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噫歌。两汉。梁鸿。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参考资料:
1、许嘉璐等 .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 .上海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4年 :1671-1672页 .
汉章帝时,梁鸿因事出函谷关,路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梁鸿于是改姓运期,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梁鸿之妻)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其妻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参考资料:
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关,并且也不是诗人登高所见最突出的印象。因为这些景象不登高也可以看到,故诗人将这些省略不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描写登高望远所得的最强烈的印象:帝王最崔嵬的宫阙殿阁,贵族那如连云般的宅第苑囿。这朴实的描写,为下文抒发感叹作铺垫,或者说是诗人发生感叹的物质基础。
后两句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贵族的豪华享乐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为了修建这些宫殿、宅第、苑囿,要花费老百姓多少血汗啊!
《五噫歌》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1)选材上,描写诗人登高所见最强烈的印象,突出主体,删除一切枝叶,非常凝练。(2)结构上,一句紧扣一句,一气呵成。先描写诗人动作:登山,登上高处再回头望(顾瞻),看见“宫阙崔嵬”,感叹“民之劬劳”。如同电影剪辑一样形象、直观、合乎逻辑。(3)语气上,每句结尾都用一个感叹词“兮”,每句终了,又有一个“噫”字停顿,表现出一言难尽、欲言又止、满腹忧愤、无穷悲痛的感情,很有独创性。清代张玉彀在《古诗赏析》中评此诗:“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4)构思上,《五噫歌》即事兴情,并非拼凑字句作文章。何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五中说写诗词有“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的情况。梁鸿由于出身家贫,亲自耕织,了解人民苦难,所以看到帝王“宫阙崔嵬”时“弗克自已”,想到人民的苦难,深刻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20-21页 .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梁鸿。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哭施龙冈先生 其四。明代。孙继皋。行服心何苦,含哀罢食新。生荣悲宦薄,死孝慰从亲。寝侍空长夜,原扃不再春。萧萧松柏路,相向哭门人。
天竺书怀。宋代。释行海。满山风露正秋深,石井栏边蛩夜吟。黄叶随流如有约,白云归岫亦无心。拟同猿鸟消闲日,别卜烟霞入远林。毕竟一荣还一辱,百年何用觅知音。
书怀。清代。汪式金。少小曾期阆苑游,不图铩羽几经秋。易能寡过年须假,壮不如人老亦羞。分内功名灰已久,此中甘苦味还留。群英椽笔追燕许,属望同修五凤楼。
南柯子/南歌子。宋代。曾揆。桐叶凉生夜,藕花香满时。几多离思有谁知。遥望盈盈一水、抵天涯。雨洒征衣泪,月颦分镜眉。相逢又是隔年期。不似画桥归燕、解于飞。
元江诸山晓行。明代。庞嵩。白云在山腰,青山出云顶。出入山之间,俄别人天境。山下人指云为天,山上更有山相连。白云无尽山无尽,瞬转云随山顶遁。延缘九叠即九霄,天门万里原非遥。劝君更着竿头力,翱游八极同逍遥。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 其九 寸草亭。清代。吴敬梓。斯园最高处,惟见云舒卷。凭栏一御风,不觉泠然善。
五月三日夜坐达旦谩成。宋代。李纲。凉风振野星河翻,煌煌启明夜将阑。孤灯照我不成寝,兀坐更将图史翻。蠹穿编简眼昏瞀,彫琢肺肾声嘶酸。胡为疲极浪自苦,中有至乐难为言。窥寻古意偶有得,何翅九奏闻钧天。拨书就枕还自笑,聊此游戏终吾年。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胡床小小身,握麈默而神。唤醒旷劫之梦,沥乾沧海之津。霁空摩尘,风月重轮。群机活活物中眼,一点英英华上春。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唐代。王铉。柔肠先断。舟系汾湖岸。别恨离愁秋水漫。写入数行新雁。幽闺兰梦初成。犹将小字呼卿。几点梧桐夜雨,一天霜月砧声。
对酒。宋代。朱继芳。莫信樵人说,秦时有树存。青天浮渤澥,白日走昆仑。为有愁千斛,时须酒一尊。提壶亦相劝,花下绿阴繁。
借书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东游诗。明代。区益。岭峤新开百里堂,桃花多种似河阳。琴声为变东山俗,宿影遥含北极光。金甲未能忘细柳,闾阎先已颂甘棠。政成早晚来优诏,伫看飞凫入建章。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 其三。宋代。王安礼。月墀绣屐想无踪,庭户新凉绿簟空。寄语金泥旧裙衩,莫教放尽石榴红。
寄曾儆炫父母。明代。黄公辅。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
满江红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清代。陈维崧。二十年前,曾见汝、宝钗楼下。春二月、铜街十里,杏衫笼马。行处偏遭娇鸟唤,看时谁让珠帘挂。只沈腰、今也不宜秋,惊堪把。且给个,金门假。好长就,旗亭价。记炉烟扇影,朝衣曾惹。芍药才填妃子曲,琵琶又听商船话。笑落花、和泪一般多,淋罗帕。
楞伽寺读书。明代。张元凯。常住无人识,诸僧日与驩。并嫌留短发,何意恋微官。岁月穷千卷,行藏老一箪。草堂青嶂合,春雨响琅玕。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 其八。明代。李梦阳。袅袅丹崖倒碧松,悬泉一道挂飞龙。闲磨石镜惊山鸟,映出青天对雪峰。
长相思。唐代。郎大家宋氏。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
大都即事六首 其六。宋代。张宪。千步廊前月,朦胧照御街。风檐鸣宝铎,雷板耀金牌。城影平铺地,楼阴半上阶。谁家吹短调?一夜乱春怀。
次韵杨宰捕蝗宿兑岩四首 其四。宋代。陈造。龙公私我雨霶浪,酿酒须防有乞浆。惭愧四邻千万室,略无笑语及时旸。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宋代。苏泂。坡仙不作黄州去,更把嫣红向阿谁。后夜秦庄照华烛,几时冯圃折高枝。
探芳信 烘豆。清代。俞樾。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红焰一炉小。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
席藑夜礼东皇。剪蕙叶为笺当绿章。道杏晴三月,等莺啼晓,草烟万里,待鴂呜芳。九十日春,三千丈发,如此愁来白更长。江南岸,正柳边无路,沙雨微茫。
沁园春(春寒)。宋代。徐宝之。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席藑夜礼东皇。剪蕙叶为笺当绿章。道杏晴三月,等莺啼晓,草烟万里,待鴂呜芳。九十日春,三千丈发,如此愁来白更长。江南岸,正柳边无路,沙雨微茫。
王氏女。元代。杨维桢。王氏女,始州人。羌中老虎旁金地,朝接长安暮聚南山群,庞家大将不敢嗔。王氏女,在虎门。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王氏女,真奇勋。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
和习之郑先生韵。元代。朱希晦。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旅愁。明代。陈镒。莽莽深春雨,江花落渐多。客舟偏阻滞,兵甲屡经过。深逝鱼惊椮,高飞鸟避罗。伤怀逢世乱,吾道竟如何。
九锁山十咏。唐代。王易简。风烟谷口亭,岩穴神仙宅。迳回閟天光,云湿滴乳液。宝盖遥当空,篝火忽奇迹。不见菇芝人,残枰弃黑白。跻攀幸有逢,筋力何足惜。
写黄庭 其五。南北朝。邹浩。升平无象亦无名,翼翼巍巍拱玉宸。流泽自周人自乐,普天同入万年春。
金飙吹净人间暑。连朝弄凉新雨。万宝功成,无人解得,秋入天机深处。闲中自数。几心酌乾坤,手斟霜露。护了山河,共看元影在银兔。
而今神仙正好,向青空觅个,冲澹襟字。帝念群生,如何便肯,从我乘风归去。夷游洞府。把月杼云机,教他儿女。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
齐天乐(寿贾秋壑)。宋代。奚岊。 金飙吹净人间暑。连朝弄凉新雨。万宝功成,无人解得,秋入天机深处。闲中自数。几心酌乾坤,手斟霜露。护了山河,共看元影在银兔。而今神仙正好,向青空觅个,冲澹襟字。帝念群生,如何便肯,从我乘风归去。夷游洞府。把月杼云机,教他儿女。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宋代。胡寅。晚菘争上碧瑶簪,芥也芳心苦复甘。未见菜头论白黑,何人携钵肯同参。
百一诗 其五。两汉。应璩。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拟岘台观雪。宋代。陆游。垂虹亭上三更月,拟岘台前清晓雪。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狂歌痛饮豪不除,更忆衔枚驰出塞。芦摧苇折号饥鸿,欲傅粉墨无良工;摩挲东绢三叹息,收入放翁诗卷中。明朝青天行日毂,万瓦生烟失琼玉。世间成壤本相寻,却看晴山晕眉绿。
谢秦中亲族。清代。张印。秦中我故里,堕地未一归。客岁夫奉命,出藩来西陲。地方正苦战,蕃汉交相持。疮痍苦不起,宁复顾家为。今岁寄我书,属我板舆随。乡音喜入耳,秦关望崔岿。忆昔父谓我,吾土帝王畿。泰华称天险,泾渭襟带之。风俗本淳朴,犹有周公遗。我今远嫁女,能来事真稀。载念母与兄,今乃在京师。岂无外家亲,风雨系所思。跧伏已旬日,未敢使闻知。昨有远兄弟,叩门立我墀。我姑素钟爱,从不妇轻嗤。我夫久益敬,如宾无愆仪。我亦何所虑,我亦何所疑。所虑有官守,所疑人讪讥。回首顾阍者,人来善为解。咫尺天涯隔,此身有所羁。市上宁真虎,杯中宁真虺。持躬稍不慎,噬脐悔何追。愿保千金躯,勿为霜露欺。不死会相见,瓜代以为期。
梁竑夫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洪适。材高易盘错,语妙出波澜。和气如春暖,交情耐岁寒。牧民千里治,奉使五刑宽。杖屦怀陈迹,琴亡曲罢弹。
历劫吟 其十七。清代。张洵佳。往事回头思不穷,嗟予遭际有谁同。兰成身世沧桑感,尽在江南一赋中。
燕子矶。明代。王弘诲。沧江万顷护朱栏,龙虎千年紫气盘。壑暝香烟藏窈窕,月明笙鹤下高寒。
终南(一作陈季卿诗)。唐代。终南山翁。霜鹤鸣时夕风急,乱鸦又向寒林集。此君辍棹悲且吟,独对莲花一峰立。
满庭芳(雪中戏呈友人)。宋代。黄庭坚。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风流,金马客,歌鬟醉拥,乌帽斜欹。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再和。宋代。何梦桂。渴不待醴酒,行潦聊可挹。寒不待羅襦,短布聊自织。人生忘富贵,役役死尘迹。天鸡报明晨,暮种送归夕。万化迭故机,来者示终极。百年无定期,余日姑自适。拟学种蟠桃,谁能待花实。海鸥倦长风,低徊此休息。
和梅挚北池十咏。宋代。蒋堂。池上有孤岛,影摇波底天。蓬壶欣彷佛,仙客得留连。岸草衬丹轂,滩薦隈画船。羡君休瀚日,寄傲一尊前。
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宋代。刘克庄。机难下鸥鸟,察至见渊鱼。何日抽回去,商人愿出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