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会得山神意。宋代。邵雍。十日西行过永济,时时细雨湿衫衣。多情会得山神意,犹恐行人欠翠微。
《十日西过永济桥》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日西行过永济,
时时细雨湿衫衣。
多情会得山神意,
犹恐行人欠翠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日的西行经历,特别是经过永济桥时的情景。诗人在旅途中时常遇到细雨,淋湿了他的衣衫。然而,他心怀多情,能够感受到山神的意境,他担心行人们可能会错过这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敏感。诗中的细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柔和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行旅的辛苦和疲惫。然而,诗人的多情使他能够体会到山神的意境,这表明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诗人担心行人们会错过这美丽的瞬间,表达了他对他人的关怀和希望他人也能欣赏到这样的景色。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旅行中的感受和情绪。这首诗词在简洁中寓意丰富,给人以共鸣和启迪。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