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一字不寄将

出自宋代仲并的《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kàn yī zì bù jì ji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裹,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廓暮云廓。
()
不分,风光,妩媚,客子,荡漾,薄薄,故人,悲风,绝壑

《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这句诗词表达了杨树细枝巧妙地托起了柔弱的腰肢,小桃花红艳地探入花萼之中。
诗意:诗人通过形象描绘杨树枝条柔软娇弱、小桃花娇艳欲滴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这句诗词表达了美景虽然向人展示妩媚的一面,但只有旅人才知道行路的艰辛。
诗意: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美景只是表面的妩媚,而只有亲身经历过厄运的旅人才能真正领悟到旅途的艰辛。

短篷荡漾晴波裹,取次茶深酒薄薄。
这句诗词描绘了短篷船在晴朗的波浪上荡漾,取次茶浅,酒水稀薄。
诗意:诗人通过对船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船在晴朗的波浪上荡漾的情景,以及茶水的稀薄,暗喻了诗人的孤寂和寥落。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这句诗词表达了对远方的故人思念犹如绝壑中生长的悲风般,始终未能相见。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思念之深,使得内心如同悲风生于绝壑一般,无法抒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这句诗词表达了尘沙的阻隔使得相隔多年的友人无法相见,只能依靠空白的纸笔来记录他们曾经的相约。
诗意:诗人通过尘沙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隔阂导致了友人之间的分离,只能通过文字来保留彼此的情谊。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这句诗词表达了即使面对面相对,却没有传递一字消息,剩下的只是彼此拥有的新知识,岂能称之为快乐。
诗意:诗人表达了即使面对面相见,却无法交流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只能浅尝辄止地传递新知识,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这句诗词表达了眼前的世俗之人无法理解内心的苦闷,回忆起与故人的岁月,感觉空虚且失落。
诗意:诗人通过对眼前世俗之人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孤寂,以及对与故人相伴度过的岁月的怀念和失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廓暮云廓。
这句诗词表达了眉目炯炯有神,端庄可人,如同明亮的月光照耀在西边城墙和夕阳下的云朵上。
诗意: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眉目清澈明亮,端庄可人的特质,并以月光和夕阳的意象形容其美丽。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思念和失落。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和意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幅富有意境和哲理的画面。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仲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