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开到红榴,帝城明日端阳届。先生寿旦,官厨细酒,士林嘉会。
内阁当年,七人同事,四人今在。一人千里外,还留鼎足,欢相对、须拚醉。
不改平生刚介。更华发、朱颜无改。声名事业,安荣忧患,从前无愧。
绀雪晨餐,黄庭昼咏,出尘潇洒。碧云冠,往来天台雁荡,作人间瑞。
寿黄学士。明代。杨士奇。好花开到红榴,帝城明日端阳届。先生寿旦,官厨细酒,士林嘉会。内阁当年,七人同事,四人今在。一人千里外,还留鼎足,欢相对、须拚醉。不改平生刚介。更华发、朱颜无改。声名事业,安荣忧患,从前无愧。绀雪晨餐,黄庭昼咏,出尘潇洒。碧云冠,往来天台雁荡,作人间瑞。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九日龙山之集。宋代。薛季宣。年年九日登高会,九日登高年岁閒。黄菊茱萸应故泛,茱萸黄菊故应攀。今人不在古人后,往意可如兹意閒。风帽落檐谁得见,龙山还是昔龙山。
送张宣抚使岭南。元代。杨载。奉使入蛮烟,终军始妙年。抗旌辞朔野,击楫渡湘川。翠竹侵岩际,黄茅尽海边。狼荒非善地,为戒莫留连。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唐代。李白。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南城怀古 其二。元代。王冕。青山连壁是居庸,古北渔阳一线通。人物尽随风土变,川原须是古今同。淡烟著柳金沟暗,小雨飞花玉殿空。昨夜角声吹不起,老乌啼过建章宫。
送朱秀才归闽。唐代。齐己。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
用几复韵题伯氏思堂。宋代。黄庭坚。夫子勤于蘧伯玉,洗心观道得灵龟。开门择友尽三益,清坐不言行四时。风与蛛丝游碧落,日将槐影下隆墀。天空地迥何处觅,岁计有馀心自知。
凌虚堂。金朝。乔扆。木暗苍烟合,池荒碧草深。高台平竹杪,幽径入花阴。奔走成何事,登临慰此心。晚凉山更好,风处一披襟。
次韵叶起商杨茂之。宋代。王庭圭。池塘春草年年绿,笔力千钧挽莫回。南国遗骚拾兰芷,西湖体雪禁梨梅。穷途言咏颇寒窘,治世音声无怨哀。一览巨编真雅唱,秀苗奇特出荒莱。
休衙口占。明代。林廷选。观察承宣重,非才屡拜加。四年三易省,十梦九归家。丹笔生心火,清霜点鬓华。休衙看明月,初上紫薇花。
马嵬。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送黄北川赴京。明代。边贡。黄子黄门客,青春上国行。风尘遥入望,边塞独关情。捧日双龙阙,看云五凤城。怀中有短疏,知欲请长缨。
贺新郎 方绣山同年长郎新娶。明代。宋琬。海燕雕梁语。认乌衣、旧家宅巷,双栖偕旅。小谢翩翩如逸少,千里骅骝初举。羡孔雀、屏风开处。家在凤凰台畔住,紫鸾车、族拥吹箫侣。天付与,元霜杵。阿翁早解渊明组。记摩挲、掌中英物,石麟誇汝。佳妇佳儿双白璧,诗奏兰陔华黍。刘表男儿才尺许。欲倩蹇修他日后,卜西邻、勉娶田家女。呼老友,烹肥羜。
观春秋吟。宋代。邵雍。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曹娥庙一首。宋代。王阮。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余姚舜一般。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
题太古子为分水县佐苏侯赋。元代。胡奎。八风不动地轴宁,六合无尘天宇清。圣人在位罗群英,干橹化为弦诵声。苏侯绍芳德弥馨,邂逅黉宫舒我情。笑谈霏霏甘露洒,意气落落秋风生。为言佐政分水城,楼船东下窥沧溟。海门山水多奇异,西通月窟东高丽。天鸡夜半啼一声,璧采金光绚霞气。蓬莱更在天东隅,欲跨飙轮游八区。麻姑别去音信断,弱流清浅今何如。太阿跃出丰城狱,斫断三山巨鳌足。九苞鸣凤信有神,结巢宛在珠树林。云窗雾阁应可到,海若天吴安敢嗔。山可登兮水可临,嗟我白发秋霜侵。幸逢昭代宽且仁,梯航重译输南金。自从天地一开辟,凡有血气皆尊亲。我欲入海攀鲸鳞,手探明珠弗顾身。安得昌山双玉琯,吹彻太古羲皇心。羲皇之心万万古,且酌百瓮蒲萄春。
梅花三咏。宋代。董师谦。雪花霜须苔鲜枝,玉堂事去且疏篱。世人孔鼻无分别,吐露芳心欲向谁。
为宁庵题画。明代。邵宝。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瑟尊侑高谈,兴尽不强留。静游羲皇梦,闲听尧民讴。命笔书暄凉,山林有春秋。独乐得深味,岂尝抱先忧。莫问此何人,吾当意中求。
渔家傲。清代。沈曾植。塞上秋来风景异。平沙白草天无际。契箭传呼菩萨至。高牙启。六州都督偕胡跪。旱海沙陀游猎地。射生不射黄羊地。盘马弯弓开远势。腾猿戏。彀中别有由基意。
老槿。明代。李之世。阅尽韶光悟色空,一场春梦附东风。年来领得真消息,坐向枝头数落红。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明代。张天赋。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钱生坟前八景 其七 芦花喷雪。明代。何瑭。芦花秋似雪,掩映钓鱼舟。先世嬉游处,经过泪暗流。
送孟婿植还临川。宋代。韩元吉。西风同泛婺江船,倒指光阴六换年。秋色又看梧叶老,离怀还对菊花前。尘埃左宦空搔首,功业青云更著鞭,儿女关情易来往,一樽临路亦凄然。
夜闻护国寺钟声。明代。李达。山笼密树知天绿,寺绕疏钟觉夜遥。一杵何时落吾手,地才扫罢便来敲。
大清河舟行。清代。王烻。一棹无行李,容与旷渺间。水平赴堤阔,天远引帆间。小憩篷栖燕,孤明沙立鹇。却看车马客,尘土满征颜。
西湖歌二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歌舫沿堤水拍平,桃花为扇玉为筝。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重九后一日西山登高作。宋代。江南雨。秋绚登临目,萧萧万叶红。青禽平远黛,白塔入遥空。往替浑无据,萦怀各不同。何当夕阳里,高蹈一天风。
长沙历冬无雪正月十日与客登卷云亭望西山始。宋代。张栻。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薄雪殿余腊,一夜收楚氛。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苍苍西山树,栖此万鹤群。爽气入病眼,幽怀惬前闻。意到自举酒,语多只论文。薄莫势未已,飞花复缤纷。还将萧瑟声,一一付竹君。洗盏且更酌,清绝未酣醺。
过建阳二首。宋代。刘克庄。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 其二。元代。程钜夫。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
挽光禄李寺丞伯震。宋代。邓林。仁者不获寿,天道那可推。兴言哭君死,令我心肝摧。忆昨联鹓鹭,鸣佩凤池隈。俄然入鬼录,荣名等浮埃。返影不久照,颓波逝难回。诀别泪有馀,拟招魂无才。执绋引归衬,家山路悠哉。堂封暝云合,猿鹤秋吟哀。首丘礼所重,魂兮归去来。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宋代。彭龟年。自从秉节簉明廷,谠论忠言四海倾。何事不关天下念,此心无著世间名。
九日留彭泽。宋代。董嗣杲。牢击扁舟在树根,依然风物晋时村。几年思采东篱菊,此际狂倾北海樽。野鹤离群翔碧落,江鸿排字入黄昏。有人若学渊明隐,五柳萧疏静掩门。
滴滴金·梅。宋代。孙道绚。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钟声。明代。李之世。流云递幽响,隐隐度层岑。断续随风绪,微茫带暝阴。忽惊来枕畔,旋复入空林。政尔息尘想,遥闻亦警心。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宋代。王之望。杜宇来何处,天涯又复鸣。空山听更激,寒夜窈难明。故国三千里,春风第一声。年年羇旅地,愁绝不胜情。
东谷。明代。区越。石岭东盘一谷深,出山松竹满山阴。春风披拂花先发,晓日曈昽鸟正吟。石氏更谁同别馆,司空曾此独抽簪。卜居暂尔来城市,山犬无时吠月林。
下祝融峰向白门寺道中作。清代。陈恭尹。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宋代。杨万里。敬亭宛水故依然,叠障双溪阿那边。谢守不生梅老死,倩谁海内裳风烟。
许深父饷酒覆於舟中。宋代。楼钥。千里贻书慰寂寥,更将尊酒饷今朝。先生忽已成乌有,用事何因见白超。醉里谩思鲸吸海,梦回谁悟鹿藏蕉。何时痛饮论心曲,云满江东望眼遥。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宋代。陆游。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今夕复何夕,此境忽在目。苍茫陂十里,清浅溪数曲。微霜结裘茸,落叶拂帽屋。下马憩村寺,颓然睡清熟。觉来窗已白,残灯犹煜煜。
九日偶书。元代。黄庚。水国雁已到,山篱菊未开。判吹头上帽,莫放手不杯。幕雨滕王阁,西风项羽台。人生几台屐,余恨付苍苔。
瑞雪诗并序。明代。林文俊。天生圣人,为民立极。六合顺轨,九围承式。惟辟奉天,惟以乂民。民物乃康,祥祯聿臻。于赫圣皇,允惟民主。仁覆普天,德超邃古。时维仲冬,雨雪愆期。圣心恻然,轸我民饥。曰灾所由,厥咎在朕。我其躬祷,为民请命。斋肃郊坛,庭燎有辉。大君戾止,淠淠龙旂。既类既旅,对越在上。神监孔昭,锡之灵贶。始自西北,有渰浮浮。迨于既夕,望之油油。诘旦礼成,雪霰交集。飞若玉屑,化为琼液。匪亟匪徐,巧当其时。惟帝克诚,昭假不迟。弥望皑皑,藏污掩慝。其令所加,岁无螟蜷。既沾既足,我亩我疆。其兆维何,丰年穰穰。颂声载路,既阜民生,乃永皇祚。勿谓蚩蚩,民惟邦畿。勿谓茫茫,天高听卑。天难忱斯,惟德是保。惟皇祗德,奉若天道。厥德不回,受禄于天。臣拜稽首,天子万年。
冬末郡学感怀和韵。宋代。强至。我向荣涂倒足行,折腰尚可代深耕。嗟君二纪差高第,犹尔三冬伴后生。壮志几多成坠鹄,明年四十趁啼莺。金章衮衮从韦布,穷达何时不递更。
读杨文公集。宋代。苏颂。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雨夜宿王孟起山庄话旧。明代。张正蒙。山堂闻夜雨,隔牖洒长松。渍草悲蛩语,浸苔冷鹤踪。林喧和叶下,涧响杂村舂。不倦连床话,怜君意转浓。
舟下建溪。宋代。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赠海云子。清代。先著。相逢炎月亦萧森,来处家乡是古斟。与论山川几人物,仕秦王猛亦何心。
游梅山寺。宋代。释仲休。世续香灯演圣言,再新华构称凭轩。阴阴松色连僧阁,飋飋波声入寺门。飞鹭衔鱼离浅濑,残云带雨渡遥村。沃洲相较应相近,树杪啼烟祇欠猿。
金陵览古·潮沟。唐代。朱存。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太平寺。明代。吴与弼。连日禅房昼梦浓,人情物理静时功。宵来更拟寻潇洒,净几明窗写训蒙。
题阙 其九十三。明代。王世贞。边马躏中原,遂扫东南陲。天地尽为元,生人安敢违。伦物俱澌尽,存者仅一丝。许生当色辰,强起修饰之。虽复风俗颓,犹守六经遗。奈何拘方士,龂龂生哫斯。不闻夫子言,吾欲居九夷。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留侯论。宋代。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去腊隐静山僧寄榧树子十二本柏树子十四本种。宋代。梅尧臣。棐柏移皆活,风霜不变青。冢垣虽阒寂,田客每丁宁。不待为书几,常流作鬼庭。东边夹路少,更致傥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