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

山居杂诗朗读

《山居杂诗》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的景色和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鹭鸟的倒影和秋天的宁静,以及蝉鸣带来的凉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感受。

首句“鹭影兼秋静”描绘了山居中鹭鸟的倒影,与秋天的宁静相融合。这里的“鹭影”既指鹭鸟的倒影,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整个景象给人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

接着的一句“蝉声带晚凉”描绘了蝉鸣声随着晚凉的到来。蝉鸣是夏季的特征之一,而晚凉则是秋天的象征。这里通过蝉声和晚凉的结合,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描绘了山居中的水景和夕阳的美景。陂是指山间的水塘,积水在这里停留,象征着山居的宁静和恒久。而川阔尽斜阳则描绘了山间的宽广河川和夕阳的余晖,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意境,给人以静谧、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空之又空,一法常存。
要见本来真面目,除非直入这三门。
()

梅花卸玉春寒浅,柳色描金雪意消。
老子偶然诗与助,又挑行李过溪桥。

()

阳关东出接西凉,皂盖朱轓陇路长。五郡人烟无堡塞,千村部落有牛羊。

休屠庭远曾归汉,都尉城荒尚护羌。四海舆图真浑一,祗将声教答时康。

()
针来大笋束仍攒,作麽开时色两般。
荀令金炉炷沉水,昭容紫袖衬中禅。
同花异叶株株异,一种栾枝节节栾。
雪里寒香得三友,溪边梅与畹边兰。
()
五陵豪客多,买酒黄金贱。
醉下酒家楼,美人双翠幰。
挥剑邯郸市,走马梁王苑。
乐事殊未央,年华已云晚。
()
清明已自断百果,樱豆从头次第尝。
青山四面欲春晚,白发千太照溪长。
偶然坐石云离次,久不窥园竹乱行。
甔石屡空惟食粥。
()

岭海文在兹,天意求其主。广渤荡玄波,离奇难一罟。

代有挺出姿,丘梁绝世睹。而况别岛间,埋没谁能数。

()

当年白衣人,赖以慰风雨。不饮政复佳,有酒无用湑。

()

疏榆一夜动西风,露脚斜飞桂殿东。白玉镜台鸳被合,紫云香驾鹊桥通。

凤皇衫拆胸前锦,蜥蜴砂残臂上红。何事人间不相见,上阳宫里怨飘蓬。

()

上将出儒中,论诗拟立功。州从禹后别,军自汉来雄。

远驿销寒日,严城肃暮空。龙颜有遗庙,犹得奠英风。

()
空山风雨冷蓬茅,晨起幽人理缊袍。
深闭衡门且无出,湿云如墨怒江号。
()

明月垂杨独树桥,桥西熟酒好良宵。红香细剥莺哥嘴,嫩白鲜羹玉面条。

()

德星秋晓聚名园,菊朵萸枝侑赐尊。袍染御香来炅诏,庖移珍馔出花村。

歌钟响合风生座,骑奁迟归月拥轩。揔喜升平多乐事,曾回离照溥鸿恩。

()

人间年事顿消除,风月山中爱此庐。花下每留邀客酒,窗前空有课儿书。

门封碧藓韶光度,帘捲幽阶竹影疏。此外莫言无点事,寻僧时遣小行车。

()

挂锡同霞峤,归帆并海涯。云侵秦碛远,路转蜀台斜。

翠竹空中相,青莲定里花。谁知双大士,持钵渡流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