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中散二首。宋代。王安石。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陈迹欲寻无复日,旧恩思报有如江。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诗词:《次韵酬宋中散二首》
初见彤庭赐履双,
便参东阁寄南邦。
时闻正论除疑网,
每读高辞折慢幢。
陈迹欲寻无复日,
旧恩思报有如江。
风流今见佳公子,
投老心旌一片降。
中文译文:
初次见到赠送的红庭赐履鞋两双,
便参观东阁,寄托思念南方的国家。
时候传来正理论,消除了疑虑的网,
每次阅读高深词句,都感到自己的才华羞涩。
追寻昔日的足迹已经不再有机会,
对过去的恩情怀念如江水一般。
如今见到风度翩翩的佳公子,
我甘愿奉献自己的老去之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次韵酬答宋中散(可能是指宋代官员)的两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的佳公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初次见到赠送的红庭赐履鞋,表示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恩宠。然后,作者提到参观东阁,寄托思念南方国家的心情,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北方任职,思念故乡或是希望能够为南方国家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时下传来的正理论,消除了作者对某种疑虑的困扰,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学术的关注和研究。每次阅读高深的词句,作者都感到自己的才华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旧恩的思念。陈迹欲寻无复日,表示作者想要寻找过去的足迹,但已经无从追溯。旧恩思报有如江,作者对过去的恩情深怀感激,将其比作江水一般绵长流淌。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风度翩翩的佳公子的赞美和敬意,愿意奉献自己的老去之心。这可能是作者对于年轻才俊的赞赏,并表示自己甘愿效劳,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才华出众的年轻人的钦佩和敬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思念过去、对旧日恩情的回忆,以及愿意为年轻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的心愿。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金银宫阙驾蓬莱,入觐欢声汉使来。一自骊驹传象郡,那知龙剑合燕台。
新书碧荔枝头寄,丽赋红蕉叶下裁。秉烛对谈
与君禹苏丈别且六载入都后忽闻以大计至余喜极策蹇访邸中君禹方病齿谢客跃起拥褐对谈丙夜各赋一章。明代。胡应麟。金银宫阙驾蓬莱,入觐欢声汉使来。一自骊驹传象郡,那知龙剑合燕台。新书碧荔枝头寄,丽赋红蕉叶下裁。秉烛对谈
栗里华阳窝辞 移积金涧辞。唐代。王质。长史御风兮舍人蹑云,掾左右兮山高谷深。昔渺渺兮何世,今茫茫兮何代。王谢兮埃中,杨许兮尘外。五明重云兮咫尺而阻脩,东春兮西秋。群芝兮递芳,朮花参花兮似不仝。人兮焉往,药香无歇兮人生不可以久留。
送友欧阳公宣之辽东。明代。王知谦。客中送客恨无涯,强展花笺赋别诗。辽海岁寒应历涉,巴山春暖少驱驰。仲升投笔心先壮,仁贵荣归会有期。后夜相思何处是,柳营风细月明时。
拟古十三首 其五 西北有高楼。宋代。洪适。西北有高楼,偃蹇轶千门。绮栊纳飞月,璧珰碍翔云。上有弦歌女,哀声启莺唇。谁能为此曲,无乃返香人。一章三致志,脩蛾有馀颦。不惜饶清响,暗惊梁上尘。所悲听者心,中无泾渭分。愿作南冥鸟,夕饮玉池津。
和芍药。宋代。廖行之。牡丹摧尽蘂初成,花谱还应压后生。右掖昔年陪俊赏,幽兰今日助诗情。当阶镇日翻红艳,傍砌何人翫秀英。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
简心斋席炼师。明代。王汝章。西林谷口群仙宅,青发萧萧古逸民。炼过神丹专奉母,著成《真诰》必传人。青山不下乌皮几,留客先除白葛巾。门外松花如可服,岂无方术为轻身。
赠嵩山焦炼师。唐代。李白。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留侯庙。元代。陈孚。子房王佐才,其风凛冰雪。天遣鹤发翁,圯上授宝诀。博浪沙中千尺铁,祖龙未死胆已裂。况此喑呜扛鼎夫,不直秋风一剑血。谈笑帷幄间,六合雄雌决。卯金四百年,只在三寸舌。但恨汉德非姚虞,不得身为古稷契。雍熙至治如可作,岂肯脱冠挂北阙。留城古祠今千载,碧藓溜雨眼断碣。我恐至人或不死,尚有笙鹤拥玉节。酌泉采菊往奠之,回首芒砀堕山月。
答寄欧桢伯水曹。明代。硕篽。闻醉金陵酒,高歌李白楼。书来牛渚夕,赋罢凤台秋。径竹裁青简,江花照绮裘。从来何水部,头白尚风流。
春雨学博属题钱舜举苏武归阙图卷。清代。王宗炎。穹庐遍野沙茫茫,风吹草低雁南翔。苏卿乘风还故乡,节旄秃落旃裘凉。谁与送者右校王,跗注韎韦犀毗黄。仰天握手气不扬,苑结抑塞摧肝肠。从骑跪进湩酪浆,通国十岁能挽彊。射兔掘鼠持作粮,胡妇对之心感伤。欲别不别牵衣裳,更有濈角羝乳羊。肱麾不去鸣声长,子卿慷慨泣数行。从此分袂各一方,不复相见毋相忘。橐驼驒騱齐足良,行程苍茫纪不详。汉关峨峨近在望,山川重秀日再光。归诣北阙朝未央,太牢告祭先帝旁。拜典属国为列卿,道路观者如堵墙。面目改易须眉苍,丹青图画何堂堂。齧毡咽雪苦葡尝,不降不辱臣之纲。千载而下谁颉颃,洪皓朱弁郝仲常,垂示风纪传无疆。
山月轩。明代。王汝玉。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留别。唐代。白居易。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宋代。刘克庄。觉海难将浅见窥,打包径去契禅机。何曾蝴蝶暂成梦,除却杜鹃谁劝归。江上风涛犹汹涌,盘中泉土颇甘肥。自当叱犊勤耕墅,不必然犀往照矶。
水丘於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宋代。梅尧臣。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夜泊仙居客舍。宋代。曹勋。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嘉则拟红衫四貌 其一 春郊走马。明代。徐渭。春郊大堤无尽头,沈郎走马著红裘。回鞭故遣穿杨柳,冲落杨花扑紫骝。
送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明代。于慎行。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秋日看云。宋代。薛居宝。晓雨沾山路,秋云看野亭。薄从川上起,低向屋边停。合处山林白,消来天地青。人生无定迹,不止是浮萍。
山亭再饯伯大同幼于道行用唐人韵。明代。欧大任。白门一相送,斗酒缓君行。密树霜初落,离亭月渐生。山通巴子国,驿过锦官城。立马空凝望,寒江浪正平。
酬秦子百泉之招人事羁滞颇兴延阻之叹五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南漪乱渚烟,北池美清涟。芙蓉发锦苞,白石响涧泉。虑澄美莫致,景入情更牵。攀英迟来迹,倚壑怅周旋。
读书。宋代。陆游。古人已死书独存。吾曹赖书见古人。後之视今犹视古,吾书未泯要有取。贾生痛哭汉文时,至今读之有余悲。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岂责绛灌知。穷秋风雨卧孤馆,万世悠悠百年短。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无人叹微管!
绍兴丙寅侍伯父赴辰州宿长沙驿今四十七年驿。宋代。周必大。朝宗元以汴为京,闽广江湖此问津。南渡苦无三宿客,北征时有五溪宾。壮游我亦深怀旧,传舍人皆劝作新。契阔谁怜今四纪,欲论前事只三人。
定海四首。宋代。陈造。获稻来墝埆,开篘荐碧香。地偏皆斥卤,汲井得甘芳。漫仕今千室,前人陋一乡。民安吾亦饱,相乐亦相忘。
梦别秦穆公。唐代。沈亚之。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哭季长。宋代。陆游。我荷锄时君赐环,君归我复造清班,无由促席暂握手,每得寄声聊解颜。造物不令成老伴,著书犹喜在名山。半年仅得陈蓴鲫,白首临风涕自潸。
昭君怨三首。唐代。东方虬。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陶榖赠词图。明代。唐寅。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樽前面发红。
苦雨和何雩峰遣怀 其一。明代。区越。浩浩怀山势莫回,江村四望绝烟埃。堪怜几处为鱼鳖,黄潦惊漂栋宇来。
和陶停云。宋代。吴芾。我顷虽达,不足为荣。拟攀逸轨,少适真情。遐赏风味,魂梦宵征。葛巾藜杖,仿佛如生。
琵琶。唐代。李世民。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恶神行雨。唐代。姚合。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宋代。辛弃疾。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十。明代。释函是。雁叫微霜后,林寒细雨初。板桥先度客,野圃罢烧畲。望寺僧归疾,投城马去疏。前涂云树合,回步竟何如。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五。宋代。程洵。沈水烧残日未西,旧书读罢卷重披。傍人欲识闲中趣,看取先生宴坐时。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明代。憨山大师。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书叹。宋代。陆游。多病文园苦滞留,时时浩叹揽貂裘。纵无夜雨何曾寐,不为秋风也自愁。今岁顿惊丝鬓改,此生难继锦江游。欲谈旧事无人共,日落鸦归又倚楼。
寄景贤一十首 其九。元代。耶律楚材。我与先生久已欢,而今皆愿老来闲。同舟载棹醉观月,并辔骑驴饱看山。绮句缀成连谱换,纯音弹了着诗还。琴诗此际慵拈出,可怨龙冈为纸悭。
永嘉行。唐代。张籍。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和王子一用韵告别。宋代。项安世。积吹摩空海有鲲,惊雷出地竹生孙。娑罗木吐层层艳,窣堵波开面面阍。小贴金花听疾足,淡书灰墨看高鶱。街槐影里宫袍出,回首无忘汇泽门。
天竺山居。宋代。释斯植。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磬声。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乙翁来其父兄家行一年矣甚念之二首。宋代。韩淲。环中人所隘,方外我所敬。世道无它涂,禅林有幽径。烟崖寒自高,霜港晚逾静。投我可忘言,乘閒了深定。
与杨廷俊同斋。明代。杨守阯。同官同姓又同阶,同作宫寮共宿斋。四壁寒声风刮户,一帘清影月侵阶。奚童秉炬烧香篆,侍史收衣护祭牌。坐久话阑心似水,尘氛无路入襟怀。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唐代。熊孺登。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和刘怡溪观涨韵酬邓子高龚进甫三首。明代。赵贞吉。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永嘉王孟同适安堂。宋代。葛绍体。茂林修竹更清泉,笑里相逢到酒边。一片闲云了无着,共他风月自今年。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唐代。裴逵。 圆丘才展礼,佳气近初分。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烟空和缥缈,晓色共氛氲。道泰资贤辅,年丰荷圣君。恭惟司国瑞,兼用察人文。应念怀铅客,终朝望碧雰。
竹圃游宴诗六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腾鞭金埒抹,注矢绿埃涓。亭上歌声远,飞还鸣角弦。
泊召伯埭。宋代。汪藻。孤舟渺无根,夜历数村雨。今朝乱晴景,水镜写霜树。哀鸿念群声,正到客愁处。男儿有怀抱,何事亦关汝。苍烟接牛斗,惝恍迷归路。明发问吾侬,乘流去复住。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六。金朝。元好问。露浥清华粉自添,隔溪遥见玉帘苫。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檐。
江上春怀 其二。明代。李之世。忽转平流是小溪,芳洲冉冉短莎齐。村过野寺无黄叶,水到人家尽绿堤。暖日河鲀穿荻出,软风海燕掠篷低。江南好景依稀似,祇少閒僧一杖藜。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唐代。白居易。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大抵著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明代。王守仁。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闇然避世不求知,卑己尊人羞逞露。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我欲穷搜尽拈出,秘藏恐是天所私。旋解诗囊旋收拾,脱颖露出锥参差。从来题诗李白好,渠于此山亦潦草。曾见王维画辋川,安得渠来拂纤缟?
索新进诗。宋代。袁甫。君传秘诀解观人,瞥见双眸识破真。收拾后生知几许,为予唤取傥相亲。
春日郊行。明代。谋堚。荒刹虚亭古墓平,幽闲地上一僧行。初疑废井人烟绝,又见丛林佛火生。夹道白杨翁仲影,绕篱红杏子规声。芳魂艳魄增惆怅,日拥沙堆半过城。
感春三首。宋代。张耒。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烹斗粟。山林未尽终不忧,衣食自足他无欲。人生谁使爱功名,万虑千思挠心腹。
秋怀四首。宋代。陈师道。小雨断复续,回斜落晚风。寒心生蟋蟀,秋色傍梧桐。草与遥山碧,花欺晚照红。口须谈世事,目已失飞鸿。
诉衷情。宋代。蔡伸。亭亭秋水玉芙蓉。天际水浮空。碧云望中空暮,人在广寒宫。双缕枕,曲屏风。小房栊。可怜今夜,明月清风,无计君同。
东京留守宗公。清代。佚名。洪河滔滔,撼野摧山。砥柱中立,独当狂澜。敌势焰焰,动植俱残。公俯视之,若萤燐然。知无不为,独殿中原。方事北讨,将以身先。赤羽若日,朱旗绛天。二贼巧沮,行或止还。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上嘉定城隍 其二。明代。任环。庭穴蚁何处,长空燕不来。正须潮湿础,又见月盈台。汗背翻成雨,劳心已作灰。何当瞻拜际,一洒润苍苔。
游梅溪赠张维中。明代。乌斯道。小舟出郭八十里,不意好山如此深。溪水寻常没行路,地气容易生夕阴。远寻隐者胜采玉,曾与故人如断金。安得比邻有閒屋,君歌古调我弹琴。
木棉花歌 其三。明代。李云龙。青天削出金芙蓉,每爱青莲作句工。今日对花聊举似,嫣然一笑领春风。
重过南安 其二。明代。解缙。黄金市镇水湾环,屋瓦高低竹树间。西北有峰如翠黛,舟人说是酒墰山。
刘守生日。宋代。冯时行。天清池净行清秋,帝命吉祥驱蓐收。九霄坠露濯仙骨,冰壶翠鉴尘不留。十年持节东西州,绣衣辉煌照遐陬。山之岷峨水之涪,两川至今腾歌讴。渝城突兀大江头,岂足滞公霄汉游。郁葱之山海上浮,上有仙人老浮丘。玉井莲开花作舟,载公缥缈登瀛洲。琼瑶之台白玉楼,霞裾飘飘海上游。仙人吹箫劝黄流,一觞不老仍不愁。始知仙凡隔尘土,人间衮衮真浮沤。
五丁峡。明代。薛瑄。巨峡二千里,天开几万年。泉飞林杪雨,云合管中天。一水桥频度,层崖石乱悬。梁州旧禹迹,缪矣五丁传。
月下闻琴。明代。王恭。空林微月出,花下一琴横。忽听宫商调,而多山水情。云边孤雁断,秋外百泉鸣。坐久长河没,犹馀灵籁声。
送圆禅人。宋代。释法薰。灵山无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问津。东浙丛林如海阔,但参露柱莫参人。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清代。沈梧。踏雪归来路欲迷,寻诗难得画中题。空山人静月初上,瘦竹寒梅共一溪。
折梅二首。宋代。白玉蟾。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古诗十四首 其二。元代。张昱。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当时尚词赋,六义谁作意?虽非大雅言,颇有风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传于世。所嗟黄初后,作者莫与企。
菩萨蛮 其五。宋代。贺铸。绿杨眠后拖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秋日归虎丘怀銛仲刚书记。明代。完璞琦公。虎丘共作五年留,几度相携上小舟。杨柳春桥半塘寺,芙蓉夜月百花洲。长林放鹤闲支遁,一室编蒲老睦州。此日独归怀往事,空山草树不胜秋。
借赤枫林久铸颜,桂丛招隐几同攀。酒酣起舞雌雄剑,赋就淩风大小山。
当日曹刘推海内,异时王谢大名间。寻真一问朱明馆,江月天风吹佩环。
中秋后三日访黄茂才君甫留饮元玉伯安偕李英同赋。清代。李英。借赤枫林久铸颜,桂丛招隐几同攀。酒酣起舞雌雄剑,赋就淩风大小山。当日曹刘推海内,异时王谢大名间。寻真一问朱明馆,江月天风吹佩环。
桃源忆故人。宋代。王之道。望中风絮迷烟草。愁结几番昏晓。花径有时亲扫。载酒应须早。人情曷似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旧隐何当重到。迎得平安报。
菩萨蛮·菜刀。清代。陈忠平。屠龙锐气空怀抱。此身只合安厨灶。操弄任庖丁。无能避血腥。羹香怡口吻。谁向砧头问。日久锈斑斑。弃之终得閒。
感叹三首。元代。方回。孰识维摩病,犹疑子夏肥。少曾逢顺境,动辄履危机。奕局雨斜湿,吟笺风急飞。夜寒逢恶客,酒尽未云归。
寄李次翁。宋代。黄庭坚。两断山川明,花深鸟乌乐。枯骨不沾名,古今同一壑。惟有在世时,聊厚不为薄。南箕与北斗,亲友多离索。斯文如旧欢,李侯极磊落。颇似元鲁山,用心抚疲弱。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胸中种妙觉,岁晚期必获。然膏夜读书,见圣宜有作。文字寄我来,官邮远飞橐。世缘心已死,傥得万金药。
吴浦归帆。元代。马麟。一帆风便出吴城,只怕沙湖风浪生。野鸭断边初系缆,西山月出正潮平。
山园栖隐。唐代。钱起。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夏至日北涧自留坐怀一二知己。元代。徐贲。日午步屧去,行循北涧浔。解衣因坐久,对此嘉树林。虽无薰风至,微凉满芳阴。况兹涧中水,汪然澄我心。白鸥自荡漾,黄鸟有好音。我有一樽酒,欲酌还停斟。安得携朋俦,于焉共清吟。
至道初元六月不雨为民冒暑乞灵龙湫投辞未竟。宋代。王挺之。欲呼云雨沃焦田,袅袅篮舆入翠烟。万仞孤高随鸟道,一潭澄碧快龙眠。浮丘黄帝真成道,汉武秦皇谩学仙。但愿甘霖慰枯槁,岂知衰朽得神怜。
讼风。明代。祝允明。臣将众心笺天公,一月不改东北风。酸澌射人痛两瞳,零乱百物纷蓬蓬。炊烟作难幸出囱,涕泪满面嘻何从。苇窗楮帐羞无功,禽鸟素少并绝踪。鲲溟竭石海气通,宁或鼓
江城子。宋代。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谒东坡祠。明代。潘勖。秋日来登江上亭,风云接地昼冥冥。经年去鹤不复夜,当午晴山他自青。道属艰难悲积瘴,兴随迁逐缈沧溟。峰头怆恨瞻遗像,泽畔何劳怅独醒。
观石鱼嗣刘忠顺韵。宋代。刘叔子。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申湖。唐代。薛能。昔年依峡寺,每日见申湖。下泪重来此,知心一已无。雨霖舟色暗,岸拔木形枯。旧境深相恼,新春宛不殊。方来寻熟侣,起去恨惊凫。忍事花何笑,喧吟瀑正粗。堪忧从宦到,倍遣曩怀孤。上马终回首,傍人怪感吁。
寄黄龙清老三首。宋代。黄庭坚。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
闻我存得仲氏馈贻。明代。释函可。抖擞曾无一寸毡,只将双眼看残年。邻翁斗粟浑閒事,续得寒儒命一线。
再次前韵 其二。宋代。刘弇。白浪差差沮我南,祗成重酿破风帆。半生感慨轻儿女,翻笑江州泪湿衫。
杨培庵致政归阳城 其二。明代。游朴。三年廷署惜迟留,忽讶骊驹唱倦游。丹笔几人思法雨,白云何处访仙斿。眼中鹊起谁堪辨,天外鸿飞不可求。我亦海东鸥鹭侣,因君一夜梦沧洲。
浣溪沙(至日带湖)。宋代。韩淲。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孤城岁晚卧沧江。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剩拼华发醉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