精炼,火候三年在好看。

()

蔽芾甘棠树,秀色苍翠蓊。召伯千载馀,声名山岳耸。

煌煌我张公,端能绍芳踵。许身拟稷契,学道尊周孔。

()
春来才见百花舒,一夜东风恨有余。
乱点缘苔沿砌密,乍飞红雨隔帘疏。
辞条弱影伤鹈鵙,逐水残香忆鳜鱼。
莫见成阴芳树底,断魂蝴蝶尚蘧蘧。
()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丹青变化不可寻,

()

昨夜旄头闇不明,忽传强敌向南行。三千铁骑争追逐,尽卷穹庐入塞城。

()

侯生将家子,弱冠得腰金。晓日辞枫陛,雄姿映羽林。

冀城春色早,漳海暮云深。滨别何堪赠,边隅□主心。

()

夹河好树徐徐数,向晓轻舟细细那。眼底乾坤容我老,胸中芥蒂任渠多。

滕王阁上记如许,白鹿洞前山若何。千古东湖徐孺宅,春来依旧草生么。

()

君不见黄河之水来昆崙,浊流万里经龙门。环嵩绝华不少息,吞吐日月排乾坤。

天吴扬澜九河溢,大泽龙蛇起原隰。洪荒不解尧舜忧,平成却藉司空力。

()

无事解衣坐,超然心境空。深林翳炎日,万壑来天风。

间停白羽扇,试拂朱丝桐。醉罢不知夕,月生沧海东。

()

好个夷吾,渡江后、久窥神器。谁更念、神州未复,江河顿异。

堪笑一生苏武节,曾无半点新亭泪。问乱臣、贼子出臣家,谁之罪。

()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柏舟高躅。
晚岁宜遐福。
门户壮,疏汤沐。
青袍围白发,瑞锦缠犀轴。
()

濒海连年梦,风波昨日还。人经离乱后,老向鬓毛间。

往事看流水,生涯且住山。何时共林麓,风雨一灯閒。

()

湖中艇子风徐徐,秋水荡漾金芙蕖。钓鱼不是贪双鲤,为恐腹中藏素书。

()

独酌怡然万虑平,夕阳窗牖喜新晴。矮床睡稳谁呼觉,只有幽禽一两声。

()

洞口无凡木,阴森夏亦寒。谁知一泓水,曾有老龙蟠。

()
休论社燕与秋鸿。
时节太匆匆。
海上一番微雨,朱门浓绿阴中。
主人情厚,金杯满泛,且共从容。
()
正好嬉游天作魔,翠裾无奈雨沾何。
御街暗里无灯火,处处但闻楼上歌。
()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

()

山匣青萍价旧高,外台风纪属时髦。未言地接岩廊近,且得身离郡县劳。

化及炎州消瘴疠,威行渤海肃风涛。龙山石浦无传箭,不信书生擅六韬。

()

七年诗酒恨难同,未省相看作么容。多病襄阳长瑟缩,古心冬夜更龙钟。

已知昔者非今者,莫问渠侬胜我侬。手剪西窗深夜烛,细听吴语话心胸。

()

鲸鲵吞噬到鲲身,渔父蹒跚许问津。莫保屏藩空守旧,顿忘唇齿藉维新。

江山触目囚同泣,桑梓伤心鬼与邻。寄语赤崁诸故老,海桑历劫亦前因。

()

不记来时路。认分明、风亭月榭,此中堪住。擎出龙宫珠一串,几点露盘凉雨。

秋到了、两行疏树。一桁帘波湘水碧,约新凉、小伴知何处,无一点、人间暑。

()

君入空台去,朝往暮还来。我入泉台去,泉门无复开。

鳏夫仍系职,稚女未胜哀。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

()

敢云效古昔,亦负客中春。贱极似成傲,愁多不为贫。

嗒然堪丧我,竟欲属何人。所喜门前石,长吟不见嗔。

()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
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
路危多半缺,桥朽忽中分。
秋尽风搜叶,日沉岩宿云。
荒村店虽陋,店主颇殷勤。
()
偶读禅门礼,老赜存清规。
鱼鼓钟磬间,细行兼威仪。
能居三板头,可当一住持。
破衲受用薄,后来有不知。
()

万壑阴云合,一天凉雨来。泉声锵有韵,花坞净无埃。

()

摩肩尽冠簪,呵呼接留酂。空天蔽帏裳,高衢泥马汗。

古肆列商周,异物穷番汉。瞠目不能名,横陈失真赝。

()

三洲楼兀水中央,四面山光树色苍。曲径暗穿松坞入,扁舟悠傍柳堤飏。

春深碧玉吟谁共,兴入青霞喜欲狂。帝伯功名灰已尽,风花随步寄行藏。

()
问讯梨花,不知还解否,几番风。
雨打黄昏,泥香白雪,愁与谁同。
可堪凤懒莺慵。
飞不到、萧娘镜中。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