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过我陋巷口。十年积相思,举此一杯酒。
少时同嬉戏,今已成皓首。行云游四方,寒郊折衰柳。
中年常送别,不似此分手。昔时泰康公,见舅如见母。
今我复何为,见兄如见舅。
送表兄叶志通。明代。王鏊。客从远方来,过我陋巷口。十年积相思,举此一杯酒。少时同嬉戏,今已成皓首。行云游四方,寒郊折衰柳。中年常送别,不似此分手。昔时泰康公,见舅如见母。今我复何为,见兄如见舅。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闺词二首 其一。明代。夏原吉。秋来强上夕阳楼,十二珠帘总上钩。目断天涯人不见,满怀都是别离愁。
红树。清代。朱曾传。柿叶吾乡物,江枫色不如。锦开十里障,笺襞一楼书。秋老妆偏媚,山寒格亦疏。樊川怜石径,坐对此停车。
十月初三四雪。宋代。释居简。霰集三秋后,花飞十月初。更添两度白,并作一年书。稻疃齐生耳,麰田烂弗锄。寒敲君子竹,压折怕林疏。
回乡偶书·其二。唐代。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和友人落花诗。清代。赵翼。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独山梅花。宋代。王安石。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唐代。曹唐。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赠张明府。明代。高启。闻道弹琴处,门前柳带沙。海珍通估市,湖税减渔家。暮港迷荷叶,秋田开豆花。乱来无此地,君政亦堪夸。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四祖。宋代。黄裳。路上相逢即是缘,心知衣法有人传。真成净土含诸种,直到生生始得仙。
钦夫和六言再用韵。宋代。张孝祥。君诗与物俱妙,鄙夫那敢抗衡。芭蕉辟君三舍,笋脯亦须改评。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宋代。王灼。人品相悬定几分,十年高卧赤城云。神仙窟宅古多见,泉石膏肓今亦云。羽回拟陪天上乐,麟毫犹写世间文。吴江枫落摇归棹,更喜新诗惬所闻。
杭桥道间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野性安猿马,归心逐鹭鸥。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方壶自咏。宋代。汪莘。百岁已过半,只身谁与偕。得因徵悟道,失在太开怀。且托山花宿,时从水竹斋。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齐天乐 驻节宁亲卷。明代。陈霆。东风江上梅花路。仙舟载将春去。使节龙函,宫袍兽锦,光满晴川行处。飘飘意气。尽骑鹤云端,泛槎星次。一点稽山,苍寒落枕海门曙。九重驰来香币,报皇华事竣,白云情系。喜集莱衣,庆钟寿斝,花月楼台十二。夕阳正未。看雨露芳容,椿萱交翠。醉眼蓬莱,海波清见底。
淮安道中。明代。袁凯。花明野馆静,树暗流莺语。行云千里来,凌乱伤心绪。伤心复何事,家在江南渚。日暮莫回头,脉脉江南雨。
元举叔莲花。宋代。杨万里。不著芙蓉近路栽,菰蒲深处却花开。晚香特地清人骨,多谢西风得得来。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 其六。明代。孙绪。我有双宝剑,来自阖庐宫。上有百宝环,下有千金玒。入水斩蛟鼍,入山斩罴熊。三年不得试,开匣生冷风。临岐解相赠,归去时磨砻。惜哉两无用,所贵心相同。
秋江送别为戴友谅赋(别本误作“瑞安项伾”。明代。沈恒。萧萧落叶早寒天,忽送秋声到耳边。千里客心惊岁月,五湖乡梦入风烟。青山红树还家路,绿水沧洲载酒船。夜半灯前对儿女,白头重话谪居年。
荷叶杯 其三 顾太尉夐。明代。俞彦。春色天涯孤馆。悽婉。才到小屏山。双成不解便相看。还么还。还么还。
七月十四夜作。明代。许继。山堂起坐揽秋衣,窗竹翛翛月在扉。音问每时烦故旧,梦魂终夜绕庭闱。露华忆遍仙人掌,虫韵惊催织女机。感物怅然怀往事,到今三十一年非。
寄许存仁存礼 其一。元代。金涓。金华有客负材丰,搜抉神奇夺化工。爱酒何殊陶栗里,隐居真似陆龟蒙。欲知晴日莺花处,尽入新诗品藻中。江汉夕烽然未息,莫将心事较穷通。
挽陈通直。宋代。陈宓。一门盛事更谁同,四代班衣八十翁。有子可传医国术,在家还著活人功。平阳遗爱千年远,有道新碑百丈丰。愧我无因陪执绋,只将双泪寄西风。
早行。宋代。冯时行。马入寒林惊宿鸦,羸僮呵手怯霜华。已经残月路数里,知这安眠人几家。呖呖晓鸟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前程自谓明时近,不用改孜孜苦叹嗟。
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宋代。张镃。岂是幽人眼,从来可惯山。有时才得见,觅句不曾閒。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悭。饭余行便去,休待暮云还。
菊花吟。宋代。金朋说。金葩玉蕊破寒霜,北径东篱艳吐芳。自惜强腰翁去后,几人能共对重阳。
虔江月夜朱贞吉过饮舟中。明代。区大相。章贡交流地,云霞把袂初。津梁吾系缆,山寺子驱车。朗月团沙白,寒星动水虚。青萍斗间气,鸿宝枕中书。霜叶晚堪脱,岩花寒未疏。征帆迟明发,蓬转又何如。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宋代。刘攽。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
度剑石。宋代。释智愚。云骨深埋草莽中,竟传秦王试灵锋。旧痕尚带春苔绿,一罅能生偃草风。
次韵子温检覆书事。宋代。李新。博山灰冷一星寒,散乱文书少读残。夕饮清冰消热易,梦为胡蝶过家难。潘郎桃树参差见,沈老腰围隐约宽。雅量故应容嬾拙,功名同向镜中看。
题高房山夜山图为江浙行省照磨李公略作。宋代。周密。郎潜暇日多冥搜,夜深独上千尺楼。天回海立月正湿,风起云涌山疑浮。萦青缭白互变灭,浮岚飞雾寒飕飕。潜虬栖鹘声磔磔,山鬼木客鸣呦呦。城中痴儿方呓语,有梦不到千山幽。遥岑寸碧目力远,欲溯汗漫凌风游。高侯落笔万象泣,写出千古苍茫愁。无声诗与有声画,一夕异事传南州。玉琴在膝酒在手,欲写天籁无庄周。凭谁为问华表鹤,城郭人民今是不。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宋代。魏了翁。玄天黄露真颜色,金步摇中颤舞娃。更倩南窗书妳味,不妨来伴太常斋。
半山亭望武昌大江。清代。陈沆。醉影匆匆拜佛幢,下山已听暮钟撞。间凭曲磴当松半,坐见轻帆与雁双。百里苍烟浮远塔,孤城落日背寒江。英雄胜概销磨尽,满眼风波一钓艭。
桂枝香。宋代。刘辰翁。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登州海市。宋代。苏轼。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