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渔父词。宋代。刘克庄。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渔父”之咏,篇数很多,古往今来,不可胜数。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推唐人张志和的《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与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声情舒缓平和,如行云流水,表现了作者的如野鹤闲云,与世无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声情孤傲冷峻,表现了作者的愤世嫉俗。然而“出世”也罢,“入世”也罢,他们笔下的“渔父”都是自我形象的外在表现,这一点是共同的。
起句“海滨蓑笠叟”五字,点出地点和人物。
“驼背曲,鹤形臞”二句承上,以三字短联具体刻画出“渔父”形象:其背既曲如驼,其躯又瘦似鹤。活脱脱地表现出一干瘪老儿,颇有调侃的意味。接着,词人又郑重其辞地宣布道:“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吞饵,牵翻员峤方壶。”任公子是什么人呢?先秦寓言中之钓于海者也。据说他特制一竿大钓长绳,以五十头牛为饵,踞坐会稽山顶,投竿东海水中,钓得大鱼,切片晒干,令那浙江以东、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以北广大地区的居民吃了个够。
龙伯氏又是什么人呢?他也是古代神话中之钓于海者也。相传渤海之东不知其几亿万里处有五座神山,曰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浮于海面,随潮水动荡不已。天帝恐其漂往西极,使岛上群仙流离失所,就命令十五头巨轮番负载之。不料龙伯国有巨人一钩连钓六而去,以致岱舆、员峤二山竟沉入海底。常言道:“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这老儿若非任公子、龙伯氏一流人物,又岂敢到海边来看上了如海岛大的鱼要它上钩?——以此知其“定不是凡人”也。这段词写得似庄似谑,能令人肃然起敬,能令公莞尔一笑,精采之至。
上阕已揭出“古之贤哲,多隐于渔”的命题,而历史上第一个以渔隐名世的贤哲,非西周那位“直钩钓国”的姜太公莫属,故拈出他来作为典型。“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水,相传是姜太公当年垂钓之处。肘后,是随身的意思。古人随身携带书籍,每悬于肘后,故云。丹书,即古史传说中之“天书”,字色赤红,故名。这二句说太公垂钓磻溪之时,年虽老迈,须眉皆白,却熟谙上古帝王之道,有王佐之术。“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西伯,即周文王。文王出猎,偶遇太公垂钓于渭北,交谈之下,大为敬服,遂“载与俱归”,立为国师。文王死后,太公辅佐武王,誓师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讨伐纣王,灭商建周,以开国之功封于营丘(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三句高度概括了太公一生之出处大节:遭遇文王、伐纣、受封。按太公负不世之才,立非常之勋,位极人臣,名垂青史,其事迹代表着旧时代知识分子个人价值最完满的实现;这种实现固有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文王对他的赏识与重用。“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即此之谓也。因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典型形象,在姜太公的身上,积淀了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士子们主客观双向之梦想与追求。由此,读者不难感受到,词中所幻想出的这个海滨钓叟无非是历代寒士们的化身,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被封建帝王慧眼识英雄,以至飞荡腾达,为王者师,为王者友。但无情的历史事实证明,这样的机会凤毛麟角,因此,作者一声断喝:醒来吧、小心“钓竿拂着珊瑚。”似这等好事,世上已很久不曾有过了,请问您还呆坐在长满苔藓之石矶上等候谁哩?只怕等到瞌睡虫上来,连手中渔竿也拿不稳了,看扫着海里的珊瑚礁罢!写着写着,上阕幽默之风又重现了。
此篇的命意,由于作者以“渔父词”题篇,词中又从头到尾都是在嘲弄一位妄想做姜太公第二的海滨钓叟,粗读之下,很容易使人得出其讽刺对象即为此渔翁所代表的怀才不遇人物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中错觉。其实,“世间久无是事”即点明,它的矛头,分明是冲着当代乃至前世不知多少代以来一切高高在上、不思求贤的封建统治者们来的。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形式表现一定批判性的现实主义的内容,滑稽家之辞不同于寻常打油之辞,于此词可知。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代谢刘小坡送乡会劝酒赓韵。宋代。王与钧。一枝鹪漫集,千仞凤方翔。谏纸清时省,经帷镇日香。湖波怜鸭绿,宫醖挹鹅黄。应轸乡中士,毛锥未脱囊。
画龙。宋代。刘攽。南人谒雨争图龙,画师放笔为老雄。烟云满壁夺昼色,雷电应手生狂风。观者皆惊牙爪动,攫拿意似翻长空。吾疑奋迅出户牖,何事经时留此中。共言叶公初好画,当时亦有神龙下。天意为霖非尔能,世俗慕真聊事假。
太皇太后挽诗 其一。宋代。王炎。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镂玉三朝庆,涂椒四世亲。乘云今不返,垂白泣遗民。
渔具诗。qF(吴人今谓之丛)。唐代。陆龟蒙。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归兴诗六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龙性谁能降,鸥盟自可亲。好将湘上水,一洗马前尘。蕙帐眠山月,荷衣伴角巾。罗浮峰四百,猿鸟已迎人。
襄州试白云归帝乡。唐代。黄滔。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清代。佚名。八变之时。生在东北在艮地。图尽天地我次比。白衣居士维靡诘。欲结坐禅须谙气。通畅经书有舍利。见吾相好须信企。感子单诚不延次。齐得升天不堕地。
十四日至节。元代。方回。钱塘多少富豪家,酒肉如山赏物华。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三。宋代。叶梦得。僚吏相哀白事稀,抱琴时自弄清徽。何妨共倒樽中渌,不怕鸣驺问道归。
送冯副使士定之广东宪台 其三。明代。丘浚。家在天南地尽头,白云归处海悠悠。君行是我家居处,莫谩逢人叹远游。
书愁。明代。杜大成。愁多奈可度残春,浮世荣枯总未真。细雨梦中憔悴质,落花影里寂寥人。山僧乍见仍怜瘦,野鹤长随不厌贫。独抱遗经卧空谷,恐妨容鬓涅缁尘。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宋代。李曾伯。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次韵金汉臣雨后病起见寄。元代。方回。一自蒲杯吊楚湘,倏成炎溽乍阴凉。恨无枥上如飞马,往问斋中独宿床。病起精神如雨止,怀归悉思与天长。何时共□□诗说,直上高峰看夕阳。
过贾谊宅。明代。赵迪。故宅荒凉倚碧岑,寒云漠漠迹难寻。书沈湘水情何极,鵩赋长沙怨已深。空馆无人啼鸟到,閒门有径碧苔侵。可怜前席今千载,惟有清猿自啸唫。
丝海棠。明代。张天赋。紫茎红心七缕丝,歛藏春色许多时。上林回首皆零落,独趁西风艳冶姿。
游法云寺彝老新葺小园。宋代。陆游。古寺朱扉傍水开,高僧笑语共徘徊。阴阴曲径人稀到,一一名花手自栽。竹笕引泉滋药垄,风炉篝火试茶杯。此行自喜非生客,二百年间六世来。
题族兄马子英进士梅花。元代。丁鹤年。池馆春深看牡丹,五陵车马隘长安。谁知凛凛冰霜际,却是梅花守岁寒。
殷十一赠栗冈砚。唐代。李白。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邹汝舟画。元代。凌云翰。童子言师去未还,采芝多在白云间。谁知流水桃花外,更有高人卧碧山。
拟古出塞(五首)。明代。李东阳。军行视旂旐,闻向黄河曲。相顾问姓名,同伴为骨肉。星分良乡爨,月傍井陉宿。民贫苦供给,县官告不足。掾吏饱肥羊,马饥奴无粟。营门号令肃,鸡狗不敢挶。起居有常节,幸得免笞辱。¤
赠华山何学士致仕。宋代。魏野。累表乞眠云,明君始许君。三峰同鹤住,半俸与僧分。益寿药谁得,朝元香自焚。承家多令子,冠盖世纷纷。
上广东漕使黄郎中。宋代。曾丰。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不矜不盈,不与时争。不盈不矜,不与物撄。不撄不争,神观天清。不争不撄,体气地宁。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明代。张渊。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长洲老石好异者,百里携杯游树下。浩嗟天下有树此树无,我去此树何人图?三日经营双眼力,满空苍翠移真迹。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居然赠与卧云人,长啸寒风生石壁。於乎!石君诗画天下知,此笔尤为天下奇。劝君风雷当掩户,恐化蛟龙擘空去。
游庐山栖贤寺。元代。危素。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泄岩凝素乳,洒树见飞霜。冷冷转空曲,湛湛涵清光。五老九千仞,巉绝天中央。紫烟射仙壑,白云冠僧坊。幽思稍愉悦,良朋共翱翔。访古慕宗向,悟玄愧裴杨。超然色界游,圆灵大无方。终当毕吾志,混迹麋鹿行。
结羊肠。元代。赵雍。孟春之月春始和,陌头柳色黄如鹅。落梅纷纷稍觉多,白日炯炯曜绮罗。曜绮罗,日渐长,春风庭院花草香。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卜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结成羊肠肠反断,惆怅春闺坐长叹。强持薄怒娇且羞,折花倒插金钗头。
老叹。宋代。刘克庄。肘后奇书懒更开,只今年鬓已相催。但闻方士腾空去,不见童男入海回。无药能留炎帝在,有人曾哭老聃来。醉乡一路差堪向,终拟刘伶冢畔埋。
和少璞饮茶诗 其三。清代。陈曾佑。朝士竞徵逐,饮籑造细微。传餐学西式,何止肉食肥。朋侪八九聚,日晡醉忘归。低心逐时好,暂勉终有违。一杯且解渴,伯玉今知非。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唐代。白居易。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暮与一道士,出寻青溪居。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又惭云林间,鸥鹤不我疏。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六言三首 其三。宋代。刘克庄。南塘登极数袁,平围册后尾联。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著鞭。
石州慢 冬日舟过亳州旧居有感。清代。陈维崧。黄叶村中,绿水湾头,帆影零乱。小桥夹浦,依稀认有,旧时庭院。小楼还在,记得人在楼中,而今凝望如天远。烟里歇吴舲,似迷巢林燕。凄恋。閒敲画榜,遥指红墙,百端思遍。可惜满园槲叶,半河菱蔓。负暄邻叟,两两私语茅檐,料他也为王孙叹。摇橹过前汀,惊水禽飞散。
隋宫词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螺黛朝朝吏散来,妆残犹展镜奁开。门前报道宫车过,不似轻尘拂面回。
喜迁莺。五代。冯延巳。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唁皇甫翰周处士。。谋[B16J]。十载乡闾至孝闻,溪中白屋有征君。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唐代。郑谷。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
梅花集句 其一一一。金朝。李龏。玉女精神不尚妆,一身尽着雪衣裳。只应尚有骄春意,浅笑微颦尽断肠。
马嵬坡。唐代。张祜。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念奴娇 祖园与玉峰徐孚若话旧回用前韵。清代。陈维崧。立谈数语,似项王帐后,楚歌齐起。又似邻船商妇泣,一夜琵琶聒耳。红粉辞乡,青袍失路,从古原如是。子规频唤,明朝春又归矣。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万事灰颓吾不恨,只负柔奴车子。满幅花笺,半床珊管,怕杀蓝田尉。单衾空馆,鸭炉红瘦香死。
寒夜吟。宋代。邵雍。天加一上寒,我添一重被。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责已重以周,与人不求备。唯是大圣人,能立无过地。
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宋代。彭龟年。我归不能休,公去不可挽。依依原隰间,相对意无限。
龙穴晓云。明代。邓伯凯。神物升沉不记年,至今遗迹尚依然。半林叆叇存灵气,一窍穹窿带冷涎。饥豹夜归思隐雾,行人晓起讶炊烟。何如上下从龙去,化作商霖遍九天。
承金汉臣寄诗将及一月次韵奉酬并呈徐蜚英。元代。方回。千里秋光一倚栏,危楼四望碧云宽。遥知对垒分诗将,未觉同舟怯县滩。九日与谁同把酒,八年如我倦弹冠。会难别易驹阴迅,时展来篇细细看。
李氏山庄留别。宋代。释简长。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松斋秋掩月,石窦醉眠云。远墅灶烟合,寒原驿路分。前行鞭瘦马,馀恨暂离群。
代者不以时至失仲孺同行之约怆然作此。南北朝。邹浩。平日莼鲈计,犹随黄犊留。苏君验前语,裴子但孤舟。隋柳薰风岸,淮山霁月楼。故应今好在,为我一回头。
出都书怀寄同游诸公。明代。于慎行。长安大道抗离旌,厩吏将车出禁城。恩礼虚同疏两傅,行藏实愧鲁诸生。梦残芳草山中路,兴尽浮云世上名。惟有灞陵桥畔柳,柔条踠地不胜情。
诉衷肠(赠周恩来)。近现代。毛泽东。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戏题致远书房。宋代。范成大。照丛菊靥万黄金,欹架薇条半绿阴。逋客已随丹凤诏,但余花草怨秋深。
冬行买酒炭自随。宋代。曾丰。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分署望风凰山。元代。陈基。秋气日以佳,微云不成雨。青山天际来,与我为宾主。飞龙及舞凤,突兀在庭户。须臾雾霭收,草树粲堪数。謇予糜鹿姿,讵意婴圭组。蹙缩匪天真,驱驰漫尘土。偶坐属无喧,晴容湛空宇。欲去复踟蹰,此意谁当与?
秋怀三十六首。宋代。邵雍。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珠公归自永阳山中出其山居槁因赋 其二。元代。廖大圭。日日思山不肯归,年来心事固多违。老禅真有诛茅地,应许孤云作伴飞。
咏史下·王导。宋代。陈普。漠漠胡尘扑面飞,对人举扇障元规。九京羞见青衣帝,犹及刘翔未到时。
为何盐狱题种德堂。宋代。喻良能。作堂备登览,既作扁其颜。扁颜固云易,践名良独难。我友何水曹,筑堂水云间。瞰临擅奇绝,佳气何郁盘。横以数亩池,缭以四面山。石楠间女贞,青士依苍官。纷纷杂花卉,栽植日以繁。岂独秀春融,未应凋岁寒。凭栏试游目,皎皎万虑宽。张公江海客,一见颜为欢。嘉名揭种德,寓意固有存。期君宴游日,内照时返观。善性益培壅,芜累须一删。木老德亦熟,无忘老坡言。
月。明代。释函可。人家小儿女,举头见月笑。山中老洞猿,见月一长叫。物感固自殊,明月同一照。
游华岩庵二首 其一。明代。曾受益。祥光蔚起照南旻,霓栋辇飞梵宇新。天欲一方开法象,地因六境坐金身。芰荷已报池塘夏,草树犹含乐国春。几载皈依勤两叟,到来此日豁心神。
浴罢闲步门外而归。宋代。陆游。两扇荆扉数掩篱,幽人浴罢得娱嬉。南临大泽风来远,东限连山月出迟。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欹。径归却就东窗卧,要及蝉声未歇时。
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唐代。郭震。邀欢空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有感 其三。元代。王冕。慷慨看双剑,凄凉独老翁。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茅屋荒山雨,麻衣旷野风。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
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唐代。吴融。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褵褷。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z5.
卜隐洪岩。明代。释函是。解院寻深隐,洪岩最上关。碧霄怜老拙,高视谢人寰。举世魔风炽,惭予壮志顽。愿生真有道,早慰圣明颜。
倒屣得小异,不言四时备。遗我百明珠,书窗遽增气。
石盆丛秀转光辉,携挈衰慵绝尘世。更烦藻思玄维持,纸上盆中尽珍琲。
近得石菖蒲胡伯镇见之谓必以锦石资藉乃可以久遽彻所有为贶仍枉佳句辄次韵奉谢。宋代。李之仪。倒屣得小异,不言四时备。遗我百明珠,书窗遽增气。石盆丛秀转光辉,携挈衰慵绝尘世。更烦藻思玄维持,纸上盆中尽珍琲。他时相对擘麟脯,何必方平为绍介。
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宋代。范成大。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题袁秘书文藁。宋代。刘克庄。场屋声名淳绍初,同时一辈晓星疏。举人尚记前乡贡,天子亦呼行秘书。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次韵子益秋怀集句。宋代。于石。春草秋更绿,能得几时好。人生非金石,坐愁红颜老。振衣千仞冈,木落雁飞早。无营地转幽,遂动自纷扰。时哉不我与,全身以为宝。不是傲当时,用拙存吾道。
和孙行简夜宿万寿山经阁诗韵二首 其二。元代。成廷圭。九曲池边看秋色,水光荡漾青于苔。白云相邀上山去,明月更喜随人来。一声两声松子落,千朵万朵芙蓉开。老僧悟我静中意,不遣阶墀留俗埃。
送蔡山人。唐代。高适。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宋代。彭龟年。满满风霜味正肥,厥包万里逐雕题。封君莫羡传柑宠,清爽何如楂与梨。
秋风欲别转流连,回首云山缓著鞭。千里桑麻弥海岱,万家井灶息烽烟。
弩骀未必知前路,樗散空教养大年。叠荷君恩犹未报,虚名敢媲况青天。
道光壬午五月自曹镇任奉命致仕返黔俶装将行赋长句四章敬以纪恩兼用志别 其二。清代。刘清。秋风欲别转流连,回首云山缓著鞭。千里桑麻弥海岱,万家井灶息烽烟。弩骀未必知前路,樗散空教养大年。叠荷君恩犹未报,虚名敢媲况青天。
柬江佥宪少峰昔以符卿谪官。明代。陈良珍。归卧芗溪日,相逢鬓已斑。留宾开北海,凿牖对南山。畎亩丹心在,图书白日閒。当年思用旧,休厌紫宸班。
酒泉子·长忆孤山。宋代。潘阆。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恻恻吟 其九十。明代。彭日贞。艳质当春遽堕红,玉颜飘没水归东。空怜一枕游仙梦,不逐云英入洞中。
赵大年小景。元代。程钜夫。匹马冲寒踏落花,杏园深处曲江涯。何如相对风轩坐,唤得渔船傍酒家。
过徐州。明代。张弼。潦退水痕山树腰,苍生鱼鳖又枯焦。黄楼太守能知否,厄运重逢第几遭。
有司欲取寺松供朝用感赋。宋代。释维琳。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今夜月明风露冷,误他千里鹤飞来。
郡斋读经。唐代。羊士谔。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读李杜诗。宋代。陆游。濯锦沧浪客,青莲澹荡人。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士固难推挽,人谁不贱贫?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游仙诗六首 其二。清代。冯班。配直长林禁散行,飘飘羽帐缀珠缨。偶然梦见歌谣处,却是风吹玉树声。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清代。费墨娟。楚天遥望路漫漫,辗转思儿夜未安。欲写锦笺传一字,愁思无限绕毫端。
清平乐(赋木犀词)。宋代。辛弃疾。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宋代。范祖禹。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往事已成空。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九虞初毕下西宫。朝礻石与天崇。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唐代。刘威。水绿山青春日长,政成因暇泛回塘。初移柳岸笙歌合,欲过蘋洲罗绮香。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一声画角严城暮,云雨分时满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