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积雨晴,灯月烂春城。独酌同民乐,长吟任仆更。
江湖一念在,时序二毛生。莫弄梅花笛,东风易薄情。
次前韵。明代。潘希曾。佳期积雨晴,灯月烂春城。独酌同民乐,长吟任仆更。江湖一念在,时序二毛生。莫弄梅花笛,东风易薄情。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潘希曾。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寿蜀帅 其二。宋代。李曾伯。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
脸儿美,奚儿窄。玉纤嫩,酥胸白。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
满江红(姝丽)。宋代。秦观。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脸儿美,奚儿窄。玉纤嫩,酥胸白。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
归鸦 其三。明代。魏学洢。日暮烟生五柳村,飞鸦阵阵晚来喧。西风峭急迷归浦,冷月荒凉忆旧园。老树半枝留远梦,枯藤千尺踏霜痕。岁寒踪迹元如此,雨宿冰餐不足论。
次韵宏父喜雨。宋代。沈与求。黄垄初看卷麦禾,老农还复厌晴多。四郊戽尾开新渎,一雨苗根长旧科。已发政声归召杜,更惊诗律斗阴何。王孙欲识田家乐,水乱沟塍涉可过。
题湖山立石。宋代。王汉。如碑卓水滨,磊落未名闻。藓駮琼姿出,蜗行篆字分。器浑犹抱璞,势迥已凌云。幸免随金锻,宁忧与玉焚。螭形徒岌岌,鸟迹欠云云。若使昌黎见,应擒逐鳄文。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四。宋代。张宪。南徐江上月黄昏,谁嚼寒炉对酒尊。满耳□风全不竞,空烦公主嫁乌孙。
用汪彦章内翰诸公韵二首呈信字。宋代。仲并。王门一岁几经过,客裹承颜未厌多。诗卷心胸倾锦绣,珍庖盘釜荐麟驼。自惭淮海可怜客,每费江湖无尽波。玉树芝兰为公喜,庭空千丈影婆娑。
吴文部园中观鞦韆四绝句 其一。明代。皇甫汸。綵架朱丝荡碧空,翩翩双蝶逐花丛。祗知神女能行雨,不道仙姬会御风。
湖居杂兴八首。唐代。白珽。雨后林塘夏亦秋,一葫芦酒在船头。醉来深入荷花去,卧看青天飞白鸥。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五)。宋代。贺铸。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軿。春风十里斗婵娟。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廖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送友人还乡。明代。解缙。九月江东白雁飞,京华游子赋南归。湖天水落邮程速,泽国霜清浦树稀。为念庭闱勤侍省,岂知闾里重光辉。秋风双桂阶前好,定有天香拂綵衣。
采莲曲。南北朝。朱超。艳色前后发,缓楫去来迟。看妆碍荷影,洗手畏菱滋。摘除莲上叶,拖出藉中丝。湖里人无限,何日满船时。
卜算子。清代。蒋春霖。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送洪觉山先生北归五岭八章章六句。明代。霍与瑕。五岭之原,梧桐猗猗。其华菲菲,其实离离。凤凰于飞,览此德辉。兀兀樵山,千仞其巍。君子至止,硕人时依。千仞徊翔,明德是仪。决拾既齐,弓矢既比。鸣钟击鼓,童子奏诗。三射不违,示我威仪。西谷幽幽,涧水悠悠。俯此青澜,峙彼高楼。硕人作之,君子优游。凉秋九月,金风凄凄。越山青苍,百草依依。山川脩阻,君子于归。于归何方,婺源之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愿言随之,道阻且长。君子之驾,如云如龙。君子之马,如电如风。愿言御之,可望不可从。君子于归兮,越山凄凄兮。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何以赠之,诗歌矢矣。
金莲寺二首 其一。明代。张弼。群峰簇簇拥金莲,孤寺亭亭坐绿烟。不见红衣浮水面,恍疑翠盖舞筵前。大千世界浮沉梦,太乙真人自在眠。最是濂溪深尔爱,旧游踪迹巳茫然。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宋代。赵蕃。往辱携诗送,今劳入郭迎。交情如许厚,俗眼亦增明。冬仲溪宜涸,滩长路失平。要归归已近,物物系吾情。
兴国寺楼上作。宋代。王安石。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自和。宋代。李曾伯。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物情感我千线鬓,时事萦人一片心。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宋代。王之道。不耕何敢叹无囷,多谢先生早见倾。望岁比同伤再潦,逢年今共快三霙。光凝夜旦千山晓,势合高卑万壑平。坐想袁安门未扫,洛阳谁复念孤惸。
送温庭筠尉方城。唐代。纪唐夫。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三首。宋代。洪咨夔。诗礼椎徐徐,律令符急急。翛然世纷远,爱此山斗人。政无劝课条,功蔑捕虏级。尺清盖丈浑。过眼秋已及。浊暑怯中乾,积潦窘下湿。脱云得佳月,如渴快新汲。湓浦琵琶语,赤壁洞箫泣。斯人不可见,庭空漏声涩。我榻久欲下,我堂日已葺。傥有谪仙来,涪江和月吸。
杂曲歌辞·侠客行。唐代。温庭筠。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三峰康道人墨梅三首 其一。宋代。朱松。一枝春晓破霜烟,影写清陂最可怜。衲被犯寒归吮墨,也知无地著朱铅。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都门西出马蹄骄,望望山光路不遥。尽是内人香火寺,月明湖上听笙箫。
腊日龙沙会绝句。唐代。权德舆。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寄题云门松风阁。明代。释宗泐。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著。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宋代。赵蕃。壁间石色隐青红,指似夭夭即此中。金石著文犹叵信,况堪传者自渔翁。
镜换杯。唐代。白居易。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卮。镜里老来无避处,尊前愁至有消时。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
翠阴春画永,乍帘幕、暖飘香。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蕴霞觞。
相将。诏墨趣星郎。乐事未渠央。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紫燕黄鹂院落,牡丹红药时光。
木兰花慢(寿具舍使母夫人)。宋代。卢祖皋。翠阴春画永,乍帘幕、暖飘香。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蕴霞觞。相将。诏墨趣星郎。乐事未渠央。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紫燕黄鹂院落,牡丹红药时光。
七哀。宋代。薛季宣。秋风生夕凉,吹我东阁帷。中有宕子妇,清歌寄愁思。为问愁何为,良人长别离。银釭吊只影,霜雪坚自持。君为黄河流,妾作月桂枝。东西各异道,邂逅不可期。愿为衣下裳,结束随君衣。君衣何当披,十年守空闺。
次韵石秀叔城归卜邻。宋代。陈著。从来热处易留人,孤负初心垫有巾。盍与溪山酬素约,任将风月洗黄尘。口犹有齿先尝乳,事付无言但饮醇。见说明朝又东去,莫教虚梦觅诗邻。
小溪县。宋代。范成大。刈麦千平垄,横槎一小溪。梓花红绽碎,粟穗绿垂低。村妇犹多跣,山猿逐少啼。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
黄牛山 其一。元代。王冕。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曹主庙。清代。成鹫。水宿多凄风,吹碎寒江月。月落石鼓鸣,方舟催晓发。遥遥见峡山,不与中宿别。一水汇百川,两峰峙双阙。古庙俯清流,万象森罗列。维舟入庙门,再拜读古碣。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庙食及炎方,尸祝遍南粤。我闻神所钦,至诚斯对越。黍稷匪馨香,惟德乃明洁。嗟哉彼都人,鸡豚殊灭裂。未拜先运刀,杀牲取腥血。洒作玉阶尘,几筵肆污蔑。神心实好生,顾此非所悦。胡尔默无言,茹吐两不决。三叹独登舟,聊为知者说。
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宋代。赵蕃。雨合茅檐书罢看,惠然君乃过苏端。浇胸细酌杯中物,洗耳饱听溪上湍。近喜同参诗有味,晚期偕隐谷名盘。因声寄谢周夫子,文行如斯古亦难。
玄关欲透,做工夫、妙在一阳来复。天癸才生忙下手,采处切须虔笃。绝虑忘机,清心释累,认取虚无谷。铅银砂汞,一时辰内攒簇。霎时天地相交,甲庚无间,龙虎齐降伏。取坎填离,乾体就、阳火阴符行足。至宝精坚,真蟾形兆,宜把灵泉沃。德圆功备,大师名注仙*。
百字令 赠真蟾子叶大师。元代。李道纯。玄关欲透,做工夫、妙在一阳来复。天癸才生忙下手,采处切须虔笃。绝虑忘机,清心释累,认取虚无谷。铅银砂汞,一时辰内攒簇。霎时天地相交,甲庚无间,龙虎齐降伏。取坎填离,乾体就、阳火阴符行足。至宝精坚,真蟾形兆,宜把灵泉沃。德圆功备,大师名注仙*。
芳草渡。清代。刘嗣绾。烟袅袅,雨丝丝。欹笠晚,挂鞭迟。笛家风韵让吴儿。君听取,牛背上,两三枝。垂杨陌,芳草侧。著点牡丹深黑。凭入画,更寻诗。孤村远,斜日暮,立多时。
题李半村晒蓑台。宋代。徐照。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鹤巢边多水禽。不见蓑衣台上晒,来人自起钓鱼心。
种麦。宋代。陈耆卿。新谷未升陈谷罄,宵人托麦以为命。今年种麦如去年,去年满怀今空田。吁嗟皇天毋乃戾,去年浙右当死岁。湘中死寇淮死兵,留得东州仅旒缀。只今艰食遽如斯,岂是造化有乘除。我无一语活四海,对之泣下徒沾裾。催租官吏如束湿,里正打门急复急。眼中安得豳风图,绘山麦田蓑与笠。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