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朗读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梅花》。

以下并见《摭言》)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莲花》)

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山鹊》)

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池上,见《诗史》)

崔橹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崔橹朗读
()

猜你喜欢

不见儿书至,应知下笔难。有心慰衰老,无计说平安。

关塞寒云早,门庭落叶残。倘逢南雁过,便当室家完。

()

去年离别到今年,共盼佳期眼欲穿。旧恨新愁无暇诉,可怜顷刻只团圆。

()

醉倚歌楼上,归来帽欲斜。
山衔半规日,云间一棱霞。
砌雪胶庭草,檐冰坠瓦花。

()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

失计从人笑,迂儒敢自夸。低头向学地,节腹慕贫家。

黑业根犹在,玄关路转赊。差强在火宅,觅地种莲花。

()
一别七冬夏,几书通置邮。
冥鸿难借问,江鲤多沈浮。
心因梦想去,迹为山川留。
叔趋丹凤阙,身向卧龙洲。
()

旭照浮虚牖,清愁破殿颜。
下床梳白发,开户见青山。
心已寒鸥足,身如野鹤闲。

()
麓华联蕾破春红,惭愧无私造化功。
谁怕满头椿岁月,要听啼鸟说家风。
()
野僧归后,渔舟才缆,绿桧生烟。
对寒灯、潇洒枕书眠。
听石漱流泉。
丹炉火灭,琴房人静,风自调弦。
()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

奉寝传遗教,分香更系情。履犹明主迹,弦是向时声。

寂寞无新故,荣华有重轻。尚疑仙乐动,别院夜相迎。

()

寂寂秋容媚,离离晚色和。相看情不接,我欲解烟蓑。

()
梦想青山寺,前年住此中。
夜堂吹竹雨,春地落花风。
旧句师曾见,清斋我亦同。
浮生蹇莫问,辛苦未成功。
()

鸡鸣山色碧崔嵬,暇日登临亦快哉。佛阁高从云外现,禅房多近竹间开。

曾闻献果玄猿下,几见驮经白马来。瞻望九重天咫尺,祥云五色护蓬莱。

()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
田小三郎唱得工,七姊妹花开欲红。
林静三更鹧鸪月,溪腥一阵鸬鹚风。
()

断冢苍烟蔽,荒祠碧草旋。汨罗千古吊,空负贾生篇。

()

庐山万丈倚青冥,翠壑丹崖列画屏。不得维舟恣游览,尘埃满面愧山林。

()

一缄珍重寄辽东,诗卷仍将双管同。旧砚已焚无所用,祇应新句伴寒风。

()

衣雪掩柴扉,渔舟舣钓矶。开门闻犬吠,知是故人归。

()

玄化无停机,四序迭交易。青春几何时,鬓发飒已白。

有生穹壤间,满者孰能百。胡为劳其生,汨汨受形役。

()
世尊三昧,金口玉音,亲付嘱紫芝检。
九重城里凤衔来,再沾雨露之恩,光阐法门之盛。
声前妙证,丛动群心。
()

残英片片入埃尘,芳径迢迢遍草莱。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

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

()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
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
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

()
胡雁南翔已尽回,闺中不见寄书来。
穷荒二月无青草,长对东风赋七哀。
()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
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

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照映琼林人物好。薰香荀令小。

不怕醉时健倒。恐怕醒时花笑。潘鬓都因愁白了。老人心未老。

()

幽忧忽忽未能除,浊酒相逢辄倩沽。老语参同真石友,高怀一见只臞儒。

当时共叹辽东鹤,此日还思叶县凫。老柳吹绵春有几,会须重醉紫琼腴。

()

阀阅三朝旧,弓裘四世新。霜蹄金騕,天种石麒麟。

桂擢燕山夜,梅标碣石春。平康花似绮,结束待车轮。

()

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

()
问安勅使马如飞,络绎时新奉母慈。
蜀产吴包何足道,蟠桃熟处是瑶池。
()
静而不纷,野而不文。
丘壑身心麋鹿共,江湖风月白鸥分。
()

柳下玉骢双鞚。蝉鬓宝钿浮动。半醉倚迷楼,聊送斜阳三弄。毫纵。豪纵。一觉扬州春梦。

()

七年风害。悟彻心经无挂碍。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

龙华三会。默识逍遥观自在。要见真空。元始虚无是祖宗。

()
天官长榜该差久,公相繁机押敕迟。
佩玉徐行真上介,着鞭先发任群儿。
方惭当宁询黄发,绝喜吾宗见白眉。
闻说守侯留祢墨,水衡召拜必同时。
()
江云漠漠雨昏昏,归老山阴学灌园。
十里羊肠仅通路,三家铛脚自成村。
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锺馗俨在门。
近县传闻颇多盗,呼儿插棘补颓垣。
()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白首有诗悲蜀道,清宵无梦到钧天。
迂疏早不营三窟,流落今宁直一钱!把酒未妨余兴在,试凭丝管饯流年。
()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

下路林疏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

萧散弓惊雁,分飞剑化龙。悠悠天地内,不死会相逢。

()
白发苍颜老弟兄,累年隔阔话情亲。
杭京一访且千里,盘祖诸孙才九人。
扫榻少留深雨夜,着鞭又趁早霜晨。
曾门有衍诗书泽,为计维垣蜜印新。
()

尚记当年荐寝园,百官分赐荷恩渊。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

()

纶扉简命出宸衷,元老官仪自古隆。帝德无私资赞化,臣心匪懈在抒忠。

勤宣天泽敷霖雨,善剂人情布巽风。一德明良歌喜起,皋夔事业古今同。

()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

昔贤以文名,我自愧作者。古道不可复,谁谓知音寡。

()

自君之出矣,缲丝头绪多。朝来理蚕箔,不忍见双蛾。

()

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
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
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

()

夜深抵聊城,城寒鼓声四。缺月翳复出,人影霜在地。

系船驿亭树,门闭久无吏。邀呼其县官,如见灯火至。

()
寄委频承宠,经营未尽才。
方从舆轿去,忽逐逝川回。
返葬京阡远,遗思粤俗哀。
人知有馀德,嗣子蹑兰台。
()
风行水上偶成文,暖入园林自在春。
换国虽工非我有,呕心得句为谁珍。
三生戒老诗堪画,千古长庚笔有神。
不用临风叹奔逸,箪瓢一笑舜何人。
()

仙人昔上蓬莱宫,十年蹋遍京尘红。仙人今归东海曲,麻鞋但遗双白足。

白足麻鞋白似霜,紫苔犹带落花香。世人不识飞凫舄,千里烦君远寄将。

()

共拟鸠筇履汉庭,忽惊鹤驭指青冥。吴中旧雨留棠树,天上新霾掩岁星。

听罢府乌头欲白,攀来台柏树非青。襄阳耆旧能相挽,墨绖聊为借寇停。

()

玉山岑寂雪花乾,仙掌风高露未漙。自笑曼都凡格在,一宵无奈月边寒。

()

春陵光霁落苍苔,葛水神仙立翠槐。
万里云霞麒骥路,三年风月凤凰台。
兴同老子复不浅,歌曰先生归去来。

()
锐出玄精终宵末。
阳焰瑛华祛妖恶。
宝梵晶空通照过。
丹风秀,万灵无不可。
()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
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
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

老木清溪旧业存,天涯相望几寒温。南归暂奉三牲养,北拱难忘一饮恩。

马首溯风登驿路,鹊声传喜到家门。行边已报春光动,入眼桃花远近村。

()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
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儱儱侗侗,颟颟顸顸。
()
阴能间其疏,竹可扶其弱。
点缀自天然,讵须金孔雀。
()
无尾大虫难傍近,近前便是伤人命。
除非自解据号头,自然头正尾亦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