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从游不乏贤,薛侯令我自拳拳。笔端有力能扛鼎,饮量无涯可吸川。
宁屈乘轺纡郡绂,岂容谢事引官年。皇天有眼难从欲,暂许祠庭作散仙。
积雨简百七丈郎中二首 其一。宋代。许及之。乡里从游不乏贤,薛侯令我自拳拳。笔端有力能扛鼎,饮量无涯可吸川。宁屈乘轺纡郡绂,岂容谢事引官年。皇天有眼难从欲,暂许祠庭作散仙。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许及之。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二十二。清代。缪荃孙。士蔚帛冠旧,张融革带长。遗经宗许郑,俳体薄齐梁。花雨吟诗社,茶烟选佛场。苦吟当子夜,一字尚参商。
江梅开早赏何迟,隔岁知心此赴期。烂醉花前尘事少,狂吟笔底赏音奇。
清香风送来杯面,雪片天教落砚池。自是玉堂风韵好,更添明月在高枝。
南山赏梅与刘教谕孟纯黄训导伦暨汪思恭詹贵汪琳联句 其三。明代。程敏政。江梅开早赏何迟,隔岁知心此赴期。烂醉花前尘事少,狂吟笔底赏音奇。清香风送来杯面,雪片天教落砚池。自是玉堂风韵好,更添明月在高枝。
莆田吴元翰见访。明代。欧大任。竹下萧条径未成,君能千里问柴荆。衣裘残腊风犹急,鸿雁空江浪欲平。舟载剡溪招隐兴,书惭句曲下楼情。中原鞭弭吾今老,莫更逢人道姓名。
真州准提庵老梅行。清代。曾燠。白沙江村有老梅,百年劫灰余枯荄。春风一夜忽鼓动,玉笋旁迸千枝开。天地有心试冰雪,龙蛇偶蛰惊霆雷。今人争绕月观树,往日谁踏僧廊苔。廿四桥边万花海,我无暇去翻远来。名姿往往寄幽独,相赏故不从尘埃。疑是仙人萼绿降,返魂自得真香催。惜无酒酹花前杯,参横月落人空回。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九。清代。林则徐。金谷都从地窖埋,空囊枵腹不轻开。阿南普作巴郎普,积久难寻避债台。
简杨安国。宋代。陈师道。侯门谁预识冯谖,岁晚宁知范叔寒。倾盖尚怜吾道在,立谈相信古人难。开怀磊落无城府,握手侵寻出肺肝。共许异时终此去,满冠尘土待君弹。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宋代。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月下笛。宋代。彭元逊。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次韵西村老人见寄。明代。许相卿。眇予愧谐俗,衡门日重关。木榻已漆敝,草屋多苔斑。缅怀结发期,抗志夷惠班。乘时冀陈力,翊世姚姒间。驰光忽晼晚,惊波逝潺湲。悠悠违夙心,戚戚长苦颜。百年贵适意,青阳宁复还。明月皎东林,流烟淡前山。潜居勖明德,哲人犹可攀。
赠顾华玉。明代。刘麟。彪炳得之子,郁然沧海精。词华追往哲,道范迪群英。雄章时倚马,声价日连城。簪组已文铎,铅丹仍短擎。郡借董孤笔,乡归李劭评。鞚发真千里,笼收擅八琼。偶遭倾盖语,遂辱断金盟。载酒论奇字,题铭谢大烹。移舟乘月曙,挥麈坐参横。幕卷霏微雨,灯挑长短更。一夕持衡去,三秋荐剡成。感时精鉴别,慎职尽才名。燕集归无几,莺迁去有程。能将此别意,播入古人声。慷慨上世训,徘徊知己情。椽笛随歌咽,匏樽杂泪倾。籍籍今安定,翩翩老向平。清欢苦未足,远道本难轻。自合酬天子,何因变友生。惟余儆义范,垂死独牵萦。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唐代。姚合。栖栖沧海一耕人,诏遣江边作使君。山顶雨馀青到地,涛头风起白连云。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珍重来章相借分,芳名未识已曾闻。
戏赠李参赞。明代。许天锡。帝邱居士负峥嵘,老去犹为世网婴。幕府三年多酿黍,新诗一箧半言兵。天骄自保豺狼穴,朔漠空怀骠骑营。何日呼韩来稽颡,更题长句赠花卿。
舟行吴应求惜春次韵。魏晋。王珉。弄日娇云未肯收,暂凭堤柳击行舟。数声杜宇碧山远,几片落花春水流。强借酒兵销别恨,却因诗债起新愁。嗟予已竖降旗久,寄语将军好罢休。
发丰城县。宋代。陆游。丰城古县已再迁,出郭十步江渺然。冷云四合欲下雪,柔橹数声初放船。孤村灯火照破驿,客子何以娱今夕?不辞金碗醉十分,要看玉花深一尺。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三。元代。方回。士本不畏贫,所畏迫老境。百忧无一乐,可醉不可醒。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酒胆一何大,和陶效坡颍。诗成间亦佳,未忍一炬炳。
和王粹中。宋代。姜特立。昔年曾踏软红尘,回首修门七换春。官职不多还不欠,交情无旧亦无新。有花日日招嘉客,问字时时接近邻。且愿梅山新秫熟,许君长作醉归人。
偶得扫竹因培竹五字会仲威见过留与明叔同饭用此语成诗。宋代。赵蕃。扫竹因培竹,畏人非避人。跫然闻响屐,莞尔正攲巾。坐子竟日久,饭吾三韭贫。能来不嫌屡,梅底要深巡。
送祖柏庭知客归乡。宋代。释居简。十载区区探海藏,怀藏如意来寻访。直造凌霄峰顶上。逢大匠,一锤击碎真佳赏。活计从兹俱扫荡,等闲平地滔天浪。万里风云都一桨。尤宏放,折冲佛祖休相让。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张益州画像记。宋代。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