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极伤神谁为携

出自唐代杜甫的《野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jí shāng shén shuí wèi xié,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
凄凄,巴渝,独鹤,不知,伤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华山北涪水西,
在仲冬的风日里,开始变得阴冷。
山连越巂蟠三蜀,
山脉将越巂、蜀地连成一片,
水散巴渝下五溪。
水流穿过巴渝地区,注入五溪之中。
独鹤不知何事舞,
孤雁不知道在舞蹈什么事情,
饥乌似欲向人啼。
饥鸟似乎要向人们哀鸣。

射洪春酒寒仍绿,
射洪的春酒依然冰冷而碧绿,
目极伤神谁为携。
寂寞的眼睛极度伤神,谁会来陪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仲冬季节感受到的凄凉和孤独。诗中金华山的北面有一条涪水,在寒冷的风日里显得阴冷。山连着越巂、蜀地,水流散布在巴渝地区的五个溪流中。作者用独鹤和饥乌来比喻自己的孤单和无助,感叹自己的困境。而射洪的春酒虽然是寒冷的,但依然是绿色的,形容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立和心灵的伤痛,渴望有人陪伴自己度过寒冷的冬天。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寂寞、凄凉的氛围包裹着,给人以孤独、落寞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