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发非声

出自宋代释慧性的《偈颂一百零一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fā fēi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言发非声,舌头无骨。
色前不物,狐狸慈窟。
()
非声舌头:1.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2.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不物狐狸: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

《偈颂一百零一首》是宋代释慧性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言发非声,舌头无骨。
色前不物,狐狸慈窟。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一种禅宗思想和对于生活及人性的深刻观察。言发非声,意指言语表达并非只有声音的方式,它还可以是心意传递的方式。舌头无骨,指的是人的言语应该柔和而不伤人,没有攻击性的辛辣之处。色前不物,意味着外貌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心地善良与否才是最为重要的。狐狸慈窟,则表达了在世俗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真实的善良与慈爱。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通过简洁的语言道出了深层的哲理。作者以此表达了他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于建立真实人际关系的观察。在禅宗思想中,言语被认为是传递心意的方式之一,在这里方法也被运用得十分巧妙,传递了一种不追求浮华外表的真实人性。作者通过"舌头无骨"的比喻,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言语的柔和与温暖的重要性。而"色前不物"则对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注重外表与物质之价值观进行了讽刺,提醒人们应该重视心灵之美而非肤浅的外表。最后一句"狐狸慈窟"更加突出了人性中潜藏的美好与善良。整首诗词通过简单而质朴的词句,向人们传达出一种追求真实内在价值的思想,启发人们对于生活与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释慧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