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陶潜。宋代。韩维。众鸟依嘉树,想像先生居。日哦高简篇,浊酒自为娱。世事不挂口,方且爱吾庐。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忻州牧汪君 其二。清代。何道生。遗迹重寻野史亭,秀容城畔草青青。剧怜抔土余荒陇,特洗残碑认旧铭。此事使君堪不朽,谁言词客竟无灵。云礽今日还祠庙,应有精魂下杳冥。
玉楼春。宋代。陈允平。西园斗结秋千了。日漾游丝烟外袅。小桥杨柳色初浓,别院海棠花正好。粉墙低度莺声巧。薄薄轻衫宜短帽。便拚日日醉芳菲,未必春风留玉貌。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宋代。吴文英。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忠州禹庙。清代。顾光旭。涂山万古郁苕峣,禹庙临江更系桡。殿上鼓钟三峡动,夜来风雨百灵朝。天开黑水澄秋霁,云起黄龙卷暮潮。自锡玄圭崇黻冕,空岩竹柏和《萧韶》。
郫县春日吟。宋代。吴泳。醉骑花影少年间,謔弄风光古将坛。渐觉年来无补益,只将春贮在脾肝。
录襄邓民言 其二。明代。何乔新。襄阳行遍到南阳,劳徕宁辞去路长。刁斗不惊鸡犬静,村居处处乐耕桑。
鹧鸪天。宋代。赵子发。约略应飞白玉盘。明楼渐放满轮寒。天垂万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气间。闻叶吹,想风鬟。浮空仿佛女乘鸾。此时不合人间有,尽入嵩山静夜看。
登东山。宋代。陆游。漆园傲吏养生主,栗里高人归去来。俱作放翁新受用,不妨平地脱尘埃。松崖壁立临樵坞,竹径蛇蟠上啸台。送尽夕阳山更好,与君踏月浩歌回。
谒告得归拜呈内机知府郎官五首。宋代。程公许。一屋堆鞋笑领军,人间沧海几扬尘。卷舒不与心为累,琪树瑶林别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