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清代。佚名。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62-566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4-507
从《诗经》保存的众多弃妇诗可以看出,无论在民间还是在上层,婚姻中的女性都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如果遇人不良,被遗弃的命运就在所难免。《邶风·谷风》《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以及此诗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表现了这样的史实。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62-566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4-507
此诗八章,每四句为一章。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这里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哀伤的悲剧基调。
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诗的第三章以北流的滮池灌溉稻田,反向对应无情丈夫对妻子的薄情寡义。此章虽然在起兴方法上与前两章一样,以物喻人,以天道常理反兴人情乖戾,故郑笺解释曰:“池水之泽,浸润稻田使之生殖,喻王无恩于申后,滮池之不如也。”但是紧接着长歌当哭的女主人公话锋一转,由“之子”转向“硕人”。关于“硕人”,前人如孔颖达疏引王肃、孙毓说,以为硕人指申后,朱熹《诗集传》以为硕人指幽王。揆诸原诗,以下提及硕人的两章都以物不得其所为喻,暗指人所处位置不当。郑玄笺解“硕人”为“妖大之人,谓褒姒”,与诗意合。话锋既转,下一章的感叹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了。
第四章承前三章反兴之意,以桑薪不得其用,兴女主人公美德不被丈夫欣赏,反遭遗弃的命运。与自身命运相反,“维彼硕人”,想起那个“妖大之人”却媚惑丈夫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一切实在是煎熬人心的事情。
第五章以钟声闻于外,兴申后被废之事必然国人皆知。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之谓也。自己已经被废,心却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念子懆懆”的弃妇;既已弃之,必先厌之,于是有了“视我迈迈”的无情丈夫。对比中弃妇的善良和顺、丈夫的轻薄无情显得更为鲜明。
第六章诗意与第四章相近,以鹤鹙失所兴后妾易位。同时鹤的洁白柔顺和鹙的贪婪险恶与申后和褒姒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妖大之人”的媚惑实在是女主人公被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她一次次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想起那个妖冶之人就不能不心情沉痛了。
第七章以总是偶居不离的鸳鸯相亲相爱,适得其所,反兴无情无德的丈夫不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悖德举动。这一章要与第四、五、六章连起来读才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弃妇的怨恨。她实际上是在说:虽然那个妖冶的女人很有诱惑力,如果做丈夫的考虑天理人情而不是“二三其德”,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诗最后一章以扁石被踩的低下地位兴申后被黜之后的悲苦命运。被遗弃的妇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之子之远,俾我疧兮”。面对茫然不知的前途,必然忧思成疾。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诗的首章以咏叹始,三句以“兮”煞尾,末章以咏叹终,亦以“兮”字结句。中间各章语气急促,大有将心中苦痛一口气宣泄干净的气势。缓急之间,颇有章法,诵读之时有余音绕梁之感。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4-507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书延平王将军闽山胜览卷。明代。王恭。远携兵印镇南州,山水青青马上游。玉帐醉看华顶溜,雕弓閒挂剑潭秋。双溪树底泉声合,九曲花边瘴雨收。自是承平多胜事,七闽应许擅风流。
送大兄之广陵。清代。胡缘。明月扬州廿四桥,送君此去路迢迢。纵饶词句飞《金屑》,更有何人按玉箫。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一。唐代。吕颐浩。腐儒奋迹自耕耘,冒玷台衡力不任。版筑作霖乖素愿,山云出岫本无心。衰迟向老开三径,豪迈平时惜寸阴。蚤伏诗名压元白,细看佳句用工深。
和子野郊居见寄。元代。仇远。归去来兮意趣长,幽居远隔水云乡。花粘石风吟诗笔,风度溪房煮药香。把酒有时思太白,下车何日见元方。云萍暂聚还分散,可是先生铁石肠。
满江红。元代。许衡。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黄卷内,清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负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宋代。胡铨。痛饮从来别有肠,酒酣落笔扫洽浪。如今却怕风波恶,莫画清江画醉乡。
姚嗣辉南桤堂。元代。姚燧。彼桤有土性,生植惟峨岷。栾栾干云姿,才与樗散邻。匠石过不睨,炀夫取蒸薪。所贵故山树,宁计世莫珍。一别十亩阴,清溪俄几春。笔名堂楣上,如对故乡亲。请事《小弁》诗,桑梓亦惟寅。盛德古自卑,木恶何关人。不见樗里疾,智囊终相秦。君才负栋柱,未许沟断均。无以桤自期,上孤明堂晨。
赠嫂(序云阿嫂相疑留诗)。唐代。韦璜。 赤心用尽为相知,虑后防前只定疑。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
读史二首。宋代。周必大。舜作九成乐,丹凤仪其宫。周备既醉福,高冈始鸣桐。区区汉宣帝,杂羁期群聋。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德教既不任,览辉理未通,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尼父绝史笔,盖伤吾道穷。汉治非虞周,凤来与麟同。胡然颍川守,乃敢贪天功。下义上赏奸,甚哉其相蒙。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宋代。许及之。闲中直指醉为乡,寒信扁舟竟渺茫。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
听航船歌十首。元代。方回。十千债要廿千偿,债主仍须数倍强。定是还家被官缚,且将贯百寄妻娘。
答朱用晦。明代。黎民表。秋色章门入望来,岂能乘兴棹舟回。登临庐岳名山近,亭沼芙蓉别业开。昭代才名应继起,故人鸡黍此重陪。乡园回首梅花隔,犹自清尘忆楚台。
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宋代。王迈。君过羊城见菊坡,先生不出意如何。蜀嘘淮佛人挺乱,京火郊雷天荐瘥。石介不亲逢庆历,龟山何策救宣和。狂生忧国头如雪,送客无悰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