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春风随马策,空亭寒色照干旌。尊前最喜纤纤魄,万里无云雁影轻。
宿州公署见新月用壁间杨文贞公韵 其二。明代。张萱。古道春风随马策,空亭寒色照干旌。尊前最喜纤纤魄,万里无云雁影轻。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张萱。(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接齐叟总干兄榇。宋代。苏泂。人生何者遽宜休,如此诗书未白头。舍棹灯明烟雨里,居人那识在原愁。
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南谷。宋代。周必大。志士非匏瓜,焉能击不食。毋安白驹空,请放鸣驺入。
仙塔奇踪。明代。易昌第。塔有仙名迹不群,玉砂瑶草共氤氲。人因新系临初地,衣拂残烟逐旧云。树色九连低莫辨,岚光数岫邈难分。祥风淑气诸天外,开辟龚黄下界闻。
小仲渡。宋代。韦骧。山椒积雪尚堆琼,山下桃花已开锦。若教传画入中州,便谓仙家事难审。
功成作乐兮帝力则那,乐正崇德兮雅颂则多,云门之典兮大吕之歌,金石节奏兮丝竹骈罗,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两阶舞羽兮三边止戈,击壤鼓腹兮不识其他。
客有献成功之颂,九重深兮其若何!
垂白之老击壤歌。唐代。李子卿。功成作乐兮帝力则那,乐正崇德兮雅颂则多,云门之典兮大吕之歌,金石节奏兮丝竹骈罗,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两阶舞羽兮三边止戈,击壤鼓腹兮不识其他。客有献成功之颂,九重深兮其若何!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拟借丹青画作图,退休老子作渔夫。凤凰池上虽荣贵,何似清闲看浴凫。
八月二十二日回过三沟。宋代。梅尧臣。不见沙上双飞鸟,莫取波中出目鱼。重过三沟特惆怅,西风满眼是秋蕖。
白云窝。明代。管讷。席帽山人隐涧阿,白云深处有行窝。忽惊仙化从龙去,犹想神游与鹤过。门外海涛翻白石,屋头山雨落青萝。太行千载如今日,目断孤飞泪更多。
辽车滩。宋代。杨万里。车岸上下得,西岸上更难。五船往复来,经纬滩两间。一船初径进,当流为众先。涛头打澎湃,退缩不敢干。一船作後殿,忽焉突而前。瞬息越湍险,回顾有矜颜。老夫与寓目,亦为一餐然。
狸奴画轴。金朝。王良臣。三生白老与乌员,又现吴生小笔前。乞与黄家禳鼠祸,莫教虚费买鱼钱。
泸州。宋代。汪元量。复作泸州去,轻舟疾复徐。峡深藏虎豹,谷暗隐樵渔。西望青羌远,南瞻白帝迂。晴岚侵簟枕,寒露溼衣裾。野沼荷将尽,山园荔已疏。长官相见后,置酒斫鲸鱼。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宋代。张栻。惟生在勤,勤是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洞天秋望赐周玄初。明代。朱高煦。蓬莱宫阙涵清秋,羽客临风闲倚楼。海天一碧湛杯水,尘埃九野分中州。云里仙归鸣佩玉,紫凤琪园自栖宿。遥瞻西极半林青,知是瑶池桃未熟。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 其二。明代。张煌言。家计深行恻,朱颜亦固穷;渐来应化石,遮莫但飞蓬!寄托诚交道,支持仗女工。可怜织箔手,不得到从戎!
陪张廓然教授游山分题得山字。宋代。释德洪。先生如梁鸿,德耀亦爱山。湘西十日留,笑语烟云间。弄泉石梅坞,唤舟青蘋湾。藉草饮松下,松风当吹弹。二妙生清妍,山花插云鬟。粲然起为寿,舞袖相翩翻。先生堕帻醉,颇觉天地宽。醉语忽成诗,为题苍壁颜。城郭遥相望,但见千峰寒。
怀则堂实堂。宋代。文天祥。白头北使驾双鞯,沙阔天长泪晓烟。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偶赋二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心期何必话牢骚,解组安仁已二毛。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怪道泉明赋归去,东皋载酒乐陶陶。
金陵秋兴六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一作愁霖唱,寒蛩亦和歌。漏天谁复补?浊浪更扬波。瓮牖嗟薪桂,侯门换绮罗。沉沉江路黑,时报绿林过。
过银树。宋代。董嗣杲。买舆过银树,水落见潦迹。残雪闪斜照,篱落掩鱼泽。鸟飞山意冥,雁度水光碧。乘兴觅酒垆,荒市绝肴核。入暮路程杳,寒皲面颊赤。时艰人烟稀,终日涉荒僻。岂独慨风景,亦且倦行役。茅店投深幽,月明野田白。
秋词。宋代。陆游。八月暑退凉风生,家家场中打稻声。穗多粒饱三倍熟,车轴压折人肩赬。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乡闾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猪羊烹。
伯夷列传。两汉。司马迁。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李颀。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坐,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当时一顾生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下为邻。鲁连所以蹈沧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咏怀 其十七。清代。孙元衡。椒糈要百神,良以质好修。吉凶且不问,行媒安所求。养空若浮澜,逍遥与天游。系俗多芥蒂,愚士众所囚。兰舟不备楫,终焉逐下流。逆流奋柔橹,不如委虚舟。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界通花分第十九。宋代。释印肃。不辞山路远,要见唐朝面。对面也不识,谁知者方便。
春事三首 其一。宋代。孙觌。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浮苍围百叠,乱绿翳三叉。屋破蜗书壁,庭芜鹤印沙。小桃供一笑,已著两三花。
柳梢青。宋代。黄笋。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过草萍。明代。陆深。山作重围天共低,一滩分水浙东西。云边野菜挑冬笋,客里行厨趁午鸡。鹤背还沾瀑布雨,马蹄偏恋锦障泥。胜游若许开晴照,为借仙人一杖藜。
寄朝宗二首。宋代。吴芾。湖水春来拍岸平,山光幻出小蓬瀛。幽深未许凡人到,只待君来共落成。
雨中见杜鹃花。元代。刘崧。去年曾看杜鹃花,醉出春林日已斜。今日北岩山下路,独冲烟雨过僧家。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一。明代。王渐逵。去年重九月,疏乞归田园。荏苒忽半载,羁栖尚盘桓。乃知一有系,所志弗获颛。黄鹄举遥汉,白鸥泛回湍。星辰历起忽,浩川长漫漫。捐置苦不早,叹惜夫何言。
灊峰老僧。明代。李昌祺。南礼曹溪北五台,双眉覆面眼慵开。不知僧腊今多少,庭桧参天手自栽。
感寓 其四。宋代。刘弇。庐山何崔嵬,直上九千尺。藤萝翳苍茫,猿鸟阅今昔。䆗窱飞甍开,了与尘垢隔。三十六腾虬,琼扉挂空迹。中有墨渍翁,不饮亦不食。文鳐为之使,侍卫罗白额。遗我一卷书,生平所不识。小儿其无忽,持以永朝夕。湔掌受翁赐,恍若吸月液。吾将税椒丘,帔霓挥八极。
题春山楼观图。元代。刘崧。川光媚春阳,岩溜含夕响。林花间欲飞,江草晴方长。迢递楼观阴,峰回见仙掌。
为迪上人赋寒倚。宋代。薛嵎。山僧爱修竹,种此出嚣尘。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傥欲求归止,清虚即道真。
白马津阻雨。唐代。司马扎。津树萧萧旅馆空,坐看疏叶绕阶红。故乡千里楚云外,归雁一声烟雨中。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书在信难通。功名倘遂身无事,终向溪头伴钓翁。
听秋声轩为李叔端赋。元代。梁寅。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
次萧冰崖梅花韵。宋代。赵希桐。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菊花。明代。于慎行。几年京洛客,不对故园花。今日重阳酒,还过处士家。娟娟霜蕊静,袅袅露枝斜。自爱贞心苦,含香阅岁华。
新凉夜坐有作。宋代。陆游。老夫任运本腾腾,一念轩裳实未曾。闲似苔矶垂钓叟,淡如村院罢参僧。砚屏突兀蓬婆雪,书几青荧莲勺灯。稚子可怜贪夜课,语渠循旧未须增。
西湖。明代。邱云霄。花到飘零春寂寥,新荷欲发不成条。孤山香断青梅老,别浦歌繁画舫遥。林影翠重迷梵宇,湖光云净荡兰苕。长堤斜日还深历,柳外莺啼第六桥。
寓居六咏。宋代。苏辙。邻家三亩竹,萧散倚东墙。谁谓非吾有,时能惠我凉。雪深闻毁折,风作任披猖。事过还依旧,相看意愈长。
游洞庭湖湘。唐代。张说。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靡日不思往,经时始愿克。飞棹越溟波,维舟恣攀陟。窈窕入云步,崎岖倚松息。岩坛有鹤过,壁字无人识。滴石香乳溜,垂崖灵草植。玩幽轻雾阻,讨异忘曛逼。寒沙际水平,霜树笼烟直。空宫闻莫睹,地道窥难测。此处学金丹,何人生羽翼。谁传九光要,几拜三仙职。紫气徒想像,清潭长眇默。霓裳若有来,觏我云峰侧。
答刘竞。唐代。张籍。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次韵菊坡。宋代。朱松。露浥秋英湿晓阴,小坡新斸伫幽寻。似欺兰畹方披羽,聊对风卮旋屑金。采采绕篱吟欲就,垂垂压帽醉难任。使君致主唐虞了,三径无忘此日心。
送张子环下第枉道之楚寻丁亨文法曹。明代。徐熥。天涯同失路,君岂不怀归。客久行囊罄,家贫生计微。同来知己散,便道故人稀。独有荆南吏,或能怜布衣。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小住扬州杜牧之,瓠园十载寄相思。落花啼鸟春如此,尽是当年水部诗。
东湖留题 钓璜台。宋代。黄裳。想见海滨老,坐观台畔清。一纶聊自适,万户本无情。鱼跃心机静,鹰閒世事平。行藏天意在,千古跂功名。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宋代。苏轼。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従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宋代。高翥。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蜻蜓浦夜泊。宋代。陆游。风雨忽如秋已深,短篷今夜系枫林。溪翁那问市朝事,蔬食不生杯炙心。横截烟波飞健鹘,远投沙渚落羁禽。斯游谁道伤幽独,犹有残钟伴苦吟。
秋夜。宋代。胡仲弓。欹枕卧明月,西风拂帐尘。病因贫作崇,閒与懒为邻。意少吟难足,愁多梦不真。数声窗外竹,恼杀断肠人。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宋代。范成大。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夷路著鞭方逸驾,急流回首忽扁舟。云霄正稳君犹去,尘土无边我合休。问讯後车容客否?茶山荔浦看南州。
宫词 其六十五。宋代。周彦质。唐帝惟珍阳羡茶,未尝百草不开花。太平奉御穷佳异,建焙先春进露芽。
赠诚上人四首 其四。宋代。释德洪。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
梅花集句 其一一八。金朝。李龏。蜂撩蝶嬲不相饶,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惜屈原吟泽日,不并香草入离骚。
柴门。明代。顾璘。翠盖平遮松柏林,画屏分映两青岑。坐收粳稻三秋色,行踏垂杨一径阴。雨突烟沈人卧稳,风帘花落燕巢深。幸无奇字藏书箧,不惹輶轩使者寻。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唐代。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次韵答王国华。宋代。俞德邻。甚矣吾衰矣,怀哉予归哉。雀蜃不能化,何用充海淮。王郎东鲁秀,玉质离氛埃。青丝络白马,啸吟浮玉隈。馀子录录耳,谁敢相朋侪。一朝款柴户,严若问子来。又疑蒙谷士,汗漫期九垓。嗟我晚闻道,可人常永怀。乱后苦契阔,襟抱无由开。常深越鸟志,自腼庄栎材。感子慰离索,驾言且勿催。人生驹过隙,发白不再孩。鸡鸣舜为善,犬放轲所哀。文字乃其闰,末俗供驩咍。勖哉圣贤事,充此天降才。赠言愧斐率,过此谁能裁。
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唐代。韦应物。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
杨武恭王挽词。宋代。楼钥。父祖成完节,丹心激懦夫。忱戈枭逆虏,抚剑志伊吾。忠孝公何愧,哀荣世所无。从今紫荷橐,接武上亨衢。
群山送青。明代。陈繗。村绕名山山绕村,村前山色秀成群。送青不远来当户,横黛无穷对夕曛。碧玉簪头花带雨,画屏风里树横云。个中怪得仁人乐,野鸟奇花总是春。
闲居杂兴十首。宋代。薛嵎。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
春深三首。宋代。苏辙。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欲听楞严终懒出,道人知我祖无心。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宋代。苏辙。佳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欲得春来怕春晚,春来会似出山云。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宋代。苏轼。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可怜众热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违。书到乡人望还舍,晋陵玄鹤已孤飞。
过缙云胡君作茶古松下丛兰中。宋代。方岳。十丈苍皮带雪僵,山云归晚泊书床。不缘曾读离骚熟,兰亦欺人未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