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

不第后赋菊朗读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不第:科举落第。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不第后赋菊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3-1304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黄巢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朗读
()

猜你喜欢

一从相别后,寄迹各东西。岁月身惟老,风尘眼欲迷。

依山松径窈,临水草堂低。独坐相思夜,凄凉月满溪。

()

异珠有九曲,此洞实堪比。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蚁。
岂有线系腰,从者若衔尾。

()
十年诗酒客刀洲,每为名花秉烛游。
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
()
长安何但遗黎舞,翁仲铜驼亦笑开。
他日佛貍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髅台。
()
黄芦落木寒飕飗,平水咎断江天来。
嗷嗷累百来未休,宛颈相乐飞相求。
其中各有稻粱谋,落旄海上霜满裘,不肯为渠作书邮。
南去云峰有尽头,北归矰弋正多忧。
()
竹树回环一亩宫,红尘不到绿阴浓。
堆前祗有书千卷,善后县知禄万钟。
()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
人爱晓妆鲜。
我爱妆残。
翠钗扶住欲欹鬟。
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
()
孟夏物物茂,瓜瓠行置架。
引苗上扶疏,须蔓竞缠挂。
白花亦已出,青实旋造化。
会喜园枯时,匕箸不增价。
()
艳真多态。
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
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
()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

控鹤缘云上广寒,四看明玉镂群山。
铺檐漠漠鱼鳞合,入垄离离虎脊斑。
整驭炎官方退听,将妃白帝肯言还。

()

丹桂洲前梅雨霁。平沙水暖鸳鸯睡。杨柳池塘荷点细。

扶残醉。风前黄鸟多幽意。

()
虺殨老马踏深泥,投宿村坊灯火微。
休问客依何似冷,床前犹有雪花飞。
()

竹径松斋养道机,闻将名姓寄丹扉。盈阶兰玉森相茁,绕树鹓雏始学飞。

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尊前却笑磻溪叟,犹伴周王射猎归。

()

二子为丞分越邑,女儿随婿过江南。
莫言屋里成岑寂,匹似当初只住庵。

()

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盛言粤南帅,谋国方忧虞。

借我二三子,难可稽须臾。吾父念儿子,云此不足图。

()
忽闻幕下哭哀哀,顿使天台对五台。
风月一天今古在,通身是口也难开。
()
语答之,兼示栖隐宁老
澄江霁月清无对。
鲁酒何须醉。
人怜贫病不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