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屈宋衙。
襄阳咏史 其三十 沧浪歌。金朝。李俊民。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屈宋衙。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胡已茂。宋代。岳珂。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世道之趋,或污或隆。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西江月。宋代。包荣父。雅意浯亭宽碧,何心禁路宽华。芝兰玉树侍臣家。一段洛滨图画。庆事两年亲见,今年福寿堪夸。更从头上人添些。却是八千岁也。
次律兄饷鱼鱼不至而诗至颇类南海使君送酒辄成三绝一笑而已赐茗少分以报厚意 其二。宋代。沈与求。先生远饷锦鳞鲜,剥啄扣门惊阿连。只有珠玑落窗几,空教口角堕馋涎。
绮罗香四首 其三。清代。奕绘。蝶梦香轻,花魂影媚,锦瑟悲凉弦柱。隋苑齐宫,消受凄清佳句。飘碧瓦、何处秋声,挂红索、谁家芳树。百尺韩碑,诗人气概自神武。昵昵儿女怨态,落落英雄壮志,断肠今古。獭祭空嘲,施注郑笺难补。隔阆苑、一片飞烟,咽蝉声、五更疏露。洒琼瑰、万里桐花,丹山寻凤路。
崇福庵 其二。宋代。韩淲。崇福庵边安静泉,往来渐次四十年。道人只在山深处,手种青松已拂天。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宋代。苏辙。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偶书二首 其二。元代。王冕。闻鸡何用舞,对酒且高歌。湖海情如故,风霜老奈何。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玩世能成癖,纷纷事已讹。
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宋代。杜范。丹地从容接细毡,岂徒口耳漫周旋。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章彻诵筵天意悦,恩隆赐典露华鲜。礼文稽古皆成宪,主德由斯志罔愆。
罗浮山下人家 其三。清代。丘逢甲。化禽啼处药苗肥,日日携锄上翠微。葵叶蓑衣棕瓣笠,满山风雨抱云归。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唐代。李白。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江上雨。唐代。戴司颜。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萧萧犹未已,早晚去蘋洲。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宋代。苏辙。少年食糠核,吐去愿一官。躬耕遇敛获,不知以为欢。谓言一飞翔,要胜终屈蟠。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多忧变华发,照影惭双鸾。恩従万里归,独喜大节完。日食太仓米,箧中有余纨。奇穷不当尔,自信处此难。长女闻孀居,将食泪滴盘。老妻饱忧患,悲吒摧心肝。西飞问黄鹄,谁当救饥寒。二子怜我老,辇致心一宽。别久得会合,喜极成辛酸。忽闻倚门望,有书惊岁阑。深情见缓急,欲报非琅玕。劝尔勤孝友,慎毋慕衣冠。渊渟自成井,放泻当生澜。岂有白雪驹,举足无和銮。
胜好亭二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春风骀宕石狮崖,万木森森景自佳。山好未须高雁荡,水流是处似秦淮。醉来忘却金鱼袋,梦去空传玉燕钗。陶谢同游真不忝,临风吾欲赋无怀。
次韵杨宰思庭竹。宋代。陈造。数寻脆碧袅轻阴,岁不知寒暑不侵。属厌吟风仍啸雨,尽收县解入琴心。
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明代。林鸿。露下菰蒲有雁声,晓骖初发宿寒轻。新知乍别孤吟倦,旧国重来百感生。黄叶闭门逢野寺,白波侵郭见江城。家林暂别堪惆怅,翻忆浮丘海上行。
一翦梅。宋代。李石。百濯香残恨未消。万绪千丝,莲藕芭蕉。临岐犹自说前时,轻翦乌云解翠翘。雨意重来风已飘。南陌行人折柳条。此间无计可留连,枕上今宵。马上明朝。
双溪道中。宋代。陆游。晓出筰桥门,天低日未暾。绿陂寒淡淡,白雾远昏昏。古路乱车辙,行人惊雁群。征涂不须厌,蓬转本无根。
癸酉花朝之羊城与内子为别。明代。黎彭龄。芳垞烟深细雨霏,花前题字落红稀。三更薄醉故园梦,二月轻寒游子衣。未必远山凭彩笔,都将流水问金徽。春郊吟屐晴方试,又逐原鸰着处飞。
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唐代。李绅。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宋代。陆游。家居愈老厌拘缠,旅舍僧房意自便。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
杂曲歌辞·游侠篇。唐代。崔颢。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宋代。石孝友。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旅兴。明代。刘基。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县楼独酌。宋代。文同。向晚无公事,身如太古闲。县楼明夕照,樽酒对南山。放意利名外,游心天地间。生来不能饮,到此学酡颜。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九。明代。黎民表。岂谓归田拙,幽居事足娱。虫鱼诠古刻,山海咏新图。名已落朝藉,身当隐市沽。虽无乡里识,亦懒著潜夫。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 其四。宋代。刘一止。翠峰欲并眉妩,艳蕊难争脸红。昔日寒年枯木,何如此个家风。
次韵答方元吉。宋代。胡仲弓。新知如旧识,话久觉情真。云出壶山早,风行晋水春。家贫因过客,世变为诗人。曾点龙门额,烦君再问津。
梅花庄水轩望清远不至。明代。释宗泐。望君水轩西,恨杀前村树。日暮溪雨来,扁舟在何处。
敢隐默,不敢戏传,始以小词,庸谢雅意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
沁园春。宋代。夏元鼎。 敢隐默,不敢戏传,始以小词,庸谢雅意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九日舟行至桐庐。明代。刘基。杪秋天气佳,九日更可喜。众人竞登山,而我独泛水。江明野色来,风淡汲鳞起。苍翠观远峰,泬寥度清沚。沙禽泛悠飏,岸竹摇萝靡。溯湍怀谢公,临濑思严子。紫萸空俗佩,黄菊漫妖蕊。落帽非我远,虚垒非我耻。扣舷月娟娟,濯足石齿齿。澄心以逍遥,坻流任行止。
王文公易漕帖赞。宋代。岳珂。以文致身,以恭奉上。锱铢笔态,矩矱心匠。论其钩格则得纡余曲致之体,考其纵逸则妙雍容不迫之状。俨佩玉之度,肇官仪之创。百辟班见,大廷宏敞。方觚颖之发挥,盖已具此气象。日谁之书,元丰首相。
复吴秘正五诗。宋代。陈造。簿书阻从游,人远嗟室迩。胥徒怪坐忙,眉睫若为喜。方赓于蒍于,忽诵子虚子。悠然得此心,外累蚊过耳。
陈勋卿邀游龙津园分赋。明代。黎邦瑊。出郭探幽境,寻源识旧津。云林高卧处,清世直声人。道胜抛章绶,功成任角巾。凿池分碧月,选径迥红尘。门闭无题凤,庭閒有坐宾。尊馀十日酒,盘备四时珍。改席临花坞,挥觞藉草茵。嘉莲曾纪瑞,妙句忽称神。缱绻深投辖,逍遥洽钓纶。渐看霞色晚,乍眺月华新。归路宁辞倦,重来肯厌频。东山棋局好,长奉对千春。
答苏武书。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暮次灵川怀寄师舜天益二乡丈。明代。严嵩。天南岁晚更依依,朔雪寒云绕树飞。投馆惊看风土异,临觞怅忆故人违。情同漓水仍西注,身似春鸿向北归。想见邮亭频驻马,独吟千嶂已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