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啼坏墙

出自宋代释云岫的《偈颂二十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shuài tí huài qiá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西风凋木叶,蟋蟀啼坏墙
明月照破屋,露冷黄金床。
藏经一卷,儒书一章。
读不成句,书不成行,天空地阔谁商量。
()
木叶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黄金:(名)金子的通称。②(形)比喻宝贵:~时代|~地段|~时间。
藏经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天空:(名)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的空间:~飘着几朵白云。
商量:互换看法或想法;商谈。

诗词《偈颂二十三首》是宋代释云岫所作,其中包含了四句诗句,描述了凋零的景象和寒冷的环境。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凋木叶,蟋蟀啼坏墙。
明月照破屋,露冷黄金床。
藏经一卷,儒书一章。
读不成句,书不成行,天空地阔谁商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画面,主要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中以西风凋残了树上的叶子、蟋蟀因墙壁坏了而啼叫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感觉。接着通过明月照射破旧的房屋、露水冷却了黄金床来表达贫穷、艰苦的生活环境。最后,诗人以藏经一卷、儒书一章来表达对知识的渴望,但读不成句、书不成行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一句“天空地阔谁商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助和对整个世界的质疑。

赏析:
《偈颂二十三首》以简洁的词句勾勒出了一幅凄凉、贫困的画面。通过描绘大自然和生活环境的贫瘠与艰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难和对现实的无奈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的苦境与人生的辗转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共情并对现实社会产生反思。

诗中的儒书和藏经象征着知识和智慧。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却由于环境的艰苦而只能读一卷、看一章,再到最后读不成句、书不成行,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环境中虽然渴望知识却无法实现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天空地阔谁商量”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质疑,对社会现象的无力更改的感叹。

整首诗采用了朴素的语言和形象,通过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艰难之处,呼唤着对现实的关注。这样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实,也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