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会稽郡楼雪霁。唐代。张继。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登高望远,饮酒赋诗,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之所好。胸中垒块、喜怒哀乐,遐思迩想之后,往往与眼前景物合而为一,物我两忘,从而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只不过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多悲戚、哀愁、失落,少欢欣、感奋、快意。谢灵运仕途失意,初春登池上楼,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美景情有独钟,退而凝思,却发出“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的感喟,很有些顾影自怜的味道。李白最倾心的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非常有名,他对“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佳境赞叹有加,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乡之思油然而生,于是有了“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的伤悼。陈子昂登幽州台,满目萧然,一片苍茫,怀才不遇之怨溢于言表;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登高的感想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登凤凰台,江流历史皆讽以朝政;崔颢上黄鹤楼,眼前所见全化为乡愁。李后主是亡国之君,他“无言独上西楼”,形影相吊,凡触目者,都可伤心;王安石乃改革之士,“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盈怀者,惟有忧国忧民之情。张继一生并无太多坎坷,但由于时代、社会等原因,他登高时也难越伤感哀愁之壑。
张继擅长写景,常寓诚挚的感情于生动的写景之中,雪霁登楼,其情与景、意与象在他的笔下实现了完美结合,达到了浑然莫辨的境界。
云开雪霁之时,诗人登上古郡城楼,近观远眺,玉砌银妆,洁白、秀美、静谧,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心灵因之净化,愉悦非常。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郢楚游子避难而到吴越之郡,欣喜之余,却有特别的感悟:不远处的卧龙山上,有春秋越大夫文种的坟茔,想当年,他为越国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勾践赐剑自杀;远眺处,夏禹陵墓之前,分明积雪聚玉,洁美无比,这位治水有功,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的古贤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换一个方位看,西施浣纱的水滨似有素绢白纱在眼前晃动,只可惜这位受命于国难之时的绝代佳人香销玉殒之后,还遭世人非议责难。诗人缘情写景,已入有我之境,感情极为复杂难状,集赞叹、仰慕、惋惜于一墨,进而对安史之乱后避难江南的颠沛生活忧恐不已,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日渐衰微的唐王朝有所影射。所以,向晚时分,倍觉清冷,只好放下窗帘,无心再去欣赏那落日余辉下的“红装素裹”之景;这时红日渐隐,卧龙山的风光与镜湖的景色尚清晰可辨,令诗人悲欣交集。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联为“起”,景色秀美怡人,即使落魄避难之人,也不可能视而不见;颔联是“伏”,悼古伤今,赞叹兼之;颈联再一“伏”,直面现实,感情似已跌入低谷;尾联略一“起”,照应首联,有“微明”,见“清映”,多少给人一些慰藉。是情是景,确已浑然莫辨。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笔势翩翩锥画沙,相逢况是老诗家。广文官冷常无饭,使客神清只爱茶。
苔蚀残碑忘岁月,树笼古洞隔烟霞。幔亭宴罢无消息,欲驾张骞海上槎。
二月六日偕善先罗照磨游武夷舟中有作 其二。明代。唐桂芳。笔势翩翩锥画沙,相逢况是老诗家。广文官冷常无饭,使客神清只爱茶。苔蚀残碑忘岁月,树笼古洞隔烟霞。幔亭宴罢无消息,欲驾张骞海上槎。
赠敷上人游五山。宋代。姚勉。拄杖挑云过五山,无心出岫倦飞还。参禅未用多行脚,道在如如不动间。
浣溪沙 顾默孙纳姬。明代。茅维。四月陂塘水半扉,姬人梳裹入罗帏。佛楼先礼六铢衣。花午枕抛红印起,月斜炉绕篆烟微。百花深处玉郎归。
挽吴太夫人。宋代。陈宓。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独不见。唐代。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和九日赐宴琼林苑。宋代。史浩。鸣跸登高秋暮天,西郊辇路直如弦。禁园花覆千官醉,愈觉君恩湛湛然。
赠二李居士。宋代。郭祥正。二子跨黄犊,寻春造龙眠。身披五云装,翠发散垂肩。群儿漫相逐,不识南昌仙。我往一长揖,问我聊停鞭。深林藉草坐,对酌临潺湲。琅琅听险语,了了出爱缠。月殿折芳桂,高名金榜悬。掉头不回顾,息迹棦淳源。穷幽采紫芝,长啸呼青猿。使我慕高节,神魄方森然。言归恨不早,白雪羞盈颠。于时业无补,碌碌随冗员。交趾近反逆,蚁聚浮战船。邕廉皆失守,圣主忧南边。上将命逵卨,睿算天所传。虎罴十万众,干戈与云连。倾海洗枭巢,拓境除狼烟。怅怀炎瘴地,何日闻凯旋。北虏恃骄黠,分疆亦逾年。庙谟非不深,遣使皆俊贤。此事竟未果,艰虞甚防川。安得傅介子,万里威名宣。不然随隐沦,渔钓求深渊。出处两龉龃,悲歌写哀弦。二子顾我笑,汝心殊未坚。浩气本完洁,胡为自镵镌。请驾逍遥车,共游方广田。饥餐种成玉,渴饮华池泉。我命永不灭,是身犹蜕蝉。世纷速辞谢,来续清净缘。
寄米君梦二首。明代。邓渼。斋居清课不胜书,适性从教请托疏。未识余生几两屐,且乘中佃一辕车。披衣艾纳香销后,隐几莲花漏下初。自觉胸中无宿物,白云朝暮卷还舒。
群从泛湖次叔韶弟韵。宋代。楼钥。倚遍瀛洲十二栏,老蟾推出烂银盘。绝怜千顷波澜阔,更觉满身风露寒。境胜能令诗兴逸,夜深自喜酒肠宽。离离挂影清如许,莫惜终宵作意看。
谢颐师见过。宋代。周文璞。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宋代。刘宰。滕子嗜古学,万卷作生计。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
登清凉台。清代。印耀。不尽登临兴,登临欲二更。塔镫红到寺,江月白连城。我独邀幽赏,人多限俗情。迟迟未忍下,数遍夜钟声。
少林晚坐。明代。区大相。山扉横石景,夕室吐晴烟。门对吹笙岭,窗临洗耳泉。岩阴回竹院,香梵起花天。坐待浮丘鹤,归来松上眠。
天车诗。元代。杨维桢。百日漏天瓠河决,高丘十丈蛟龙穴。髯星降世教天车,刳尔雌雄两龙节。胶泥琐口如折筒,天窍地窍中相通。疲氓拜舞寒神教,喜气上天成白虹。戽干水怪支祁走,海底珊瑚拾星斗。坐令垫土成寸金,丈尺官来履丘亩。我闻阿香阁雷车,农车巧运脱壳蛇。如何天车阅天巧,马钧不泄三农家。九重帝车运北斗,五风十雨调大有。我愿天仓红粟朽,农食冬舂饮春酒。和我歌,击壤叟。
北关买舟。元代。尹廷高。北关门外柳青青,闲寄江南第一程。别酒未阑山鸟唱,短篷撑梦过临平。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饮雪。宋代。袁说友。饮冰受命元非僻,齧雪充饥岂是狂。何似催班仙仗里,一堂均宴近臣觞。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宋代。王之道。过雨花容杂笑啼。淡妆深注半开时。娇娆情态自天姿。新浴太真增艳丽,微风新燕斗清奇。绿窗朱户雅相宜。
破蕉。清代。朱景英。肥绿风前坼,当窗落落如。残声犹拉杂,清影半萧疏。覆鹿难通梦,裁鱼废学书。可堪逢雨夜,辗转对床虚。
杏花天(赋莫愁)。宋代。周密。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禽言十咏·如恶。宋代。姚勉。烟林望帝声思归,风枝齐后音凄悲。如何入水化为鸟,犹诉姑恶无停时。纯孝通神泉鲤跃,冤气感天霜为虐。蛴螬有味安得珍,妇自不贤姑不恶。
送吴明府之成都别驾。明代。苏仲。濯濯长江万里清,淄尘难染素衣轻。孤琴月底辞单父,匹马花间又锦城。佐政龚黄还老练,献筹尧舜是峥嵘。乾坤内事多如许,暂向郫筒酒细倾。
初闻鹤唳。宋代。沈辽。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鸟名。明代。王立道。皇居肃凤城,迢递干云霓。孔盖凌风翔,翠帱纷绮缬。伊余慕休名,雀跃趍前哲。射隼幸逢时,鸿飞下羁绁。差池背雁行,委蛇滥鸳列。弹冠侈鵔鸃,含香重鸡舌。自怜鹪鹩枝,徒惭鸴鸠拙。关雎咏清化,凫鹥际盛烈。眷言守忠贞,宁复辞缁涅。
冬至。宋代。程大昌。世间剥复每相乘,此理几几唤得譍。万木冻僵梅有信,黄河冰合井如蒸。
赵氏双桂轩。明代。龚诩。赵公二子美无度,双桂名轩拟弟兄。已信结根同得地,更怜交叶总含清。肯随桃李争颜色,要与松篁一性情。笑煞田家紫荆树,却从憔悴复重荣。
次高邮湖。明代。叶元玉。湖水漫漫无畔岸,风波日日有人行。输他林下幽栖客,閒看梅花破雪清。
送景卢。宋代。洪适。涉世难防犬吠声,放怀安可俟河清。昂霄莫辨千寻木,凿牖聊看三里城。丹橘黄甘随处好,美花香草逐时荣。晚来寒雨催归骑,酷似邹人接淅行。
别梁溪徐绍韩茂才。清代。周馨桂。君家九龙山,我家香山头。香山三邑间,云拥昭明楼。楼圮佛蒙尘,青山笑杀人。名花久寂寞,岩小空自春。昔贤久不作,往事安足陈。忽看徐孺子,握手山南里。乍见如故人,重逢感知己。乍别难为情,重别心更倾。怅望梁溪水,一叶西南征。挥手问前期,清风江上城。
煌煌京洛行。唐代。齐己。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怀戴公。明代。释函可。共是冰霜一见难,新诗犹得寄禅关。月明乘兴来相访,又恐途中兴尽还。
过衡山赠廖处士。唐代。张观。未向漆园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传家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深云。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楚水濆。
东园偶题。明代。李梦阳。孤亭万木里,独坐一花飞。者更知春色,閒能到夕晖。微风偏袅蔓,返照故熏衣。隔院香逾好,呼儿莫掩扉。
宣妙寺偶成。宋代。卫宗武。翠玉光中藤拄杖,绿去丛里竹提舆。幽寻是处堪盘泊,绝胜当年五马车。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宋代。苏轼。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宸。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宋代。释行海。三度寄书浑不到,故人书到我方闻。路歧南北成如此,聚散情怀恰似君。千里倍看今夜月,两乡遥认隔江云。寒窗正自怜孤影,听得断鸿声念君。
奉陪志学彦鲁仲原三君同登虎丘漫赋长句就呈。元代。邾经。虎丘山前新筑城,虎丘寺里断人行。胡僧自识灰千劫,蜀魄时飘泪一声。渐少松杉围窣堵,无多桃李过清明。向来游事夸全盛,曾对春风咏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