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携谢山人至愚池。唐代。柳宗元。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90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他移居到潇水西的冉溪之畔,将冉溪改名为愚溪。他还写了《八愚诗》《愚溪诗序》等诗文,足见诗人对愚溪寓所是情有独钟。此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诗人在这里过上了闲适恬淡的幽居生活。此诗即作于这期间。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90
此诗写诗人与谢山人早晨同到愚池游览时情景,虽飘然有出尘之思,然毕竟身处逆境,聊作羲皇上人,也只是暂时的自我安慰。
诗的首联写道:“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在一个露白风清的早晨,诗人与谢山人来到愚池边,用清澈的池水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沐浴着习习凉风,惬意极了。这真是一幅无比清静幽雅的图画。天地间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只有愚池边的诗人和相携而至的谢山人。诗句中一个“清”字,既是写眼前景物,同时又点出了诗人心境,情与景交融成一种境界,渲染出诗人的恬淡情趣。初看,上句是叙事,下句是写景。其实,诗人是把自己也当作一景来写了,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景物才会如此生动而富于情趣。
愚池早晨这种清静幽雅的景致,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的感叹。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六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永州奇异的山水之美,使诗人的心灵多少得到一些慰藉。他移居愚溪之畔后,过着与农圃为邻的村居生活。这种闲适恬淡的生活,使诗人觉得仿佛就是隐居山林。他在《溪居》一诗中写道:“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所以,当他与谢山人来到愚池边,置身于这清静幽雅的景致中,浑然觉得自己已超尘出世,俨然就是一位山林客了。诗的首联与颔联,景与情融溶为一体,创造出了一种物我合一、脱俗造化的境界。
颈联“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云霞散去,天朗气清,几只大雁鸣叫着飞过蓝天,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际。景因情设,这眼前的景致正是诗人此时胸襟开阔舒坦的具象。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的失意,曾给诗人以沉重打击。流贬永州的头几年,他倍感冤屈,满怀忧愤。他努力为自己辩谤祛诬,希望一朝昭雪,憧憬有朝一日能够“起复”。但在移居愚溪后,他的心情平定多了。“起复”既已无望,驱散心头的云雾,退一步也海阔天空。于是诗的尾联写道:“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此联妙在一个“付”字,从字面上看,“付”是“交付”的意思,其实则包含着诗人对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机心”极度的轻蔑与鄙视。官场的机变诡诈,诗人向来不屑,更何况此时已远离是非纷争。地处南荒的永州,民风淳朴敦厚,诗人生活在他们中间,仿佛走进了远古的伏羲时代,所以他说“聊适羲皇情”。而句中的“聊”字,又反映出诗人的无奈心情,这种隐居般的生活并非诗人的真心追求,只是暂时自我安慰而已。
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柳宗元把个人的情感渗透在景物中,写出了一种“无我之境”。写景与抒情相交错,情与景相融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脱俗造化,境界清新高阔,情趣恬淡幽雅,意兴洒然。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凝香阁听雪。元代。张昱。陡然寒重紫貂轻,便觉高檐瓦有声。欹枕欲同蝉壳蜕,开门唯恐鹤巢倾。数杯酒力春容转,满盏茶香夜思清。小玉近床推不醒,袖笼檀板失天明。
有感。宋代。晁说之。天边鸿雁会记飞,白发婆娑敢庶几。哭子泪干心尚折,还山计就事仍非。交游几处闻捐玦,岩阜何人自采薇。海角再逢残岁雨,懒将梅叶洗征衣。
出塞四首 其二。明代。陈琏。狼烟起边烽,羽书入丹阙。大驾事亲征,诸军奋忠烈。虎士皆鹰腾,蓄锐伺俱发。庙算已无遗,残胡期殄灭。
寄题杨曙宇寅丈竹梅馆 其四。明代。张萱。芳园遍植岁寒丛,结伴何须十八公。见说森森曾入梦,阶前原有两株松。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宋代。孙应时。鹂鷃逍遥意,鸠鹰变化时。物生良自足,天命本无私。戚戚真何事,平平亦大奇。相逢一笑粲,无语自心知。
七夕穿针。南北朝。柳恽。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明代。刘璟。昔年宝刹倚云根,半壁孤高露粉痕。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
挽乔民瞻。宋代。王洋。楚乡槐市忆当年,锦绣文章六艺先。朱绂哀怜应有在,白头故旧各凄然。修文地下埋英骨,遗爱江城付彩编。造化於公意良厚,不教丹旐涉长川。
宿梦石房。明代。石林瑛公。坐久青灯结晕红,纸窗寒逗落花风。西斋试与吟春草,夜半开门月正中。
冬日道中(一作冬日送人)。五代。伍乔。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沧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
登石鼓。明代。庞嵩。合江通彬江,仅仅五里许。昨始见暄晴,风寒遽牴牾。风逆水顺行,天意岂偏与。上下往来舟,莫更相嗔语。
十二月初四日夜三更梦睡觉蛀齿脱落口占一绝今年五十七岁数其齿蛀时则二十有八年矣。明代。郑真。当年两齿蛀成空,嗜啮翻嫌馔席丰。谈笑尚怜唇舌在,可应开口不关风。
论书绝句 其四。清代。姚鼐。论书莫取形模似,教外传方作祖师。老去差当扪鼻孔,世南臂痛废书时。
万侍郎母夫人挽诗。宋代。虞俦。闺壶高风在,乡闾美事传。宁须伯仁长,更觉寿昌贤。禄养酬初志,恩封慰暮年。侍郎官已贵,遽返阆昆仙。
调笑令。唐代。戴叔伦。边[2]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3]一声愁绝。
点绛唇。宋代。朱埴。绣被鸳鸯,宝香熏透蔷薇水。枕边一纸。明月人千里。宿洒初醒,全不忺梳洗。抬织指。微签玉齿。百色思量起。
赠重安寂道者。唐代。李中。寒松肌骨鹤心情,混俗陶陶隐姓名。白发只闻悲短景,红尘谁解信长生。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每许相亲应计分,琴馀常见话蓬瀛。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宋代。李弥逊。小小芙蕖红半展。占早争先,不奈腰肢软。罗袜凌波娇欲颤。向人如诉闺中怨。把酒与君成眷恋。约束新荷,四面低歌扇。不放游人偷眼盼。鸳鸯叶底潜窥见。
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元代。贝琼。地僻从吾放,山深少客过。昏昏蒸酷暑,郁郁抱沉疴。断酒愁为敌,抛书睡作魔。云生空望雨,水涸不通河。唱和闻蛙吹,遨游记鹤坡。辋川移绝境,瀑布激悬波。数子论新好,诸翁乐太和。百篇齐屈贾,五字逼阴何。共哂佯狂彻,焉知好辩轲。冰壶清莫比,铁砚老犹磨。公子时同载,将军夜不诃。结交真有道,与物总无他。每喜方舟坐,何烦信马驮。秋风千户竹,宿露半池荷。席赌藏钩令,亭邀窃药娥。颇黎行冻蚁,玛瑙进寒鼍。潦倒衣从湿,欹倾弁或俄。胡雏能觱栗,汉女善颦婆。对舞翻朱袖,群讴敛翠蛾。纷纷方大噱,浩浩渐微酡。壶中恒三马,诗成愧一螺。如何弃俎豆,却复老干戈。落雁长淮远,蜚鸿大野多。死生俱异域,出处不同科。泪泣荆人玉,肠回织女梭。祇怜成肮脏,及此叹蹉跎。室已如悬磬,门今信设罗。凌霄萦小草,平地引危柯。水鸟浮沉戏,林蝉断续歌。分甘留白屋,身免束青緺。晚牧幽湖上,春耕曲涧阿。丹砂寻旧井,金刹过祇陀。岂复同般乐,应知废切磋。茫然感平昔,兴发强吟哦。
喜雨。宋代。释宝昙。麦吐经时雨,炉薰一寸云。叶边先策策,月堕故纷纷。待趣诗翁语,何曾菜色闻。问天浑不试,吾欲张吾军。
游章运判园亭 其一。宋代。刘攽。自有林亭不种花,总将春色寄邻家。桃红梅白须寻得,暮去朝来不算赊。
眼儿媚·秋思。明代。刘基。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讯鞫稍暇偶阅唐人王建宫词爱其寓兴深远颇得国风离骚之旨因拟作四章录呈易庵兼柬南谷年兄 其一。明代。何乔新。花貌宫娃老掖庭,承恩元不在倾城。披香殿上开春宴,閒看群姬弄化生。
次韵答王国华。宋代。俞德邻。甚矣吾衰矣,怀哉予归哉。雀蜃不能化,何用充海淮。王郎东鲁秀,玉质离氛埃。青丝络白马,啸吟浮玉隈。馀子录录耳,谁敢相朋侪。一朝款柴户,严若问子来。又疑蒙谷士,汗漫期九垓。嗟我晚闻道,可人常永怀。乱后苦契阔,襟抱无由开。常深越鸟志,自腼庄栎材。感子慰离索,驾言且勿催。人生驹过隙,发白不再孩。鸡鸣舜为善,犬放轲所哀。文字乃其闰,末俗供驩咍。勖哉圣贤事,充此天降才。赠言愧斐率,过此谁能裁。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之 其一。宋代。赵蕃。游君父子间,情谊等骨肉。那知三年度,但谓一日足。今晨复何事,溪头有行舳。临别惨莫言,裴回谩瞻瞩。
李叔飞以仆迁官远贶长笺而仆在江亭无牟取谢。宋代。王洋。知君才气本无双,试自曾看古战场。华萼风流今不坠,文章光焰自应长,诗从古锦传家法,身□花砖是故乡。它日万钱供日费,更期粟贱致时康。
端溪访古上人。明代。李畅。步入招提境,浑疑是化城。雨花飘梵色,落叶度秋声。石涧千丝细,云门一派清。竹炉煎活水,相对话无生。
喜吴翁升见寻遂移就松下榻。清代。郭第。独有高松下,偏宜日暮时。野烟空翠合,丝雨半帘垂。下榻元无住,逢君似有期。不因成胜赏,何以慰遐思。
游仙词十首,并引 其一。宋代。郑元祐。金碧楼台瀛海东,娉婷仙子下瑶宫。圣凡千古无穷事,都在鸾笙一曲中。
由碧岩泛舟至黄龙洞。宋代。王藻。登山兴固佳,看山致亦好。舟中望青弁,四面云林绕。连峰若点黛,历历媚春晓。著屐重探幽,一步一回眺。湖田翠欲流,白波际天表。想见底定初,兹山亦浮岛。载造龙洞前,端倪不可道。石楼耸亭亭,中空类房窔。下有无底谷,直落万丈杳。当年龙欲飞,裂山试鳞爪。巨石遭掀腾,䃔然自相嬲。至今犹拄撑,竛竮若将掉。向非龙所为,人力讵施巧。我欲窥其渊,股栗神魂悄。侧闻岁暵时,甘澍每协祷。多恐幽深中,仍护颔下宝。安得鞭起之,为余种瑶草。
雨后微凉再示庄簿。宋代。周紫芝。蓐收始用事,健行肃乾刚。微飙生淅沥,一雨洗亢阳。香罗阨团扇,玉椀辞蔗浆。况蒙慷慨词,犹激卑懦肠。当食忽亡匕,起立遂失床。鸡鸣中夜兴,呼灯揽冠裳。自从羯胡乱,四海失故疆。向来桑麻区,半作荆棘场。黔首未安堵,皂囊思献章。闻有圯上书,今代谁张良。风云须嘉会,日月依末光。当宁方侧席,谁能荐吾王。鸷鸟尚垂翅,老眼空望羊。秋风一夕起,抚事增悲凉。
咏蝶。清代。佚名。□□□□□□□,一丛浮动戏兰芽。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宋代。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精思道院。唐代。无名氏。精思名扁列金题,冲素斋居与道齐。德感天仙来听论,芝軿时降共参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