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潇洒试金风,万里秋清一夕中。正好腰镰收玉粒,不妨停辔看霜红。
层层剥笋方逢肉,缕缕穿针未损绒。欲遣平皋新雨透,先将利剑断雌虹。
示从游诸子三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千林潇洒试金风,万里秋清一夕中。正好腰镰收玉粒,不妨停辔看霜红。层层剥笋方逢肉,缕缕穿针未损绒。欲遣平皋新雨透,先将利剑断雌虹。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排遍第二。宋代。曾布。袖笼鞭敲登。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盻,不胜娇软倚银屏。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寄孙从之。宋代。赵蕃。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初冬书怀。宋代。朱淑真。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湖州行。清代。魏耕。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宋代。刘克庄。五叶英雄主,长驱等拉摧。单于先退舍,天子自登台。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穹庐空漠遁,黄屋半天开。雁寒三更月,龙廷一炬灰。公卿争上寿,扈从翠华回。
再叠元旦前韵。清代。林占梅。图忠体孝两难周,但得无惭在念头。誓众无须呼祖臂,知人毕竟善垂眸。戈声昼静閒弓马,剑气宵清射斗牛。此日淡疆成乐土,抚绥尚赖济川舟。
陈硕士藏管夫人寒林小幅。清代。姚鼐。独于疏澹著精神,山远林枯意倍真。借问倪迂嗣谁法,右军书学卫夫人。
朝中措(送管顺甫赴漕)。宋代。李曾伯。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
哭李频员外(时在建川)。唐代。曹松。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定是浮香骨,东归就故乡。
荔支辞五首选三 其三。清代。顾印愚。我家江渎池边水,每爱名从北宋传。却怪放翁当日句,满街丹荔不论钱。
南亭。唐代。韩偓。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八。明代。霍与瑕。三友梅松竹,水石漱寒漪。岁晏盟如在,春风谓不迟。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崇岳。是即全是,非即全非。大用现前,携手同归,不知犹自涉离微。
归兴诗 其八。明代。张萱。何事游偏倦,谁云宦早通。养能娱一日,贵不羡三公。野阔露零白,林秋叶坠红。此时闻断雁,回首意无穷。
宜黄尉李集义遗书问安否小诗为谢。宋代。孙觌。三年著南冠,两见芳岁新。朝为虫蛇侣,暮与魑魅邻。行随木上坐,卧对竹夫人。独有金石交,不废风雨晨。书来一吊屈,我已屡厄陈。啧啧爨下桐,嗷嗷辙中燐。縆以朱丝绳,放之碧海津。穷途得重惠,肝胆久轮囷。
江行。宋代。刘攽。移舟次北渚,风水亦有说。隐几见群山,昂头看新月。田舍烟微茫,江船火明灭。夕阳归鸟尽,入夜人语绝。劳生间忧虞,各自有怡悦。趣取一时欢,谁能问蛮越。
送邓汝高进士还朝 其一。明代。徐熥。献岁赴王程,全家向北平。断冰淮口渡,残雪蓟门城。烟柳迷征盖,风花引使旌。长安春色好,莫起故园情。
赤壁图为严仁远挥使题。明代。张宁。新秋时节又新冬,两度登临谪宦中。歌歇洞箫清对客,梦回孤鹤醉推篷。百年诗赋遗文在,三国江山旧业空。聚散升沈一樽酒,尽随残雪踏飞鸿。
移桃花示俞秀老。宋代。王安石。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君能酩酊相随否。
春日五首 其五。宋代。杨时。雨馀残日照窗明,风弄行云点点轻。坐对庭阴人阒寂,时闻蛛网挂虫声。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宋代。辛弃疾。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翻树啼鸦声未彻。雨声惊落叶。宝蜡成行嫌热。玉腕藕花谁雪。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拟古(四首)。明代。张羽。出门行康衢,所见但车马。登高望太行,中原空旷野。胡雁投南迁,白日从西下。值此岁年宴,无可为欢者。驰咏寄亲友,孤怀聊用写。布衣可终身,爵禄当自舍。¤
次韵虞学士上京道中。元代。黄溍。欲去仍为一日留,玉堂中夜有词头。归鞍晓逐南飞雁,犹及西山半夜秋。
夜发龙潭二首 其一。元代。萨都剌。孤舟一夜发龙湫,水逆风回上石头。暂泊沙洲过夜半,卧听钟鼓是升州。
答鄱阳客药名诗。唐代。张籍。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
十四日同张伯修罗坚甫大智赏月探韵即事感兴殊激懦衷翌日会保福辱诗示教借张大韵同赋。宋代。程公许。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诸君读书眼,明不失纤罅。天眼物昏之,谁为弯弓射。连宵耿孤吟,虚窗自高挂。竹风静逾爽,露叶灿可画。梦踏市桥去,醉眠僧榻借。阴晴且勿言,幽赏可能罢。恨欠截老龙,三弄倚风榭。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诧。边尘日澒洞,志士惜閒暇。君看古圣贤,忧乐以天下。持此阅人多,何但如传舍。短气吐复吞,欲言恐遭骂。径思投绂去,甘老渔樵社。世论熟脂韦,人物叹衰谢。相期崇令猷,兰鲍观所化。
满江红 甲寅冬至日雪。清代。王贞仪。至日阳回,刚好趁、歌调白雪。侵寒起、玉堆阶下,无声骚屑。斮桂未妨才女咏,披兰欲动先春色。较当年、靧面熏衣,风怀越。三径外,琅玕折。一室里,珠帘揭。喜六出纷霏,梅开时节。香馥金炉烟篆漾,茶烹石鼎诗情澈。只工闲、组绣线新添,轻寒绝。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六 三春农务。明代。王弘诲。年年黍稷纪惟馨,布谷催农尽日听。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奉和济黄河应教诗。南北朝。萧悫。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未明驱羽骑,凌晨方画舟。津城度维锦,岸柳夹缇油。钟声飏别岛,旗影照苍流。早光生剑服,朝风起节楼。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丘。望知云气合,听识水声秋。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游。
细香轩三首 其三。金朝。路铎。霜雪青青玉一丛,肯从桃李借薰醲。不知香界何从立,凭仗清风问箨龙。
春帖子词二十首·二温成皇后合四首。宋代。欧阳修。璅窗珠户暖生烟,不觉新春换故年。众卉争妍竞寺态,却寻遗迹独依然。
虾蟆。唐代。白居易。嘉鱼荐宗朝,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諠哗。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
宋城者讴。清代。佚名。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七。宋代。朱熹。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偈颂一百零二首。魏晋。释慧远。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哧闾阎,鼓荡流俗。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彼上人者,难继高躅。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
江风行(一作长干行)。唐代。张潮。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藉之以谒乐。宋代。曾丰。走俗何如学步虚,出家犹欠护身符。凭谁成就奇男子,径自归投大丈夫。
胡无人行。南北朝。吴均。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晴望。清代。缪公恩。万峰流翠雨初晴,泽被郊原草木荣。蜡屐最高山上望,麦苗千顷绿云平。
归雁。唐代。孟贯。春至衡阳雁,思师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题陈处士幽居。唐代。温庭筠。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送同里诸君先归三章 其三。清代。姚燮。一月不寄书,未敢故逡巡。下笔辄增感,有语难告申。诸君先我归,为我宛转陈。惟幸动止安,差慰头白亲。东风吹原草,沙路何粼粼。白云垂远海,南望浩无垠。秋色变早晚,江上多白蘋。此时我当返,与君理钓缗。
读两越类草呈赠参藩任公。明代。韩上桂。玉壶照射珊瑚枝,金尊宝盌碧琉璃。天球大贝缘相袭,黄钟朗叩朱弦希。此物寥寥谁可属,大雅任公追其躅。元水潜探象罔珠,荆山细剖陵阳玉。浩气能令溟海翻,雄情直使昆崙蹴。顾我罗浮亦壮哉,赤城霞气相往来。春行两越题应遍,啸弄暇日挥清裁。手授元文腾五色,虹霓万丈光莫逼。贱子蓬心顿欲开,鸴鸠弱羽难为力。一代才华众所宗,昔者历下今见公。孤飞未可遗群从,愿作浮云护赤龙。
泊长平晚望。宋代。张耒。川隐夷犹棹,春归杳霭天。翠深交岸树,绿野望川田。渔酒数家市,船樯何处船。登临一回首,无限意茫然。
风沙篇送王生北行。明代。李梦阳。颠风吹沙江海波,汝乘玉驷超天河。豫章千寻势自稳,黄鹄万里谁能罗。我逾五旬须尽白,日采山精炼白石。临分赠汝一粒丹,愿言宝之勿轻掷。
题方家峪刘寺山门。宋代。顾逢。洒墨起云端,神威耸众观。直疑鲜甲动,相对骨毛寒。瞠目真如活,腾空似不难。传闻风雨夜,雷电绕阑干。
游仙窟诗 答文成。唐代。崔十娘。天涯地角知何处,玉体红颜难再遇。但令翅羽为人生,会些高飞共君去。
入春屡作雪不见梅花仍用雪中韵作古诗悲之。明代。袁宏道。寒花如古玉,未出屡遭刑。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骚经。置驿报花安,未晓心先听。梦到讯不到,浇炙瘦园丁。雪心胶蜡蒂,乱结如顽硎。安得鹤膝枝,一洗龙脑腥。扫室待天女,㓗水贮空瓶。枕上见罗浮,诸仙门反扃。菊格与兰韵,于汝犹鹡鸰。纷纷缛桃李,奚啻渭与泾。
舟中听琴。宋代。苏辙。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従横。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従此生。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嘉禾八咏·披云阁。宋代。陆蒙老。城角巍栏见海涯,春风帘幕暖飘花。云烟断处沧波阔,一簇楼台十万家。
记曾方顺桥头过,娇小雏娘。额点鸦黄。身与琵琶一样长。
略停声调停歌口,微送脂香。挽袖掀裳。索得缠头过别房。
采桑子 忆甲午北上过方顺桥,咏雏妓弹琵琶,有句“身与琵琶一样长”,稿已佚,以词纪之。清代。聂树楷。记曾方顺桥头过,娇小雏娘。额点鸦黄。身与琵琶一样长。略停声调停歌口,微送脂香。挽袖掀裳。索得缠头过别房。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元代。方回。秋崖犹子蛟峰弟,同榜三人老弟兄。君玉中尝辞直指,去言晚乃佐专城。
张僧繇翠嶂瑶林。元代。吴镇。前峰突兀后峰攒,万木彫残景色阑。仙馆无人清磐杳,瑶蹊有客碧萝寒。一缣点染空青远,六法精深秀色团。寄语故人珍袭处,僧繇还属画中看。
题山果幽禽。元代。徐贲。秋果垂垂压树低,一枝斜出覆荒溪。幸无童竖来樵摘,容得山中野鸟栖。
偈颂六十首。宋代。释昙华。黄薜老婆,大愚饶舌。佛法无多子,正眼瞎驴灭。妙严突出拄杖,三人证龟成鳖。拄杖子,善甄别。硬却脊梁,莫教漏泄。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一块生铁。
奉和裴相公。唐代。杨巨源。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宋代。韩维。仲尼饥饿颜回夭,此意谁能问大钧。何事香山白居士,每嗟衰老亦言贫。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何洞清。落魄人间成谩老,足茧胼胝要闻道。掉头不向声利场,飘飘迥出风尘表。嗟嗟事事不惬怀,却喜因缘饱幽讨。登太华兮濯沧浪,云梦湫隘鲁邾小。既不责人求诸己,自信玄门穷妙理。虚室生白悟名言,坐见吉祥来止止。个中端的合乾坤,几道致柔若诸水。要须万里可参同,坐断孤峰空弃鄙。潜山霍山大涤山,天柱插云人莫企。痴狂取笑谁氏子,不以生生而死死。自知踪迹类闾丘,君家可是留前轨。枯藤拟待挂休休,莫使风雷暗催徒。
奉使蓟门。唐代。窦巩。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
赠夏敦夫守惠州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欲采芙蓉赠使君,满江红锦涨秋云。相思莫道音书远,南海春来有雁群。
牧童。宋代。邵雍。随行笠与簑,未始散天和。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冢阿。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维摩居士赞。魏晋。释慧远。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势谩。只有文珠不肯,吃气出来理问。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宋代。释印肃。金佛曾忍辰,乐处岩庵宿。忽睹歌利王,将直拗作曲。
枯松行。清代。张英。慈仁古松树,苍老不记年。高下近十株,为态各自妍。中有双龙鳞,蟠曲香台前。松顶近可摩,高枝才覆肩。屈彼百尺势,空阶恣蜿蜒。横侧益奇绝,影若蛟螭眠。涛声走平地,双树撑如拳。似此苍劲质,止宜空山巅。藉以一片石,濯以清浅泉。谡谡响绝壑,垂手招列仙。何将故山态,老却车尘边。横遭厮养辱,强索冠盖怜。冠盖那复顾,日落生寒烟。一夕风雨过,萎黄何忽焉。众松失颜色,台殿增寂然。惜彼凌霜姿,遽随群卉迁。吾子勿复叹,物各全其天。
次韵郑佥判 其七。宋代。方岳。烟藤云木捲苍虬,更放琅玕出一头。山下人家方酷暑,此中棋局自惊秋。图书如昨不堪煮,风月无多谁与酬。怪得纵横苏季子,岁寒也忆旧貂裘。
题平湖沈客子燕京春咏后 其一。清代。叶燮。京洛何妨拥鼻游,欺他富骆斗银镂。景龙新敞鸾台署,底事云卿衣故裘。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唐代。于良史。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嘉泰癸亥元日口占寄呈永和乘成兄。宋代。周必大。归田初不隔江淮,底事新元未往来。赌酒弹棋真梦尔,胶牙蓝尾亦悠哉。莫思乐事年年减,且喜春花日日开。兄弟相看俱八十,研朱赢得祝婴孩。
薄薄酒二章。宋代。黄庭坚。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醇醪养牛等刀锯,深山大泽生龙蛇。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池蛙。性刚太傅促和药,何如羊裘钓烟沙。绮席象床琱玉枕,重门夜鼓不停挝。何如一身无四壁,满船明月卧芦花。吾闻食人之肉,可随以鞭朴之戮;乘人之车,可加以鈇钺之诛。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
息夫人庙。唐代。罗隐。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夕雨。宋代。宋庠。春溜簷声细,层波幕影斜。雷车陈后馆,云枕楚王家。桂凝霞杯蚁,莲空蜜炬花。莫漂枝上蝶,幽梦在天涯。
题汗青轩。宋代。崔敦礼。地禁官清静不哗,日长诗试小团茶。一生只用如椽笔,细为君王纪正邪。
谒孝陵恭赋。明代。程敏政。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八月十四日夜东轩饯赵同州志元吴陕州冲卿徐。宋代。宋祁。明月不常值,中秋能暂新。谁言一堂上,相与异州人。适意苦难得,举杯宁厌频。清光定千里,他日远相新。
题芭蕉。宋代。赵蕃。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客居杂言七首 其七。明代。顾璘。象弟慕琴抵,盖井入舜宫。管蔡腾流言,周公安得忠。利害苟相轧,骨肉且莫容。海深舟可济,山险梯可通。梯山畏天雨,济海忧天风。风雨固弗测,我行焉不穷。愿言铲高深,坦坦四域中。
病归留别诸友次浚川韵。明代。何瑭。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沈水烟消荻帘捲,绿槐高处一蝉唫。
登卢见白新楼 其二。明代。申佳允。空斋不耐寂,乘兴数登楼。问月敲棋夜,翻书下榻秋。烟光四野合,云树一天浮。吟眺浑忘去,凭栏豁醉眸。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三清殿。唐代。无名氏。虚无混沌未分前,大道元居太极先。自一而三同祖炁,澄清高上积阳天。
送燕京高庆民行。元代。耶律楚材。国事烦多我政忧,上章清选倅徵收。好陪刘晏勤王事,早使钱如地上流。
平湖书斋冬日偶题。清代。钱世锡。千仞云霄让凤翎,两三冻雀共空庭。放歌天地纷哀乐,落魄江湖任醉醒。与我有恩窗日暖,去人何远海峰青。琅然年少书声好,犹爱深宵与细听。
逢王建有赠。唐代。张籍。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宋代。廖行之。千户侯封有国权,裁能姜韮当畦千。如今谁是凄凉尉,却有新诗可手编。
龙门八咏 远公龛。唐代。刘长卿。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寄余希声。元代。薛汉。寄语中林友,相思又几朝。书虽为路阻,梦不怕山遥。风定落花漫,雨深青草骄。人情谅难必,不似往来潮。
愿成双。金朝。元好问。绣帘高卷沈烟细。燕堂深、玳筵初开。阶下芝兰劝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气。翠眉偕老应难比。效鸾凤、镇日于飞。惟愿一千二百岁。永同欢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十首 其九。宋代。陆游。蕊殿仙姝下界游,偶来税驾剡溪头。君看月里横枝影,尽是苍龙与翠虬。