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恐忧愁为龃龉

出自宋代邵雍的《惜芳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kǒng yōu chóu wèi jǔ y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细筭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
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开颜:(动)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笑~。
芳菲:(书)(名)花草的芳香。也指花草:门前唤担买~。
大率:大率dàshuài副词。大概、大致;大体;大略。
烂漫:(形)①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山花~。[近]绚烂。②语言或行动坦率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天真~。
龃龉: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尚可: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惜芳菲》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算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约只有一个春天,繁华绚烂却只持续了短短十天。
也担心忧愁成为障碍,更要防范风雨带来的艰难。
不要让此后成为遗憾,趁着还能攀援,把火樽前的美景珍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惋惜之情。他深思熟虑地总结了人世间的千万事物,最终发现它们都不如花朵在绽放时的美丽和快乐。虽然花的盛开只持续了短暂的时间,但它们却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作者担心忧愁和困难会阻碍人们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风雨带来的困难。他呼吁人们不要让此后的时光成为遗憾,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惜芳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和警示。通过对千万事物的比较,作者将花朵的盛开与人间的喜悦相对照,强调了花的短暂美丽与人们对快乐的渴望。诗中的“细筭”和“输”字,用以形容作者对人间事物的细致思量和对花朵美丽的认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感悟。

诗词中的“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困难和痛苦的担忧,他希望人们能够排除忧愁,抵御风雨,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珍惜眼前时光的期望,不要留下遗憾,要抓住机会去追求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花朵的比喻,唤起读者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关注和珍惜,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抵御困难和遗憾,积极面对生活。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邵雍对生命和美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