躞蹀身轻山上走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è dié shēn qīng shān shàng zǒu,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
()
便便身轻欢呼:(动)高兴得大声呼喊:~雀跃。[反]悲叹|哀号。
金钗: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2.系兰科石斛属植物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回头:(动)把头转向后方:刚一~就被老师看见了。②(动)往后退:不能见困难就~。③(动)回家;回来:你上哪里去了,怎么一去就不~?④(动)悔悟;改邪归正:浪子~|现在~还不算晚。⑤(副)稍等一会儿;过一会儿:~见|~再说。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沈郎清瘦不胜衣,
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
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
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
回头四十二年非。

中文译文:
沈郎(指作者自称)瘦弱得不适合穿这样的衣物,
边地老人脖子上戴着十圈项圈。
行走轻盈地爬上山,
喜悦地呼喊着,醉醺醺地乘船归来。

舞腰挥舞着像雪花一样飘落的金钗,
谈论辩论像云朵一样,手持玉麈(古代的一种仪器)。
回忆起在钱塘的时光就是这样的,
回首看去,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边地的一次舟行之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中的“沈郎”是苏轼的自称,他形容自己清瘦,不适合穿着华丽的衣物。同时,他提到边地老人戴着多重项圈,暗示了生活在边地的艰辛和坚韧。

苏轼行走山间,轻盈自如,充满欢愉地乘船归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他描写自己舞腰挥舞金钗,谈辩如云,手持玉麈,表现了他在文学和辩论方面的才华和自信。

最后两句“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表达了苏轼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他回忆起在钱塘(现在的杭州)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描绘细腻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展示了苏轼优美的文学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